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35卷, 第7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果树

    • 梨树干木质部液流速度径向分布特征
    • 孙慧珍;康绍忠;胡笑涛
    • 园艺学报. 2008, 35(7): 937-944.
    • 摘要 ( 2756 ) HTML ( 1321 ) PDF (285KB) ( 1321 )   
    • 采用热脉冲法对梨树树干液流速度径向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梨树树干木质部不同深度液流速度在生长旺盛的晴天、阴天和小雨天呈单峰或双峰曲线;而在中到暴雨天、9月底小雨天和即将休眠的10月底晴天,各深度液流速度日变化不规则。②树干同一深度液流速度日峰值、日均值、日变幅在晴天、阴天、小雨和中到暴雨天的比例相同,约为5:4:3:2;不同方向液流速度径向变幅在以上天气的比例为6:4:3:2,而同一深度液流速度最小值在不同天气时差异不大。③梨树树干不同深度白天液流速度和液流速度径向变幅分别在5—7月、8—9月相近,8—9月、10月同一深度液流速度分别是5—7月的50%~60%和33%~50%;5—7月、8—9月和10月液流速度径向变幅比约为5:2:1。液流速度峰值主要出现在形成层至髓0.12~0.29的位置。④晚上液流速度径向季节变化趋势与相应的白天相似,整个生长季晚上液流速度和径向变幅分别为白天的43%±1%和2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利用叶绿素荧光预测水蜜桃果实冷害研究
    • 杨虎清;周存山;霍艳荣;庞林江;王允祥
    • 园艺学报. 2008, 35(7): 945-950.
    • 摘要 ( 2515 ) HTML ( 1456 ) PDF (529KB) ( 1456 )   
    • 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检测冷藏条件下水蜜桃冷害发生进程中初始荧光(Fv)、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 = Fm/Fo)、光化学效率(Fv/Fm)等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分析了叶绿素荧光参数与果肉出汁率的相关性以及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冷藏过程中,叶绿素荧光参数都呈下降趋势,冷害发生以后,Fm和Fv/Fm下降速度加快,而中途加温处理能够缓解Fm和Fv/Fm降低。同时,Fm和Fv/Fm与果肉出汁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利用测定Fm和Fv/Fm能够初步预测冷害的发生情况。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滇西北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调查
    • 和加卫;杨正松;唐开学;李 燕;杨燕林;王朝文;杨洪涛
    • 园艺学报. 2008, 35(7): 951-958.
    • 摘要 ( 2395 ) HTML ( 1498 ) PDF (370KB) ( 1498 )   
    • 滇西北位于喜马拉雅山东坡的横断山区域的南部,是横断山区的中心部分,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通过实地调查滇西北16个县和查阅大量标本及有关文献,结果表明,滇西北悬钩子属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分布的种类有66种和20个变种,其中发现新分布种6种1变种,15种和6变种为云南特有种,其中10种和4变种为滇西北特有的分布种类。悬钩子属植物在滇西北广泛分布,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均有分布,从总体水平看,草本类分布种类少,仅有6种2变种,分布高度2300 ~ 4200 m,木本类的分布种类有60种18变种,分布海拔740 ~ 4100 m。提出了10种具有育种潜力或直接利用价值的优良果树种质,为种质资源保存和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供依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发根农杆菌介导山定子遗传转化及发根再生植株
    • 武 姣;孔 瑾;王 忆;韩振海;许雪峰
    • 园艺学报. 2008, 35(7): 959-966.
    • 摘要 ( 2387 ) HTML ( 1753 ) PDF (573KB) ( 1753 )   
    • 为了提高山定子的生根能力,用发根农杆菌转化山定子,诱导产生发根,并由发根诱导出再生植株。通过对不同发根农杆菌株系、培养基、共培养时间以及添加乙酰丁香酮(AS)的研究,优化了发根农杆菌转化体系。当用添加AS(100μmol﹒L-1)的菌液侵染植株切段30 min,共培养3 d,在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固体1/4MS培养基上诱导产生发根时,发根诱导率最高,达到88.89%。将发根根段在MS+BA 2.0 mg﹒L-1 +IBA 0.1 mg﹒L-1+GA3 0.1 mg﹒L-1的再生培养基上,通过愈伤组织的诱导得到再生植株,再生率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葡萄A病毒四川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
    • 王建辉;刘 晓;席德慧;袁 澍;蒋 彧;杨 辉;杜俊波;张中伟;陈克玲;林宏辉
    • 园艺学报. 2008, 35(7): 967-972.
    • 摘要 ( 2506 ) HTML ( 1761 ) PDF (836KB) ( 1761 )   
    • 葡萄A病毒(Grapevine Virus A,GVA)是葡萄病毒属(Vitivirus)的典型种,在世界葡萄产区广泛分布。采集10株“藤稔”葡萄成熟枝条,使用6种葡萄病毒ELISA试剂盒检测发现10个样本中有6个感染4种不同的葡萄病毒。以GVA的ELISA阳性植株为材料进行RT-PCR扩增,首次获得了GVA四川分离物SL10的完整外壳蛋白基因(CP)。该基因全长597 bp,将其与GeneBank收录的15个GVA分离物的CP序列进行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把不同地理起源的GVA分离物分成2个变异组;其中Ⅰ组包括3个分离物(与Ⅱ组的其他分离物只有75.9%~80.1%的序列同一性);其余的13个分离物组成Ⅱ组(组内分离物具有84.4%~99.5%的序列同一性)。构建了GVA CP的原核表达质粒PET-30-GVAcp并转化BL21菌株,经IPTG诱导,目的基因得到了大量表达。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番木瓜凝乳蛋白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 杨英军;周 鹏;李艳梅;沈文涛
    • 园艺学报. 2008, 35(7): 973-978.
    • 摘要 ( 2427 ) HTML ( 2237 ) PDF (867KB) ( 2237 )   
    • 采用 PCR技术从番木瓜品种‘穗中红’克隆了木瓜凝乳蛋白酶基因的部分序列及其5'侧翼序列,构建含有两种长度启动子片段的植物表达载体,并用基因枪轰击番木瓜叶组织和农杆菌转化烟草叶盘。结果表明,克隆产物长719 bp,163 bp 3'侧翼序列与 GenBank中的番木瓜凝乳蛋白酶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556 bp的 5'侧翼序列有基础启动子区,转录起始位点位于ATG上游38bp的T。序列登录号为 AY803756。预测在启动子区存在 TATA-box、CAAT-box、WUN和HSE等顺式作用元件。两种启动子片段驱动的GUS基因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结果表明,该启动子片段具有乳管特异表达活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蔬菜

    • 茄子果色性状的遗传研究
    • 庞文龙;刘富中;陈钰辉;连勇
    • 园艺学报. 2008, 35(7): 979-986.
    • 摘要 ( 2125 ) HTML ( 2201 ) PDF (592KB) ( 2201 )   
    • 以3个果色不同的茄子栽培种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用色差仪和目测相结合的方法将果色分级,通过P1、P2、F1、B1、B2和F26个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茄子果色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的F2果色分离世代群体呈双峰或单峰偏态分布,显示茄子果色遗传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茄子果色性状遗传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模型);主基因遗传力为35.4%~98.43%,遗传力较高;多基因遗传力较低,为0%~5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失水胁迫下辣椒幼苗离体叶片光合作用对弱光的响应
    • 眭晓蕾;毛胜利;王立浩;李 伟;张宝玺;张振贤
    • 园艺学报. 2008, 35(7): 987-994.
    • 摘要 ( 1974 ) HTML ( 1468 ) PDF (215KB) ( 1468 )   
    • 以弱光耐受性不同的4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自交系为试材,在人工气候室的受控环境中研究叶片短期离体失水胁迫条件下光合作用对弱光(75~100 μmol·m-2·s-1)的响应。结果表明,对于正常光照或弱光环境下的辣椒幼苗,在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气孔限制因素是引起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而严重的水分胁迫使光合速率大幅度下降则是受非气孔因素的限制。在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时,辣椒叶片光合作用对弱光的响应较迟缓,即弱光下光合速率随叶片相对含水量(RLWC)减小而下降的趋势相对缓慢,光合速率对水分的变化不敏感。失水胁迫下辣椒(果实味辣)对弱光的适应性强于甜椒(果实味甜)。弱光环境下生长的辣椒叶片水势较高,水合补偿点有减小的趋势。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辣椒受精过程及其经历时间的研究
    • 申家恒;申 业;丁常宏;董雪云;陆俊萍;杨 虹
    • 园艺学报. 2008, 35(7): 995-1002.
    • 摘要 ( 2489 ) HTML ( 1585 ) PDF (1466KB) ( 1585 )   
    • 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与光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辣椒(Capsicum annuum L.)受精过程及其经历的时间。结果表明:辣椒为自花授粉植物;成熟雄配子体为二细胞型花粉,生殖细胞在花粉管内分裂产生二个精子;花粉管破坏一个助细胞并释放精子,二精子同时移向卵细胞与次生核,精卵融合速度较慢,精子和次生核融合较快;辣椒为细胞型胚乳。自花授粉后2–4 h在柱头上大量花粉萌发;授粉后8–12 h左右花粉管长过花柱进入子房腔;授粉后12–20 h左右花粉管在助细胞里释放精子;授粉后14–30 h左右雌雄性细胞融合;授粉后18–40 h初生胚乳核分裂,初生胚乳核休眠期约为4–6 h;授粉后4 d左右合子分裂,合子休眠期为3 d左右。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夜间亚低温处理及其恢复对番茄叶片光抑制的影响
    • 李天来;刘玉凤;宋礼毓
    • 园艺学报. 2008, 35(7): 1003-1010.
    • 摘要 ( 2271 ) HTML ( 1477 ) PDF (341KB) ( 1477 )   
    • 为探讨夜间亚低温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生理机制,研究了9 ℃夜间亚低温处理及恢复条件下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夜间9 ℃亚低温处理3 d以上,叶片Pn、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II潜在的活性(Fv/Fo)、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фPSII)、PSII的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下降,初时荧光(Fo)、PSII的还原状态(1-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均提高;但夜间9 ℃亚低温处理9 d以内,除了NpQ在9 d恢复性处理后仍未恢复到对照水平外,其它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恢复到对照水平。上述结果说明:9 ℃夜间亚低温处理3 d就明显引起番茄成熟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而9 d以下的夜间9 ℃亚低温处理对PSII的影响是可逆的,即短期9 ℃夜间亚低温所引起的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现象是可以恢复的。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高温胁迫下番茄叶片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AFLP鉴定
    • 刘志勇;杜永臣;王孝宣;国艳梅;高建昌
    • 园艺学报. 2008, 35(7): 1011-1016.
    • 摘要 ( 2269 ) HTML ( 1729 ) PDF (828KB) ( 1729 )   
    • 为鉴定番茄高温胁迫响应基因,应用cDNA-AFLP技术,以番茄耐热品系Saladette幼苗为研究对象,对高温胁迫早期叶片基因表达进行了mRNA指纹分析。通过768对引物组合的筛选,共分离得到187个差异表达的转录衍生片段(TDF),其中增强表达或高温胁迫下特异性表达TDF153条,抑制表达34条。对其中47个TDF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4个TDF与NCBI或TIGR已有序列同源(E-Value<10-5),功能涉及信号传导、转录调控以及逆境诱导蛋白等,另有13个TDF无同源序列或同源性低,预测是一些未知功能基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黄瓜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 徐慧妮;王秀峰;孙旭东;杨凤娟;杜栋良
    • 园艺学报. 2008, 35(7): 1017-1022.
    • 摘要 ( 2303 ) HTML ( 2082 ) PDF (1145KB) ( 2082 )   
    • 利用RT-PCR技术结合RACE技术,从NO3-胁迫下的黄瓜根中克隆出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基因的同源序列,命名为CsNMAPK,GenBank注册号为DQ812086。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 636 bp,开放阅读框(ORF)1 113 bp,编码370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预测其编码蛋白可能定位于细胞质;跨膜结构分析表明该基因有一个强的跨膜螺旋结构;PlantCare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序列具有脱落酸诱导、茉莉酸诱导、赤霉素诱导、水杨酸诱导、伤害诱导等顺式作用元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E.coli BL21(DE3),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表达了一个约46 kD的蛋白。为进一步揭示黄瓜MAPK基因在NO3-胁迫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植物

    • 迎红杜鹃的花色素组成及花色在开花过程中的变化
    • 李崇晖;王亮生;舒庆艳;徐彦军;张 洁;
    • 园艺学报. 2008, 35(7): 1023-1030.
    • 摘要 ( 2980 ) HTML ( 2873 ) PDF (348KB) ( 2873 )   
    • 分析了迎红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ulatum Turcz.)的花色素组成,调查了其在开花过程中花色、花色素组成和含量的变化。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和分光色差计测量了不同开花阶段的花色。结果表明,开花过程中花色的明度增加,彩度变小,由红紫(70B)变为淡紫红色(84B)。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HPLC - PAD)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技术(HPLC - ESI - MS)分析花瓣中花青苷和黄酮醇的组成及含量。在520 nm和350 nm波长下,共检测到15种化合物:5种花青苷、8种黄酮醇和2种芳香酸,推定出了其中10种化合物。花青苷:锦葵素 3-阿拉伯糖苷-5-葡萄糖苷;黄酮醇:杨梅黄素3-半乳糖苷和杨梅黄素3-鼠李糖苷;槲皮素3-半乳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和两种槲皮素-鼠李糖苷以及山奈酚3-鼠李糖苷;芳香酸:绿原酸及其异构体。未检测到酰基化色素及5-O-甲基化黄酮醇。在6个开花阶段中,虽然花色变化明显,但花色素种类不变,其含量在各阶段差异极显著。从小蕾期到初开期,总花青苷含量(TA)和总黄酮醇含量(TF)迅速减少,花开放后变化平稳。基于花色素组成信息,探讨了耐寒杜鹃的花色育种策略。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百合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变化
    • 张 亮;程智慧;周艳丽;董小艳;魏 玲
    • 园艺学报. 2008, 35(7): 1031-1038.
    • 摘要 ( 2445 ) HTML ( 1608 ) PDF (927KB) ( 1608 )   
    • 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品种百合在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和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百合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以细菌最多,对百合的根际效应也最敏感;其次为真菌,再次为放线菌。不同生育阶段以显蕾期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最多,但显蕾期以后二者根际效应方向相反;根际土壤真菌的数量和根际效应在鳞茎充实期均达到最大。土壤脲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百合生育期内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即在显蕾期形成峰值,根际效应显著,随生殖生长的推进其活性及根际效应均逐渐减弱;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先上升后下降,根际效应不明显。在百合—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体系中,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酶活性明显受到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创伤及高渗透压预处理对蝴蝶兰叶片诱导类原球茎的影响
    • 黄 磊;陈之林;吴坤林;曾宋君;段 俊
    • 园艺学报. 2008, 35(7): 1039-1046.
    • 摘要 ( 2137 ) HTML ( 1627 ) PDF (606KB) ( 1627 )   
    • 以蝴蝶兰试管播种苗的顶端第1叶和第2叶叶片为外植体,以1/2 MS + 10% 椰子乳 + NAA 0.1 mg·L-1 + TDZ 1.0 mg·L-1 + 0.5% 琼脂为诱导培养基,研究了创伤和高渗透压两类预处理对其诱导类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y,PLB)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预处理均对叶片诱导PLB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创伤预处理中,当外植体横切2刀及用刀尖扎15次后,外植体的PLB诱导率分别达到66.1%和68.3%,平均每外植体诱导出13.1和15.2个PLB;在高渗透压预处理中,当用0.4 mol·L-1甘露醇溶液和AAM培养基分别浸泡2 h后,外植体的PLB诱导率分别达到55.2%和51.3%,平均每个外植体诱导出13.7和12.9个PLB,而对照的PLB诱导率只有19.5%,平均每个外植体只诱导出3.1个PLB;经上述两类预处理后外植体的PLB诱导率和平均PLB个数均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同时,外植体上诱导出PLB的时间分别比对照提前了10 d和5 d。但来源于第1叶和第2叶的外植体之间的PLB诱导结果均没有明显差异。经创伤和高渗透压预处理后诱导出的PLB均能正常分化成苗。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其它园艺植物

    • 杜仲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 张海凤;郭宝林;张成合;杨俊霞;郭 婧;陈新华
    • 园艺学报. 2008, 35(7): 1047-1052.
    • 摘要 ( 2342 ) HTML ( 1825 ) PDF (556KB) ( 1825 )   
    • 以杜仲籽苗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药液处理生长点的诱变方法及茎尖细胞染色体数目检测和DNA相对含量测定的倍性鉴定方法,研究了秋水仙素药液浓度,处理时间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诱变率因处理的药液浓度和处理时间而异,除0.05%处理48 h外,其它浓度(0.1%,0.2%,0.4%)均以处理12 h效果最好,变异株率在43.3%~63.3%, 最佳处理组合为0.1%秋水仙素处理生长点12 h, 变异株率和四倍体株率分别为63.3%和36.7%。在获得的148个变异株中,染色体计数表明47株植株为四倍体(2n=4x=68),占31.76%;染色体计数结果进一步被流式细胞仪分析验证。四倍体植株表现出多倍体特征,叶片变厚,叶面积增大,叶形指数减小,保卫细胞增大,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叶绿体数明显增多。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简报

    • 应用基因芯片检测中国野生葡萄抗白粉病基因表达
    • 张军科;桑春果;王跃进;张朝红;史江莉;粟 霞;罗世杏
    • 园艺学报. 2008, 35(7): 1053-1058.
    • 摘要 ( 1955 ) HTML ( 1381 ) PDF (220KB) ( 1381 )   
    • 本文研究了利用Affymetrix的欧洲葡萄基因表达芯片检测中国野生葡萄基因表达的可行性,并检测了葡萄白粉菌(Uncinular necator)人工接种诱导后48 h后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芯片可以在感病材料中检测出表达的基因11 906个,抗病材料中检测到表达的基因11 839个,在二者中同时检出表达的基因11 839个,能够检出的基因数占该芯片基因探针组总数的71.3%,因此用欧洲葡萄基因芯片检测中国野生葡萄中基因表达水平是完全可行的;并利用此芯片检测出在人工接种诱导后,抗病材料中和感病材料相比表达上调的基因共1 920个,占检测出基因总数的16.21%;表达下调的基因数1 760个,占检测出基因总数的14.87%;表达上调和下调的幅度(signal log ratio)都在1~7倍之间。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苹果实生树阶段转变特异蛋白质的SDS-PAGE分析
    • 曾广娟;李春敏;张新忠;田义;陈东玫;赵永波;董文轩
    • 园艺学报. 2008, 35(7): 1059-1064.
    • 摘要 ( 2337 ) HTML ( 1694 ) PDF (545KB) ( 1694 )   
    •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分析了6株苹果实生树(‘红玉’ב金冠’)叶片中蛋白质随节位升高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节位升高蛋白质带发生变化,共发现了3条阶段转变特异蛋白质带,分子量分别为55 kD、19 kD和17 kD。其中55 kD蛋白质表现为定性变化,有5株实生树在36~75节出现,到101~126节消失;19 kD蛋白质在实生树低节位含量高,在86~100节之后含量突然降低;17 kD蛋白质在实生树低节位含量低,随着植株的发育蛋白质在36~50节含量突然增加并保持稳定,到91~105节后含量突然下降。认为这3种蛋白质是苹果实生树阶段转变的特异蛋白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甘蓝链格孢菌侵染对白菜保护酶活性和H2O2代谢的影响
    • 王利英;侯喜林;刘琳;陈晓峰
    • 园艺学报. 2008, 35(7): 1065-1068.
    • 摘要 ( 1980 ) HTML ( 1506 ) PDF (180KB) ( 1506 )   
    • 以白菜抗黑斑病苏州青自交系和感黑斑病短白梗自交系为材料,研究其接种甘蓝链格孢菌后保护酶活性及H2O2代谢的变化。结果显示,抗感病材料的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与接种前相比均升高,且抗病材料的PPO、SOD始终高于感病材料,CAT活性低于感病材料;接种后抗病材料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升高,而感病材料的PAL活性降低;抗感病材料接种后过氧化物酶(POD)、H2O2均呈上升趋势,且抗病材料的H2O2能很快降至较低水平。由此表明:甘蓝链格孢菌侵染白菜后,抗病材料与感病材料相比,能生成较多的PAL和PPO抵抗病原菌的侵染,并能短时迸发H2O2刺激抗氧化酶活性升高,使植物体内H2O2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降低活性氧伤害。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基于EST信息的百合SSR标记的建立
    • 杨素丽;明 军;刘 春;穆 鼎;李名扬
    • 园艺学报. 2008, 35(7): 1069-1074.
    • 摘要 ( 2434 ) HTML ( 1612 ) PDF (484KB) ( 1612 )   
    • 依据已知的百合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序列信息,开发新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在NCBI的EST数据库1 688 EST中检索到98条含有101个SSR的序列, SSR的检出率为5.98%,其中三核苷酸重复类型占主导地位,出现频率为2.84%。EST-SSR的重复基元共搜索到47种,其中三核苷酸重复基元类型最为丰富,大约占重复基元类型总数的一半。利用部分EST-SSRs序列共设计23对SSR引物, 以铁炮百合‘Snow Queen' DNA为模板,对引物进行筛选,其中18对引物有扩增产物,占所设计引物总数的78.26%;进一步用这些引物在5个杂种系列13个百合品种进行多态性测试,显示多态性的引物占可扩增引物的66.7%。本研究结果证明了基于百合EST信息建立SSR标记是一种有效而又可行的方法。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草原龙胆盐胁迫差减文库的构建及分析1
    • 王继刚;张 坤;徐启江;李玉花
    • 园艺学报. 2008, 35(7): 1075-1080.
    • 摘要 ( 1944 ) HTML ( 1429 ) PDF (871KB) ( 1429 )   
    • 为了研究草原龙胆抗盐性机理,初步获得其抗盐性相关基因,分别以400 mmol·L-1的NaCl及清水处理的草原龙胆叶片mRNA为tester和driver方,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了cDNA文库。经过测序和与GO数据库序列比对,获得了658条单一序列,其中61条序列分子功能未知,535条序列无同源性,62条序列有显著同源性。此62条序列注释按照功能分为21类。获得了活性氧清除系统基因DHARGSTTRXCAT,转录因子SMT3,调控基因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基因等。结果说明草原龙胆的盐抗性相关基因与数据库中的模式植物基因既有一定的共性,同时绝大部分的序列又无法用已知的基因进行解释。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蓝猪耳45S rDNA的荧光原位杂交作图及其核型分析
    • 陆 续;罗锐敏;高 峰
    • 园艺学报. 2008, 35(7): 1081-1084.
    • 摘要 ( 2014 ) HTML ( 2087 ) PDF (446KB) ( 2087 )   
    • 以番茄45S rDNA为探针,结合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蓝猪耳染色体的核型以及45S rDNA在染色体上的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猪耳染色体的核型为1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46,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异范围为4.455% ~ 6.990%,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为1.57,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 2L + 4M2 + 12M1,核型公式为2n=2x=18=14m + 4sm (2SAT)。在蓝猪耳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和间期核中,均发现45S rDNA有2个杂交信号,且信号在有丝分裂中期位于第5对染色体短臂的近着丝粒处。基于上述结果绘制了蓝猪耳染色体的核型图。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品种

    • 酿造冰红葡萄酒新品种‘北冰红’
    • 宋润刚;路文鹏;沈育杰;金仁浩;李晓红;郭振贵;刘景宽;林兴桂
    • 园艺学报. 2008, 35(7): 1085-1085.
    • 摘要 ( 3870 ) HTML ( 1567 ) PDF (54KB) ( 1567 )   
    • ‘北冰红’是‘左优红’与‘84-26-53’杂交育成。果实在吉林市地区9月下旬成熟。果粒圆形、蓝黑色,单果1.30g、 果穗159.5ɡ,果实含可溶性固型物18.9~25.8%,总酸1.322%~1.481%,出汁率67.1%。12月上旬采收树上冰冻果实含可溶性固型物35.2%~37.0%、总酸1.341%~1.592%、出汁率22.0%,冰红酒酒质好,抗寒性强,产量高,抗病性强。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鲜食葡萄新品种‘金田蜜’
    • 项殿芳;李绍星;张孟宏;刘 俊;王 娜;王学东;罗树祥;齐慧霞;耿学刚
    • 园艺学报. 2008, 35(7): 1086-1086.
    • 摘要 ( 2698 ) HTML ( 1327 ) PDF (47KB) ( 1327 )   
    • ‘金田蜜’葡萄是以9603(‘里扎马特’ב 红双味’)为母本,9411(‘凤凰51’ב紫珍珠’)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早熟葡萄新品种。平均果穗质量616.0 g。果粒近圆形,平均单粒质量为7.8 g。果皮绿黄色。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5 %,味甜。品质上等。在冀东地区浆果7月底至8月上旬成熟。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秋早熟甘蓝新品种‘惠丰5号’ 
    • 王翠仙;武永慧
    • 园艺学报. 2008, 35(7): 1089-1089.
    • 摘要 ( 2191 ) HTML ( 1069 ) PDF (51KB) ( 1069 )   
    • ‘惠丰5号’是由自交不亲和系‘9203-4-3-11’‘9108-11-2-14-11’杂交而成的秋甘蓝一代杂种。早熟,从定植到商品成熟64 d。生长势中等,外叶绿色,蜡粉少。结球紧实,叶球圆球形,脆嫩,风味品质好。单球质量1.27 kg,产量59.54~60.34 t﹒hm-2。耐热性、抗病性较强。适合华北地区以及湖北、浙江、云南、陕西等地区秋早熟种植。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