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34卷, 第4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品种

    果树

    • 银杏叶生小孢子囊比较形态学及系统意义
    • 邢世岩;李士美;李保进;王 芳;韩克杰;王 利
    • 园艺学报. 2007, 34(4): 805-812.
    • 摘要 ( 2310 ) HTML ( 1371 ) PDF (749KB) ( 1371 )   
    • 运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作者发现的中国第一株叶生小孢子囊银杏的比较形态学及系统意义进行研究。叶生小孢子囊雄株有正常小孢子囊和叶生小孢子囊两种类型。叶生小孢子囊常着生在某些短枝的叶片边缘,这些叶片明显较正常叶片小,叶片顶端或两侧常有1 ~3个深裂刻(lobe),在裂刻处堆积1 ~9个不等的小孢子叶,或者小孢子叶1 ~3 (5)个聚生在叶柄叶片交界的叶柄两侧,小孢子叶无柄。着生小孢子囊的叶片除在小孢子囊着生处叶片加厚外,解剖结构和正常叶片无明显差异,均由表皮,叶肉,叶脉3部分组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不明显。叶生小孢子囊的数量、着生位置和形态具多样性。正常小孢子囊近椭圆形,叶生小孢子囊近圆形,孢子囊壁4 ~7层细胞,散粉期绒毡层已经退化,仅留痕迹,孢子囊内分布大量花粉。叶生小孢子叶的花粉极轴和赤道轴分别为19.99和13.60μm,每个叶生小孢子(花药)有花粉1.86万粒。正常花粉为光滑型,而叶生小孢子囊花粉为粗糙型。叶生小孢子囊花粉具有萌发能力。叶生小孢子囊银杏的个体发生,表明银杏的小孢子叶有叶性来源的性质,叶生小孢子囊银杏可能是一种奇特的嵌合体。对叶生小孢子囊银杏的系统发生进行了探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山葡萄种内和种间杂交F1 ~F4 代果实酸和糖含量的遗传分析
    • 宋润刚;郑永春;路文鹏;李昌禹;沈育杰;李晓红;张宝香;林兴桂
    • 园艺学报. 2007, 34(4): 813-822.
    • 摘要 ( 2218 ) HTML ( 1316 ) PDF (393KB) ( 1316 )   
    • 1973~2005年对我国东北地区山葡萄抗寒的种质资源(品种、品系) 进行种内杂交, 并与果
      实高糖低酸、不抗寒的欧亚种酿造葡萄品种进行种间杂交、回交和重复杂交(8种杂交模式) , 共73个组
      合, 杂种苗成活10 544株。共分离出低酸高糖3 049株, 占杂种苗总株数2819%。8种杂交模式果实总酸
      含量(低→高) 排列顺序是: (山—欧) F2 ×欧亚种→ (山—欧) F1 ×欧亚种→山葡萄×欧亚种→ (山—
      欧) F1 × (山—欧) F1 → (山—欧) F2 × (山—欧) F2 → (山—欧) F2 ×山葡萄→ (山—欧) F1 ×山葡
      萄→山葡萄×山葡萄。果实糖含量(高→低) 排列顺序是: (山—欧) F2 ×欧亚种→ (山—欧) F1 ×欧亚
      种→ (山—欧) F2 × (山—欧) F2 → (山—欧) F1 × (山—欧) F1 →山葡萄×欧亚种→ (山—欧) F1 ×
      山葡萄→ (山—欧) F2 ×山葡萄→山葡萄×山葡萄。遗传规律是: 山葡萄种内和种间杂交后代( F1 ~F4 )
      果实总酸和糖含量性状分离, 表现为连续分布, 趋向于高酸和低糖亲本, 杂交组合中高酸低糖亲本越多,
      分离出的高酸低糖单株越多, 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已从(山—欧) F1 ×山葡萄、(山—欧) F1
      × (山—欧) F1和(山—欧) F2 × (山—欧) F2 杂交模式中选育出酿造干红山葡萄酒新品种‘左优红’、
      品系94-7-75、94-8-168、98-17-121和酿造冰红酒新品系2002-1-1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葡萄延迟采收期间糖含量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 宋 瑾; 范培格;吴本宏;李绍华;
    • 园艺学报. 2007, 34(4): 823-828.
    • 摘要 ( 2012 ) HTML ( 1524 ) PDF (597KB) ( 1524 )   
    • 对‘京秀’、‘亚历山大’以及‘京秀’ ב亚历山大’和‘京秀’ ב香妃’葡萄杂交后
      代群体的共20个单株成熟时及延迟采收期间浆果可溶性糖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延迟采收, 浆果内可
      溶性糖变化可分为积累型和相对稳定型两种。延迟采收3周, 糖积累型的‘京秀’和8个单株浆果可溶性
      糖显著积累, 蔗糖分解酶(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 活性持续升高, 而相对稳定
      型的‘亚历山大’和12个单株的糖与成熟时没有显著差异, 但酶活性急剧降低。果实成熟和延迟采收期
      间的呼吸速率也存在差异。成熟后延迟采收由蔗糖分解酶活性反映的浆果库力的大小和呼吸速率存在的差
      异可能是两种类型延迟采收期间糖含量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石灰质土壤上不同葡萄品种叶片的铁含量与其黄化的关系
    • 王翠玲;周卫东;杨晓明;曹孜义;
    • 园艺学报. 2007, 34(4): 829-834.
    • 摘要 ( 1810 ) HTML ( 1384 ) PDF (194KB) ( 1384 )   

    • 以石灰性土壤上8年生的3个欧亚种鲜食葡萄品种(红脸无核Blush Seedless、玫瑰香Muscat
      Hamburg、里扎马特Rizamat) 以及3个欧美杂种(京亚J ingya、藤稔Fujiminori、紫珍香Zizhenxiang) 为试
      材, 通过对叶片叶绿素、活性铁和全铁含量相互关系的分析发现, 不同品种新叶到成熟叶的叶绿素、活性
      铁和全铁含量逐渐增加; 黄化叶片叶绿素比绿叶显著降低, 重度黄化欧美杂种1、2位叶活性铁含量显著低
      于未黄化欧亚种; 不同品种1、2位叶全铁含量比较, 黄化叶与绿叶差别不大, 有时黄化叶比绿叶全铁含量
      高; 欧亚种红脸无核和玫瑰香4位叶全铁含量显著高于黄化品种4位叶。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其黄化程度呈
      负相关, 与活性铁和全铁含量呈正相关。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不同套袋处理对‘红富士’苹果果实钙素吸收的影响
    • 东忠方;王永章;王 磊;刘成连;董晓颖;刘更森;原永兵
    • 园艺学报. 2007, 34(4): 835-840.
    • 摘要 ( 2042 ) HTML ( 1549 ) PDF (334KB) ( 1549 )   
    •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 研究了不同果袋对苹果果实钙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苹果果
      实的总钙量随发育进程逐渐增加, 发育前期和发育后期是苹果果实吸收钙素的主要时期。同位素示踪试验
      表明, 套袋及果袋种类影响果实对钙素的吸收, 其中未套袋的果实对钙素的吸收能力最大, 套塑膜袋果实
      次之, 套纸袋果实对钙素的吸收能力最小。在处理初期苹果果实对钙素的吸收能力较高, 随着处理时间的
      延长, 对钙素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苹果果实吸收的钙素最早进入梗端部位, 而后再运转到萼端部位。此
      外, 已进入苹果果实的钙素存在“倒流”现象, 可再分配到树体的其它部位, 由此表明钙在果实内不能再
      分配是相对的。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离体梨花柱S2RNa se对自体花粉管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 刘珠琴;张绍铃;徐国华
    • 园艺学报. 2007, 34(4): 841-846.
    • 摘要 ( 2044 ) HTML ( 1281 ) PDF (503KB) ( 1281 )   
    •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离体条件下‘今村秋’、‘丰水’梨花柱S2RNase对‘今村秋’花
      粉管生长过程中花粉管超微结构的影响。‘丰水’花柱S2RNase处理的‘今村秋’花粉管(异体, 亲和)
      和对照花粉管结构在生长过程中表现正常, 即花粉管顶端生长区域充满细胞质和细胞器, 结构完整, 花粉
      管壁上没有胼胝质层分布。而‘今村秋’花柱S-RNase处理的‘今村秋’花粉管(自体, 不亲和) 超微结
      构随时间的延长出现衰退现象。处理3 h时, 自体花粉管内充满细胞质和细胞器, 结构完整, 但在花粉管
      的极顶端分泌小泡融合, 并且此区域的细胞壁比后部的薄; 处理8 h后, 细胞器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现象,
      线粒体膨大, 嵴减少或消失, 内质网膨大并包围在液泡和其它细胞器周围, 液泡融合并侵蚀周围的细胞质
      和细胞器; 到24 h时, 自体花粉管内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消失, 只有靠近花粉管前端有少量细胞质存
      在, 细胞壁增厚, 并且有一层厚厚的胼胝质层紧靠细胞壁。结果表明, 花柱S2RNase能引起自体花粉管的
      衰退, 从而抑制自体花粉管生长。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梨新品种及其亲本的AFLP分析
    • 王 斐;林盛华;方成泉;李连文
    • 园艺学报. 2007, 34(4): 847-852.
    • 摘要 ( 1649 ) HTML ( 1838 ) PDF (659KB) ( 1838 )   
    • 利用荧光AFLP技术, 对20个梨新品种及其23个亲本(共43个品种) 进行研究。从64对
      引物组合中筛选出7对用于扩增, 共获得784条带, 其中多态性带699条, 多态性为89.2%。扩增结果显
      示, 7对引物组合在29个品种中扩增出特征带, 每对引物组合均能将所有品种鉴别开, 表明荧光AFLP技
      术用于梨品种鉴定的效率很高。通过聚类, 从分子水平对梨新品种及其亲本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 并对20
      个梨新品种进行分类, 为梨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了理论参考。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12个梨品种S基因型的鉴定
    • 衡 伟;张绍铃;张妤艳;吴 俊;李秀根
    • 园艺学报. 2007, 34(4): 853-858.
    • 摘要 ( 2019 ) HTML ( 1456 ) PDF (682KB) ( 1456 )   
    • 应用PCR扩增技术, 根据目的S基因与GenBank中已知S 基因同源性100%原理鉴定了我国
      育成的12个梨品种的S基因型, 分别是: ‘红酥脆’为S4S36 , ‘新梨7号’为S28Sd , ‘金水3号’为S5S29 , ‘八月酥’为S3S16 , ‘金水1号’为S3S29 , ‘龙泉酥’为S3S22 , ‘雪花’为S4S16 , ‘雪芳’为S4S16 ,
      ‘雅青’为S4S34 , ‘新雅’为S4S34 , ‘德胜香’为S3S29 , ‘富源黄’为S16S33。通过对S基因的DNA序列分
      析, 确认S16、S31为同一S基因。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梨品种的S基因型信息, 为田间合理配置授粉品种
      提供了依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白梨品种4个新S基因的分离与鉴定
    • 乌云塔娜;谭晓风;曹玉芬;张 林;邓建军;
    • 园艺学报. 2007, 34(4): 859-864.
    • 摘要 ( 1845 ) HTML ( 1250 ) PDF (726KB) ( 1250 )   
    • 利用S1-8-RNase氨基酸保守序列‘FTQQYQ’和‘IIWPNV’设计兼并引物, 对白梨4个品种
      冬黄、新梨一号、红皮酥和博山池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PCR产物限制性酶切分析显示: 新梨一号和冬黄各含有一个S8 - 等位基因。DNA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 这4个品种中含有与已报道的S1-19等位基因有差异的S基因, 经分析鉴定为新的S 等位基因, 分别命名为S20 - 、S22 - 、S26 - 、S27 - 等位基因(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 AY250988、AY250990、AY339396、AY339397) 。冬黄、新梨一号、红皮酥和博山池的S基因型分别为S8 S20、S8 S22、S12 S26和S19 S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桃花粉可育基因连锁的RAPD 标记与SCAR标记的转化
    • 王 成;曹后男;宗成文;赵成日;庄得凤;朴日子;赵 恺
    • 园艺学报. 2007, 34(4): 865-870.
    • 摘要 ( 1903 ) HTML ( 1513 ) PDF (608KB) ( 1513 )   
    • 桃品种以重阳红(花粉不育) ×大久保(花粉可育) 的52株F1代群体为试材, 应用RAPD
      技术, 结合集群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te Analysis, BSA) 构建花粉可育/不育基因池, 利用180个
      随机引物, 筛选在花粉可育基因池中稳定扩增的一个RAPD标记OPW03-900。经过重复性验证和群体单
      株验证, 该标记仅在花粉可育个体(重组型除去) 中出现, 与桃花粉可育/不育位点的连锁距离为5.80
      cM。将该特异性片段回收、克隆、测序, 并设计一对特异SCAR引物, 再对F1代个体进行PCR扩增, 发
      现该特异带的位点及重组型个体的数目与RAPD扩增结果一致, 片段大小为906 bp, 命名为SCW03-906,表明RAPD标记已成功转化为与桃花粉可育基因连锁的SCAR标记。该序列已被GenBank收录, 登录号为DQ6596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樱桃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艾呈祥;辛 力;余贤美;张力思;魏海蓉;苑克俊;孙清荣;刘庆忠;
    • 园艺学报. 2007, 34(4): 871-876.
    • 摘要 ( 2023 ) HTML ( 1436 ) PDF (450KB) ( 1436 )   
    • 利用24对SSR引物对30个樱桃主栽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以了解樱桃产区的资源多样
      性状况, 为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帮助。结果表明: 樱桃产区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SSR的遗传多样
      性指数的分布范围为1.3647~2.9964, Simp son指数分布范围为0.6111~0.9326。30个品种的分子数据聚
      类结果均呈现一定的地理分布规律。根据系统聚类分析将30个樱桃品种分为两大类: 欧洲甜樱桃和中国樱
      桃, 与传统分类学的结果相符。同时在两大类内又将品种进行细分, 第Ⅰ类分为3组, 第Ⅱ类分为2组,
      其结果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能够反映樱桃的遗传特点及区域特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石榴采后腐烂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付娟妮;刘兴华;蔡福带;寇莉萍
    • 园艺学报. 2007, 34(4): 877-882.
    • 摘要 ( 2320 ) HTML ( 182 ) PDF (0KB) ( 182 )   
    • 按照柯赫氏法则对石榴采后腐烂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 应用PCR技术对分离菌rDNA的内转
      录间隔区( ITS区) 基因克隆后测序, 并将所测序列提交到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核酸数据库( 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Genbank) , 通过Blast程序将该序列与数据库已有的序列进行分析比较, 发现与
      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 的同源性达到了99%以上, 因此认为石榴腐烂的病原菌是葡萄座腔
      菌。该菌引起的石榴腐烂病害特征与以往报道的石榴干腐病相似。对葡萄座腔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和侵染
      循环规律进行了描述。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蔬菜

    • 辣椒属种间杂交及杂种鉴定研究
    • 程志芳;钱春桃;陈学军;;陈劲枫
    • 园艺学报. 2007, 34(4): 883-888.
    • 摘要 ( 2084 ) HTML ( 1416 ) PDF (451KB) ( 1416 )   

    • 通过辣椒属5个栽培种(Capsicum annuum, C. chinense, C. f rutescens, C. baccatumC. pubescens) 种间正反杂交试验, 获得了3株C. baccatum ×C. chinense (Hbc ) 和7株C. annuum ×C. chinense
      (Hac ) 种间杂种植株。除Hac-7单株表型异常外, 其他杂种F1植株均生长正常。Hac、Hbc花粉可染率分别为
      13.9%和23.8% , 显著低于其双亲。同一组合内单株间花粉育性、形态性状和同工酶电泳图谱表现一致,形态学观察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分析结果均验证了种间杂种的真实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黄瓜果实衰老过程中果皮超微结构的变化
    • 王志坤;秦智伟;李艳秋;周秀艳
    • 园艺学报. 2007, 34(4): 889-894.
    • 摘要 ( 1760 ) HTML ( 1231 ) PDF (770KB) ( 1231 )   
    • 以抗衰老‘649’和易衰老‘D0313’两个不同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 观察活体黄瓜果实衰老过程中果皮细胞壁及叶绿体、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 ‘649’授粉后30 d果壁中胶层质密度降低, 叶绿体基质片层向两端拉伸; 授粉后40 d细胞壁开始降解, 叶绿体基粒片层变得膨大并开始解体, 线粒体内脊数目开始减少。‘D0313’授粉后20 d果壁中胶层断续不均匀, 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开始膨大; 授粉后30 d, 细胞壁中胶层开始溶解, 叶绿体内部结构开始解体, 线粒体内脊模糊。表明, 衰老过程中, 易衰老品种‘D0313’果皮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的衰老症状出现的都比耐衰老品种‘649’早。衰老过程中线粒体是较稳定的细胞器, 其变化迟于叶绿体。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Cu2+ , Zn2+ 和Mn2+ 对冷胁迫下嫁接黄瓜幼苗叶片提取液SOD活性的影响
    • 李 涛;于贤昌
    • 园艺学报. 2007, 34(4): 895-900.
    • 摘要 ( 1626 ) HTML ( 1280 ) PDF (386KB) ( 1280 )   
    • 以自根和嫁接黄瓜幼苗为试材, 研究叶片Mn、Cu、Zn和Fe含量及低温胁迫下SOD活性的
      差异, 结果表明: 嫁接黄瓜叶片Mn、Cu和Zn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根黄瓜, 而Fe的含量则显著低于自根黄瓜; 低温胁迫第3天, 嫁接黄瓜叶片SOD、Cu /Zn-SOD和Mn-SOD活性均显著高于自根黄瓜, Fe-SOD则显著低于自根黄瓜。为探索嫁接黄瓜叶片高含量Mn、Cu、Zn与SOD活性之间的关系, 向低温胁迫第3天的自根黄瓜叶片SOD 提取液中加入Mn2+ 、Cu2+和Zn2+ , 使之与嫁接黄瓜叶片SOD 提取液对应组合的Mn2+ 、Cu2+和Zn2+浓度相等, 研究此时的SOD及其同工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发现: Mn2+ 、Cu2+和Zn2+加入自根黄瓜叶片提取液后均能显著增强SOD活性, 其增强作用的大小依次为Mn2+ +Zn2+, Mn2+ + Cu2+,
      Mn2+, Cu2+, Cu2+ + Zn2+ +Mn2+, Cu2+ + Zn2+和Zn2+ 。3种离子的加入都不影响Fe-SOD的活性。这一结果说明黄瓜叶片Mn、Cu和Zn的含量是影响SOD活性大小的重要因素, 嫁接黄瓜吸收Mn、Cu和Zn的能力较强是其SOD活性显著高于自根黄瓜的重要原因之一。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ALA处理对遮荫下西瓜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孙永平;汪良驹
    • 园艺学报. 2007, 34(4): 901-908.
    • 摘要 ( 1630 ) HTML ( 1609 ) PDF (804KB) ( 1609 )   
    • 用100 mg/L 5 - 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 ALA) 处理遮荫条件下的西瓜幼苗叶片10 d后, 用PAM22100型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连续测定其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 遮荫显著降低叶片光化学效率, 而ALA处理提高弱光下幼苗叶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 、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 ETR) 、光化学猝灭系数( qP ) 以及光化学反应能量分配率( Pc) 。SOD活性抑制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C) 处理降低ΦPSⅡ、ETR、qP和Pc值等荧光参数, 而ALA处理可以消除DDC的抑制效应, 说明ALA对PSⅡ光化学反应的促进效应与细胞抗氧化酶活性有关。遮荫处理提高叶片初始荧光( Fo) , 降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 , 而遮荫下ALA和(或) DDC处理对这些荧光参数变化没有明显效应。据此推测, ALA处理10 d时对西瓜叶片PSⅡ本身没有直接影响, 它对光化学效率的促进效应可能是通过增强PSⅠ附近SOD等抗氧化酶活性, 促进活性氧代谢来实现的。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甘蓝中硫氧还蛋白编码基因THL1的分子特性及表达研究
    • 高启国;宋 明;牛 义;杨 昆;朱利泉;王小佳
    • 园艺学报. 2007, 34(4): 909-914.
    • 摘要 ( 1812 ) HTML ( 1197 ) PDF (521KB) ( 1197 )   
    • 采用PCR和RT2PCR技术, 以‘E1’甘蓝基因组DNA和柱头cDNA为模板对THL1基因进行扩增克隆, 得到的片段长度分别为732 bp和455 bp。序列分析表明, 克隆的DNA和cDNA序列与甘蓝‘西园四号’THL1的DNA和cDNA同源性分别为97.9%和98.3%, 两条序列内含子的大小不同; 同时, 前者第2内含子不符合典型的GT2AG规则: 即第2个内含子3′端碱基为AT。将THL1基因cDNA序列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43.1a ( + ) , 构建融合表达质粒pET43.1a ( + ) -THL1, 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出分子量为74
      kD的融合蛋白, 经胰岛素检测, THL1有氧化还原活性, 表明THL1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正确表达。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羽衣甘蓝中一个突变型肉桂酸- 4 - 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 陈安和;;李加纳;柴友荣;王 瑞;吕 俊
    • 园艺学报. 2007, 34(4): 915-922.
    • 摘要 ( 1990 ) HTML ( 1433 ) PDF (1500KB) ( 1433 )   
    • 以羽衣甘蓝为材料, 克隆了全长2 431 bp的肉桂酸- 4 - 羟化酶基因BoC4H。它有两个内含
      子, mRNA为1 715 bp, 编码一个481个氨基酸的推导蛋白, 与其它植物C4H有广泛同源性。它含有细胞
      色素P450保守域和特征基序, 如血红素结合域、E - R - R三联体、含T的结合槽基序、酶正确定向必需
      的铰链基序。BoC4H具有C4H /CYP73A5的大部分特征性底物结合位点基序( SRSs) 和酶活性位点残基,
      但与拟南芥等植物C4H相比其编码区3′发生了C2242单碱基缺失和相应移码, 导致其蛋白C - 末端缺失/变
      异了36个残基, SRS6基序和其上的活性位点残基也相应缺失, 因此BoC4H可能无功能或活性低。BoC4H
      为膜蛋白, 可能定位于内质网, 其二级结构主要为α - 螺旋和随机卷曲。Swiss-Model不能预测出其三级结
      构。甘蓝中存在一个至少由5个成员构成的C4H基因家族。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橙色大白菜球叶总黄酮提取与测定方法的研究
    • 李 娟;张鲁刚;;张 昱
    • 园艺学报. 2007, 34(4): 923-928.
    • 摘要 ( 1723 ) HTML ( 1426 ) PDF (251KB) ( 1426 )   
    • 以橙色叶球大白菜为试材对总黄酮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
      L12 (43 )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提取方法是超声波法, 其提取工艺是以80%乙醇为溶剂, 在料液比( g/mL)
      为1∶20, 温度60℃条件下, 用频率为60 Hz的超声波连续提取2次, 每次提取1 h。以芦丁为标样, 利用分
      光光度法和RP-HPLC法进行黄酮测定, 比较表明, 分光光度法和RP-HPLC法测定的结果趋势一致, RP-
      HPLC法优于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大白菜黄酮的RP-HPLC测定法, 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 6∶93.4∶0.6,
      流速0.5 mL /min, 柱温25℃, 检测波长280 nm。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SRAP在葱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 李慧芝;尹燕枰;张春庆;张 敏;李建敏
    • 园艺学报. 2007, 34(4): 929-934.
    • 摘要 ( 1505 ) HTML ( 1569 ) PDF (430KB) ( 1569 )   
    • 为评价SRAP技术对葱品种进行鉴定和遗传关系分析的适用性, 对20个葱栽培品种的表型特
      征进行了观察记载, 利用256个SRAP引物组合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 (1) 256个SRAP
      引物组合中有161个引物组合产生多态性条带, 占所用引物组合数的62.9%。161个引物组合共产生336
      条多态性条带, 不同引物组合产生的多态性条带数为1~6个, 平均2.1个。20个葱栽培品种遗传相似系
      数变幅为0.464~0.938, 平均0.703。(2) 依据SRAP进行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与依据表型特征分类的结
      果一致。上述结果说明SRAP标记可以在葱栽培品种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应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黑木耳栽培菌株的ISSR分析
    • 李辉平;黄晨阳;陈 强;张金霞
    • 园艺学报. 2007, 34(4): 935-940.
    • 摘要 ( 1441 ) HTML ( 1637 ) PDF (371KB) ( 1637 )   
    • 应用锚定ISSR技术对21个栽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
      从20个引物中选出10个ISSR引物, 扩增得到185个扩增位点, 大小分布在200~3 000 bp之间, 其中多态
      性位点181个, 多态性位点占97.84% , 表明ISSR标记的多态性非常高。平均每个位点的观察等位基因数
      (Na) 为1.9784, 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 为1.2396; 菌株间平均Nei基因多样性( h ) 为
      0.2732, Shannon信息指数( I) 为0.4278。Nei (1972) 遗传距离矩阵分析表明21个黑木耳菌株间遗传距
      离在0.36到0.55之间, 基因流(Nm ) 达到2.7528, 表明我国栽培黑木耳的遗传背景十分丰富, 遗传多样
      性很高, 同时表明我国各地域间栽培黑木耳菌株存在着很大的菌种交流。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香菇939菌株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多糖产量比较
    • 申进文;王淑敏;戚元成;高玉千;梁振普;邱立友
    • 园艺学报. 2007, 34(4): 941-946.
    • 摘要 ( 1643 ) HTML ( 1507 ) PDF (430KB) ( 1507 )   
    • 香菇939菌株的担孢子萌发成的单核菌丝菌落, 根据其特征可分为4种类型: S型(菌丝贴
      生型) ; A型(粉状致密型) ; R型(菌丝稀薄型) 和H型(绒毛气生型) 。摇瓶液体培养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 根据其产多糖能力, 可将4种类型单核菌丝分为两组: 第1组S型和R型, 多糖产量和双核菌丝相似; 第2组A型和H型, 多糖产量显著低于第1组。菌丝贴生型单核菌丝菌落S1高产多糖所需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与其亲本双核菌丝基本相同, 但是, 易利用的碳源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对单核菌丝产多糖有较
      大的抑制作用, 而对双核菌丝产多糖的影响则较小。单核菌丝对高溶氧水平没有双核菌丝敏感, 高溶氧水
      平对双核菌丝产多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发酵液初始pH值偏酸性对双核菌丝产多糖不利, 而对单核菌丝
      产多糖影响较小。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植物

    • 蜡梅品种的数量分类研究
    • 赵 冰;雒新艳;张启翔
    • 园艺学报. 2007, 34(4): 947-954.
    • 摘要 ( 1759 ) HTML ( 1438 ) PDF (395KB) ( 1438 )   
    • 在对蜡梅品种进行调查的基础上, 根据其形态特征对调查到的62个蜡梅品种进行命名, 把数
      量分类学中的Q型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蜡梅62个品种的分类, 并对24个性状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Q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 内被片颜色应作为蜡梅品种分类的一级标准, 晕心、乔种和红心不易分别单独作为分类标准, 应将晕心归并到素心中, 乔种和红心归并到紫心当中, 由此将蜡梅品种按照内被片颜色分为素心、紫心和绿心三大类; 此外, 聚类分析还表明中被片的形状即其长宽比在蜡梅品种分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将其作为蜡梅品种分类的二级标准; R型聚类分析的结果揭示了24个性状特征对进化具有独立作用; 主成分分析表明: 24个性状可综合为9个主成分, 其累积贡献率达77.3% , 根据前9个主成分与性状间的相关性, 选出了影响力比较大的16个性状。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玫瑰切花产量性状遗传参数和选择效率的初步研究
    • 李艳艳;丰 震;赵兰勇;戴庆敏;张 宝;张照坤
    • 园艺学报. 2007, 34(4): 955-958.
    • 摘要 ( 1650 ) HTML ( 1301 ) PDF (181KB) ( 1301 )   

    • 对20个玫瑰品种的切花产量及13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相关遗传力及通径分析等。
      结果表明: (1) 单株花蕾数、分枝数、第1个花瓣的长、第2个花瓣的长、花蕾长与单株花蕾产量的遗传
      相关显著; (2) 单株花蕾数、第2个花瓣的长、分枝数和花蕾长的相关遗传力与单株花蕾产量的遗传力接
      近, 相关选择效率接近对单株花蕾产量的直接选择效率; (3) 根据决策系数, 花蕾长、单株花蕾数、第2
      个花瓣的长、分枝数、单蕾花瓣鲜重对单株产量有促进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水分胁迫对云锦杜鹃光合生理和光温响应的影响
    • 柯世省;杨敏文
    • 园艺学报. 2007, 34(4): 959-964.
    • 摘要 ( 1876 ) HTML ( 1475 ) PDF (503KB) ( 1475 )   
    • 以盆栽5年生云锦杜鹃苗木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强度土壤水分胁迫对其叶片某些光合生理特
      性及其对光温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轻度水分胁迫下净光合速率的下降由气孔限制引起, 而中度和重
      度胁迫下则由非气孔限制引起。在较高强度的水分胁迫下, 云锦杜鹃光补偿点和气孔阻力升高, 光饱和点、
      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Fv/Fm和蒸腾速率下降, 而暗呼吸速率先升后降, 胞间CO2浓度先降后
      升, 高温加重了水分胁迫对光合作用的不利影响。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光周期对秋菊品种‘神马’花芽分化和开花的影响
    • 杨 娜;郭维明;陈发棣;房伟民
    • 园艺学报. 2007, 34(4): 965-972.
    • 摘要 ( 1965 ) HTML ( 1533 ) PDF (758KB) ( 1533 )   
    • 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处理下秋菊‘神马’花芽分化的进程和生长开花状况。扫描电镜等结果表
      明, 花序由顶端生长点分化而成, 分为未分化期, 花芽分化起始期, 总苞鳞片分化初期及终期, 小花原基
      分化初期及终期, 花冠形成初期、中期和后期9个时期。分化顺序是向心的, 由外而内。雌雄蕊的发育与
      小花花冠分化同时进行。分化进程历时23 d, 其中花序分化与小花分化相比, 历时相对较长。短日处理植
      株花芽分化和花发育进程整齐均一, 生长正常; 短日加长日处理花芽分化无规律, 开花延迟, 产生畸形花;
      长日处理不能诱导开花。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皂荚和五角枫挥发性物质组成及其对空气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 张风娟;李继泉;徐兴友;孟宪东;陈发菊
    • 园艺学报. 2007, 34(4): 973-978.
    • 摘要 ( 1857 ) HTML ( 1408 ) PDF (378KB) ( 1408 )   
    • 利用动态顶空法收集和TC - TGC - MS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分析鉴定了两种
      绿化树种皂荚和五角枫茎叶的挥发物组分, 采用自然沉降法测定了植物挥发物对空气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乙酸- 3 - 己烯酯和乙酸庚酯的含量在皂荚和五角枫中分别为最高的, 癸醛、苯甲醛、trans - 2- 己烯醛、壬醛、1 - 辛醇、正戊醇、3 - 己烯醇为二者共有的组分; 微生物试验表明皂荚和五角枫林地微
      生物含量明显低于空旷地。乙酸- 3 - 己烯酯、乙酸庚酯、壬醛、己醛、trans - 2 - 己烯醛、1 - 辛醇、正戊
      醇、3 - 己烯醇8种单体对细菌和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乙酸- 3 - 己烯酯的抑菌能力大于乙酸庚酯,
      因而揭示了皂荚和五角枫林带细菌和真菌少的原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硅对盐胁迫下库拉索芦荟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 徐呈祥;;刘友良;马艳萍
    • 园艺学报. 2007, 34(4): 979-984.
    • 摘要 ( 1767 ) HTML ( 1249 ) PDF (745KB) ( 1249 )   
    • 以7叶龄幼苗为试材, 研究了可溶性硅( Si) 对盐(NaCl) 胁迫下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 )
      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处理时间延长, 芦荟对NaCl (100 mmol/L) 胁迫
      的响应愈加明显, 胁迫30 d的伤害明显重于10 d, 但NaCl胁迫下加Si (2.0 mmol/L) 与不加Si相比, 叶
      绿素(Chl1) 总含量下降幅度小, Chl1a含量显著提高, 叶绿素初始荧光( Fo) 值的上升与可变荧光( Fv)
      值的下降受到抑制, 光系统Ⅱ ( PSⅡ) 潜在活性( Fv/Fo) 显著增强, 同时, 加Si有利于保持盐胁迫下芦
      荟叶绿体的形态, 保护类囊体的超微结构, 说明施Si缓解盐胁迫对光合细胞器的伤害, 可改善盐胁迫下芦
      荟的光合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郑亚东;郭余龙;陈 旭;李艳冬;欧建龙;李名扬
    • 园艺学报. 2007, 34(4): 985-990.
    • 摘要 ( 1848 ) HTML ( 1336 ) PDF (519KB) ( 1336 )   
    •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GhMADS3基因转入矮牵牛。对14株转基因植株进行分析鉴定, GUS染
      色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表达, PCR检测显示GhMADS3整合到矮牵牛的基因组中, RT-PCR分析表
      GhMADS3在转基因植株中表达。转基因植株花器官普遍较野生型小, 花萼膨大、顶尖向内弯翘, 花冠深
      裂且边缘伴有不规则褶皱, 柱头裸露在外, 花器官颜色较野生型变淡甚至完全白化。测定花瓣、花萼中花
      色素苷和花萼中叶绿素含量, 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均较对照偏低。说明GhMADS3的导入使得矮牵牛花形、
      花色发生改变。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乐昌含笑组织培养过程中根的诱导
    • 吴月燕;刘秀莲;汪财生
    • 园艺学报. 2007, 34(4): 991-994.
    • 摘要 ( 1639 ) HTML ( 1216 ) PDF (232KB) ( 1216 )   
    • 以乐昌含笑为材料, 采用6 - 苄氨基嘌呤(6-BA) 、萘乙酸(NAA) 、吲哚丁酸( IBA) 三因
      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对组织培养过程中根的诱导进行了3种生长调节剂不同配比的对比试验。结果
      表明: 在23个组合中, 较低6-BA、NAA和IBA的浓度能促进乐昌含笑根的诱导和生长; 外植体在1/2MS
      + 6-BA 0.40 mg·L-1 + IBA 0.60 mg·L-1 +NAA 0.80 mg·L-1培养基上出根率和生根数分别达到50%和
      1.5条以上, 高于其它处理, 而且根系生长良好。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简报

    • 不同叶龄苹果叶片抗坏血酸含量与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比较
    • 马春花;马锋旺;;李明军;韩明玉;束怀瑞;
    • 园艺学报. 2007, 34(4): 995-998.
    • 摘要 ( 1705 ) HTML ( 1850 ) PDF (348KB) ( 1850 )   
    • 以‘嘎拉’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 ‘Gala’) 叶片为试材, 研究了幼叶、展开叶、成熟
      叶、衰老叶4个不同时期叶片的抗坏血酸(AsA) 含量、合成和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
      果表明, 不同叶龄苹果叶片总抗坏血酸和AsA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均在成熟期最高, 衰老期开始下降,
      AsA关键合成酶GalLDH 活性表现出相应的变化。同时, 有助于AsA 再生的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DHAR)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 、谷胱甘肽还原酶(GR) 活性均在叶片衰老期最低, 并伴有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活性的下降和H2O2的大量积累, 使抗坏血酸氧化程度在衰老期也达到最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苹果MxIrt1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 王 忆;戚金亮;许雪峰;李天忠;孔 瑾;韩振海
    • 园艺学报. 2007, 34(4): 999-1002.
    • 摘要 ( 1543 ) HTML ( 1388 ) PDF (409KB) ( 1388 )   
    • 根据植物IRT(Iron Regulated Transporter)家族的功能保守区设计引物,通过RACE法从缺铁胁迫处理的小金海棠根系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了Fe2+转运蛋白基因cDNA全长,将其命名为MxIrt1(Malus xiaojinensis Iron regulated transporter 1)。将MxIrt1 cDNA片段与pET30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Irt,转化大肠杆菌BL21。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以30℃、0.5mmol·L-1 IPTG诱导该基因表达效果最好,诱导产物为一个40kD的蛋白。为进一步纯化和鉴定目的蛋白提供了试验基础。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苹果α-法尼烯合酶基因组结构和序列的多态性分析
    • 苑克俊;刘庆忠;李 勃;张力思
    • 园艺学报. 2007, 34(4): 1003-1006.
    • 摘要 ( 1581 ) HTML ( 1264 ) PDF (328KB) ( 1264 )   
    • 通过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拼接序列, 以及与GenBank中的cDNA序列(登录号
      AY182241) 进行比对, 获得α - 法尼烯合酶基因(AFS ) 的基因组序列和内含子/外显子结构。获得的AFS
      基因序列已在GenBank注册(登录号DQ901739) , 它有6个内含子和7个外显子, 编码一个大小为576个
      氨基酸的蛋白质。间隔外显子的6个内含子相位分别是0、1、2、2、0、0, 其大小分别是108、113、>
      1 000、125、220和88 bp, 7个外显子的推导氨基酸序列大小分别是57、89、127、73、48、83和99。编码
      的蛋白质中有3个序列模式(motif) , RR (X8) W 模式的编码基因序列在基因5′端的外显子1上, RxR 模
      式和DDxxD 模式的编码基因序列在外显子4上。将获得的AFS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cDNA序列(登录
      号AY523409) 进行比对, 结果发现两序列间有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 其中4个引起氨基酸突变。有意义的
      是, 1个氨基酸突变(291R→G) 发生在RxR模式上, 此氨基酸突变以及其它突变是否与苹果α - 法尼烯
      合成能力和虎皮病发生能力有关, 值得进一步探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秋子梨的果皮结构与果实的耐贮性
    • 刘剑锋;李国怀;彭抒昂;程云清
    • 园艺学报. 2007, 34(4): 1007-1010.
    • 摘要 ( 1711 ) HTML ( 1265 ) PDF (550KB) ( 1265 )   
    • 以贮藏性较好的花盖梨和贮藏性较差的尖把酸梨为试材, 研究其果皮表面结构和细胞壁组分
      变化与果实耐贮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花盖梨果皮存在大量细小裂纹; 尖把酸梨果皮存在大量瘤状
      物, 裂纹少但有大量破损面, 破损面处胞间连接已完全破坏并出现空洞。(2) 尖把酸梨腐烂率极高, 果实
      硬度下降快, 乙烯释放高峰时间早且峰值高, 细胞壁中纤维素含量低且下降速度快, 原果胶含量低而水解
      速度快, 果实品质的劣变较快。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NaCl胁迫对番茄嫁接苗根系多胺含量的影响
    • 张古文;朱月林;杨立飞;刘正鲁;胡春梅
    • 园艺学报. 2007, 34(4): 1011-1014.
    • 摘要 ( 1508 ) HTML ( 1094 ) PDF (212KB) ( 1094 )   

    • 以耐盐番茄品种‘影武者’为砧木, ‘宝大903’为接穗, 研究了100 mmol·L-1NaCl胁迫
      10 d条件下, 嫁接苗与自根苗生长和根系不同形态(游离态、结合态和束缚态) 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
      明: 嫁接苗的生物量显著高于自根苗; 在整个胁迫期内嫁接苗根系3种形态的腐胺和精胺含量呈上升趋势,
      3种形态的亚精胺含量呈下降趋势; 自根苗根系游离态和结合态精胺含量在胁迫第6天达到峰值后下降;
      束缚态精胺含量变化不明显, 3种形态的腐胺、亚精胺含量在整个胁迫期内呈下降趋势。以上结果表明,
      腐胺和精胺在番茄嫁接苗根系耐盐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不同抗性番茄品系接种晚疫病菌后超微结构的变化
    • 李从顺;金兆辉;朱海山
    • 园艺学报. 2007, 34(4): 1015-1018.
    • 摘要 ( 1433 ) HTML ( 1144 ) PDF (482KB) ( 1144 )   
    • 对不同抗性的番茄品系(自交系5号、CLN2037E及杂交一代) 人工接种晚疫病菌后, 观察
      叶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1) 接菌前, 自交系5号的线粒体比CLN2037E和F1多。(2) 接菌42 h,
      3个品系都出现质壁分离; 自交系5号和F1的线粒体增加, 同时出现过氧化物酶体; 自交系5号叶绿体被
      破坏。(3) 接菌54 h, CLN2037E线粒体增加, 出现过氧化物酶体; F1有部分叶绿体破坏。(4) 接菌72 h,
      3个品系都出现细胞壁折叠, 自交系5号的叶绿体只存在零散的基质、基粒片层, 少数线粒体膜破坏和空
      泡化; F1的多数叶绿体还存在基本形状; CLN2037E只有少数的叶绿体膜破坏。结论: 接种病菌后, 抗性
      品系(CLN2037E) 比感病品系(自交系5号) 叶绿体被破坏程度轻, 线粒体增加和过氧化物酶体出现时
      间晚, 细胞壁折叠很明显。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羽衣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及应用
    • 冯 辉;姜凤英;冯建云;王超楠
    • 园艺学报. 2007, 34(4): 1019-1022.
    • 摘要 ( 1916 ) HTML ( 1287 ) PDF (400KB) ( 1287 )   
    • 以10个羽衣甘蓝杂交种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胚状体发生和小孢子胚成苗的影响因素,以及小孢子植株倍性鉴定和单倍体加倍方法。结果表明,盛花期为最佳取样时期;培养基中13%的蔗糖较为适宜;继代培养以MS+6-BA 2 mg·L-1+NAA 0.1 mg·L-1为宜,平均增殖系数为5.06;小孢子再生植株成活率74.6%;小孢子植株自然加倍率为23.33%~37.50%;单倍体试管苗的加倍处理以秋水仙素浓度70 mg·L-1,处理时间9~11d为宜,加倍率达54.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土壤中分泌嗜铁素细菌的筛选及影响其分泌因素的研究
    • 梁建根;竺利红;吴吉安;李孝辉;桑金隆;姚杭丽;施跃峰
    • 园艺学报. 2007, 34(4): 1023-1028.
    • 摘要 ( 2432 ) HTML ( 1576 ) PDF (236KB) ( 1576 )   
    • 对土壤中分泌嗜铁素的细菌进行了筛选并初步研究了影响其分泌的因素。结果表明,采用经典的铬奥醇CAS(chrome azurol S)选择性培养基法,并结合培养液在紫外灯下有无黄绿色的荧光产生法,这两种筛选方法的结果是相吻合的。从嗜铁素产生光吸收峰的数量与强度可以断定,不同的pH值会产生不同分子结构的嗜铁素,pH8.3最适合试验菌HZX-25产生嗜铁素。SM是最适合富产嗜铁素的培养基。C/N比10∶1最适合菌株HZX-25分泌嗜铁素。不同外源氨基酸对嗜铁素产生有着不同作用。嗜铁素上清液都显著地抑制了5种植物病原菌的菌丝生长(P=0.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两种观赏草的自然失水胁迫初步研究
    • 张 智;夏宜平;徐伟韦
    • 园艺学报. 2007, 34(4): 1029-1032.
    • 摘要 ( 1988 ) HTML ( 1440 ) PDF (314KB) ( 1440 )   
    • 选用斑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Zebrinus’) 、灯心草( Juncus effusus) 两种观赏草进行为期
      15 d的自然失水胁迫处理。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初期, 两种观赏草的枯叶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电解质外
      渗率增加不显著, 但自第10天至第15天, 两种观赏草的枯叶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剧增。
      相关分析表明, 干旱胁迫条件下两种观赏草的枯叶率与生理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评价两种观赏草
      的耐旱性为: 灯心草>斑叶芒。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遮光处理对扶芳藤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郭宝林;杨俊霞;鲁韧强;吴 琰;郭 婧;李欣悦
    • 园艺学报. 2007, 34(4): 1033-1036.
    • 摘要 ( 1546 ) HTML ( 1397 ) PDF (289KB) ( 1397 )   
    • 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0、30%、60%、80%)对红脉扶芳藤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光下,扶芳藤光饱和点(606.4 μmol·m-2·s-1)和光补偿点(32.6 μmol·m-2·s-1)均较低,属耐荫植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一天内Pn总值低于遮光处理,枝叶生长较慢;遮光处理,Pn呈单峰曲线,且高于全光处理;遮光30%60%下,光合作用较强,蒸腾旺盛,枝叶生长加快,叶片组织结构正常,叶片变薄,比叶质量下降,叶绿素总量增加,叶色浓绿,观赏价值增强,表明一定程度的遮光有利于扶芳藤生长发育。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菊花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 韩 洁;胡 楠;李玉阁;尚富德
    • 园艺学报. 2007, 34(4): 1041-1046.
    • 摘要 ( 1867 ) HTML ( 1327 ) PDF (596KB) ( 1327 )   
    • 以AFLP—银染分子标记技术, 对45个菊花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选用10
      个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E + 3 /M + 3引物组合分别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共获得486条清
      晰可辨的条带, 其中多态性带451条, 平均每个引物组合可检测出4511个多态性位点, 多态性位点百分率
      高达92.80% , 这表明供试品种资源在DNA水平上酶切位点的分布存在广泛的变异。应用DPS软件计算供
      试品种遗传距离界于0.36000~0.86237之间, 平均为0.611185; UPGMA分析将45份资源分成6个类群,
      从相异性系数分析了各品种资源间的亲缘关系。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问题与讨论

    • 马先蒿引种栽培问题的探讨
    • 李爱荣;管开云
    • 园艺学报. 2007, 34(4): 1050-1054.
    • 摘要 ( 1466 ) HTML ( 1317 ) PDF (303KB) ( 1317 )   
    • 马先蒿属植物作为一系列重要生物学问题的经典研究材料和颇具开发潜力的野生花卉资源,
      颇受生物学家和园艺学家的关注。然而其栽培问题至今未能解决, 致使其开发利用受到限制。多数生物学
      家将马先蒿栽培困难的原因归咎于其半寄生特性, 长期以来专注于探寻合适的寄主植物。作者在查阅文献
      时发现, 具半寄生特性的马先蒿在有伴生植物的栽培条件下成苗率仍然很低。由此推断可能存在其它更为
      重要的限制因子。本文在结合文献信息和本课题组考察结果的基础上, 指出了菌根真菌和其它生态因子在
      马先蒿引种栽培中的重要地位, 提出了打破传统理论的束缚而结合具体情况全面考察的观点。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关于梅花Prunus mume的品种分类体系
    • 陈俊愉;陈瑞丹
    • 园艺学报. 2007, 34(4): 1055-1058.
    • 摘要 ( 1784 ) HTML ( 1643 ) PDF (305KB) ( 1643 )   
    • 探讨了在编著《中国梅花品种图志·中英双语增订版》时, 为解决与国际接轨而遇到的先决
      问题。经钻研《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第7版) 后, 在梅种之下将品种分为3个品种群, 即: ①真梅
      品种群True Mume Group, ②杏梅品种群Apricot Mei Group, ③樱李梅品种群Blireiana Group。品种群以下,
      则不再分类、型等级别。而将二元分类法的内涵, 融入品种名称之中。不同意樱李梅用独立的杂种学名
      Prunus ×blireiana, 也不同意把杏梅提升为独立的种名Prunus ×bungo。樱李梅和杏梅还都应列在梅种之下,
      因三者之内果皮表面均具蜂窝状点穴——此乃梅、杏、李鉴别分类中的最关键性状, 必须首先考虑, 不能
      与其他性状等量齐观。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技术与方法

    • 马铃薯总RNA提取和鉴定方法的改进
    • 白云凤;郭志华;白冬梅;王小琦;张维锋
    • 园艺学报. 2007, 34(4): 1059-1062.
    • 摘要 ( 1516 ) HTML ( 1511 ) PDF (303KB) ( 1511 )   
    • 对植物总RNA的提取和鉴定方法作了改进。以马铃薯叶片和茎为材料,分别用常规苯酚法和改进法提取总RNA,通过甲醛变性胶和非变性胶及紫外光谱分析,表明用改进法提取的总RNA与常规苯酚法无明显差异,RNA完整性良好,可以用普通琼脂糖凝胶代替甲醛变性胶电泳分析RNA的完整性。RT-PCR结果表明,以改进法提取的总RNA可以用于分子克隆和基因表达分析等分子生物学实验。利用改进法提取植物总RNA,能降低成本,节约时间,也避免了使用DEPC和甲醛等试剂。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品种

    • 秋早熟甘蓝新品种‘惠丰4号’
    • 武永慧;李建生;王翠仙
    • 园艺学报. 2007, 34(4): 1066-1066.
    • 摘要 ( 1410 ) HTML ( 983 ) PDF (417KB) ( 983 )   
    • ‘惠丰4号’是由自交不亲和系9203-4-3-11 ×9110-1-1杂交而成的秋甘蓝一代杂种。早熟, 从
      定植到商品成熟65 d。生长势较强, 外叶浅灰绿色, 蜡粉中等。结球紧实, 叶球近圆球形, 脆嫩, 风味品
      质好。单球质量1.34 kg, 产量61.52~65.33 t/hm2。耐热性、抗病性较强。适合华北地区以及湖北、浙
      江、云南、陕西等地秋早熟种植。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辣椒新品种‘冀星7号’
    • 申书兴;李青云;陈雪平;罗双霞
    • 园艺学报. 2007, 34(4): 1067-1067.
    • 摘要 ( 1428 ) HTML ( 1129 ) PDF (416KB) ( 1129 )   
    • ‘冀星7号’是鲜食牛角形辣椒一代杂种, 适合在北方辣椒产区栽培。植株长势强, 抗病性
      强, 在较低和较高温度下结果性均好, 连续坐果能力强, 单株载果20~30个。果实牛角形, 长17~23 cm,
      粗315~415 cm, 肉厚0137 cm, 单果质量50~70 g; 果实浅绿色, 顺直有光泽, 微辣。产量可达75 t/hm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