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34卷, 第5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果树

    • 葡萄幼苗在温度逆境交叉适应过程中活性氧及抗氧化酶的变化
    • 张俊环;黄卫东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073-1080.
    • 摘要 ( 1900 ) HTML ( 1340 ) PDF (965KB) ( 1340 )   
    • 为探讨葡萄幼苗对温度逆境产生交叉适应性的抗氧化机制, 以年生‘ 京秀’ 葡萄
      沉诉‘ ’ 幼苗为试材, 分析了交叉适应性诱导过程中叶片细胞二和等活性氧分子, 膜
      脂过氧化以及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活性的适应
      性变化。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和℃高温胁迫进程中, 幼苗叶片细胞膜系统受到严重伤害, 表现为
      、和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 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 活性氧增加。经
      过高温锻炼的幼苗, 在低温胁迫期间抗氧化酶活性增强, 仇产生速率和含量先上升后下降, 含
      量和膜透性也比对照有明显降低且相对稳定经过低温锻炼的幼苗, 在高温胁迫期间, 上述各项指标的变
      化规律与高温锻炼幼苗在低温胁迫期间的变化趋势相似。因此认为, 高温锻炼诱导的葡萄幼苗的抗冷性和
      低温锻炼诱导的耐热性有着相似的抗氧化保护机制。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部分根区干旱对不同砧木嫁接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
    • 碁伟;翟衡;厉恩茂;谭皓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081-1086.
    • 摘要 ( 1926 ) HTML ( 1045 ) PDF (714KB) ( 1045 )   
    • 利用自制木箱研究了1/2分区灌溉对嫁接在3309C、420A和110R砧木上的葡萄品种玛瓦斯亚(Vitis vinifera‘Malvasia’)的光合作用、光合色素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区灌溉使嫁接植株的Chl.a、Chl.b和Car.含量降低,但交替灌溉的降幅较小,固定灌溉的降幅则较大,砧木间差异也较大;交替灌溉显著降低了Tr和Gs,但Pn降幅较小,因此单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固定灌溉使3种砧木植株的Pn、Tr和Gs都显著降低,其中以M/330℃降幅较大,M/110R较小。3种组合在正常灌溉和交替灌溉条件下荧光参数有所下降,但彼此差异不显著,而固定灌溉使Fv/Fo、Fv/Fm和φPSⅡ显著降低,其中M/3309C分别下降了32.1%、13.5%和25.7%,M/420A分别下降了26.4%、12.3%和23.7%,M/110R分别下降了19.5%、5.9%和15.4%,砧木间差异显著。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旱基因的分子标记及遗传分析
    • 杨亚州;王跃进;张剑侠;张朝红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087-1092.
    • 摘要 ( 1646 ) HTML ( 1197 ) PDF (632KB) ( 1197 )   
    • 以葡萄属种间杂交组合燕山葡萄×河岸葡萄的F_1代群体为试材,采用BSA法构建抗旱植株DNA混合样,从300个随机引物中初步筛选出7个可以扩增出多态性DNA的随机引物,用于对供试材料扩增分析,获得了与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旱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S226-1100、S271-550、S1165-1500、S264- 1300、S195-1000、S1345-1400和S513-1700。并将7个RAPD标记在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欧洲葡萄、美洲种的冬葡萄和沙地葡萄等18个株系或品种中做了进一步分析。对与目标性状连锁较紧密的RAPD标记S226- 1100进行了克隆测序,转化成专一性的SCAR标记DR-760。经JoinMap 3.0软件分析表明,RAPD标记S226-1100、S271-550、S1165-1500与目标基因位点处于同一个连锁群上,其中以S226-1100与目标基因位点距离较近,为21.8cM。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玫瑰香葡萄生长期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 李杨听;张元湖;田淑芬;李玲玲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093-1097.
    • 摘要 ( 1959 ) HTML ( 2389 ) PDF (245KB) ( 2389 )   
    • 以玫瑰香(Muscat Hamburg)葡萄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生长发育期酚类物质含量和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对酚类物质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茎、卷须的总酚,类黄酮和原花色素含量随果实的发育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果实快速生长期达到最低点,之后有所增加。叶片酚类物质含量最高,茎中含量最低。果皮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叶、茎、卷须中相同,在果实成熟期达最低点。果肉中酚类物质含量极低,且在整个生长期内无明显变化。各器官的抗氧化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呈正相关。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寄主凤凰柚对柑橘衰退病病毒甜橙分离株构成的影响
    • 王志刚;周常勇;周 彦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098-1102.
    • 摘要 ( 1647 ) HTML ( 1089 ) PDF (388KB) ( 1089 )   
    • 为研究不同柑橘类型对柑橘衰退病病毒构成的影响,将9个保存在新会橙上的引起甜橙茎陷点症状的柑橘衰退病毒强毒分离株嫁接接种到凤凰柚后,比较了接种前后p25基因的HinfⅠRFLP 和SSCP变化情况。分离株 CT90与CT20接种前后的RFLP组群没有发生变化;RFLP组群发生变化的分离株中有6个由混合组群变为单一组群。此外,除分离株CT90接种前后的SSCP谱带保持不变外,其余8个分离株从新会橙接种到凤凰柚后,SSCP谱带数均呈减少趋势。试验结果倾向于表明某些能在甜橙上增殖的CTV株系在凤凰柚上的增殖受到了抑制。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纽荷尔脐橙果实发育期叶片不同形态硼含量与缺硼的关系
    • 盛 鸥;严 翔;彭抒昂;邓秀新;方贻文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103-1110.
    • 摘要 ( 1622 ) HTML ( 1333 ) PDF (517KB) ( 1333 )   
    • 以‘纽荷尔’脐橙为材料,连续两年研究了缺硼和正常(对照)叶片总硼和不同形态硼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在果实膨大期(花后120~160 d),越冬老叶和春梢新叶的总硼含量均有一个显著下降的过程,且大部分时间里缺硼处理的比对照硼含量低;2)缺硼树越冬老叶的自由态硼和半束缚态硼含量在果实膨大期很低,对照较高;缺硼树越冬老叶在花后120~160 d束缚态硼含量较低,相对含量较高;3)缺硼和对照树春梢新叶的自由态硼和半束缚态硼含量比越冬老叶高,束缚态硼含量较越冬老叶低;缺硼树叶片的3种形态硼含量在花后140~160 d显著低于对照,且束缚态硼相对含量较高。就‘纽荷尔’脐橙叶片不同形态硼的动态与缺硼的生理机制进行了讨论。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叶面喷施硼酸对苹果果实硼和钙含量的影响
    • 魏宗梅;许雪峰;李天忠;王 忆;孔 瑾;韩振海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111-1116.
    • 摘要 ( 1841 ) HTML ( 918 ) PDF (585KB) ( 918 )   
    •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叶面喷施硼酸,研究硼对果实硼和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叶面喷硼对果实吸收硼的短期效果来看,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叶面喷施硼酸均促进果实对硼、钙的吸收,并且处理的效果顺序是: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在果实采收时硼含量为: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幼果期。不同时期叶面喷施硼酸均提高了果肉细胞中水溶态硼、半束缚态硼和束缚态硼的绝对含量,从3种形态硼所占的比例来看,随着果实不断发育,水溶态硼和半束缚态硼比例升高,而束缚态硼比例下降。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施用农药福美胂对苹果果园砷污染的研究
    • 赵政阳;张翠花;梁〓俊;刘子龙;高 华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117-1122.
    • 摘要 ( 2336 ) HTML ( 1203 ) PDF (531KB) ( 1203 )   
    • 重金属元素砷是果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控制对象之一。为了解苹果生产过程中砷元素的残留污染情况,为其污染控制提供依据,对连续使用福美胂农药5年的苹果园的果实、叶片、枝干、根系及土壤中的砷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果树喷施或主干涂抹福美胂均不同程度提高了树体各部位和果园土壤中的砷元素含量,其中叶片、主枝皮部、主干皮部和浅层主根(0~40 cm)中的砷含量较高,果实中砷含量也有所增加。喷施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和主枝中的砷含量,使表层土壤(0~20 cm)砷含量也明显提高;涂抹处理显著提高了主干和主枝皮部的砷含量,果实中的砷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涂抹处理的树体砷总累积量高于喷施处理,且地上部分砷总累积量均高于地下部分;各器官中,浅层主根是砷残留累积的主要部位。使用福美胂对苹果园的砷污染表现出持效期长、范围广的特点。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陕西苹果主产区果实农药残留水平及其评价
    • 梁 俊;赵政阳;樊明涛;郭碧云;袁景军;王雷存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123-1128.
    • 摘要 ( 1757 ) HTML ( 1392 ) PDF (469KB) ( 1392 )   
    • 2003~2005年连续3年对陕西20个苹果基地县的农药残留状况采用GC和HPLC方法进行了监测,并以国家规定的苹果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陕西苹果的农药检出率为48.6%,样品农药检出率为93.6%。检出率2%以上的农药依次为多菌灵(89.5%)、甲氰菊酯(18.7%)、六六六(16.7%)、氯氰菊酯(15.7%)、氰戊菊酯(13.4%)、乐果(11.5%)、溴氰菊酯(11.2%)、滴滴涕(9.0%)、三氟氯氰菊酯(6.7%)、百菌清(5.8%)、异菌脲(5.3%)、毒死蜱(3.8%)、敌敌畏(2.3%)、氟氯氰菊酯(2.2%)和克菌丹(2.1%)。超标的农药有多菌灵(9.50%)、敌敌畏(1.54%)、辛硫磷(0.77%)和氰戊菊酯(0.75%);经单项农药污染指数、污染指数≥0.5的样品比率、检出率、超标率的综合评价发现,陕西苹果主要污染农药为杀菌剂中的多菌灵,拟除虫菊酯类的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和有机磷农药中的敌敌畏。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金冠苹果成熟胚离体诱导四倍体的研究
    • 李林光;何 平;欧春青;李慧峰;张志宏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129-1134.
    • 摘要 ( 1717 ) HTML ( 1162 ) PDF (646KB) ( 1162 )   
    • 以自然授粉的‘金冠’苹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成熟胚离体诱导四倍体技术和嵌合体分离方法。结果表明:将完整胚在0.5%秋水仙素+1%二甲基亚砜的混合溶液中暗处理48 h,然后接种在MS+TDZ 1.0 mg·L-1+IBA 0.5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的再生培养基中,变异率高达10.6%。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试管苗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增大,叶形指数趋小化,气孔密度降低,保卫细胞增大。经压片法鉴定茎尖染色体数和流式细胞仪分析DNA含量,表明多数变异植株为同质四倍体。利用叶片离体再生器官技术,从诱导获得的嵌合体植株中分离出同质突变体。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黄土丘陵区仁用杏园不宜间作沙打
    • 杜社妮;白岗栓;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135-1140.
    • 摘要 ( 1537 ) HTML ( 1233 ) PDF (552KB) ( 1233 )   
    •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对清耕和间作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6年、4年、2年仁用杏园0~500 cm土层土壤水分、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树体生长状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间作沙打旺,除了在秋季提高了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以外,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显著降低了0~500 cm土层土壤水分,且间作沙打旺年限越长,降低越显著。间作沙打旺提高了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间作年限越长效果越显著,但对100 cm土层以下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无显著影响。间作沙打旺对土壤全磷含量无显著影响。间作沙打旺显著降低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其中速效氮降低深度达500 cm土层,速效磷、速效钾达300 cm土层,且间作年限越长,降低越显著。间作沙打旺显著削弱了树体的长势,降低了坐果率和杏仁产量。间作沙打旺存在着与仁用杏争水争肥的矛盾,黄土丘陵沟壑区仁用杏园不宜间作沙打旺。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不同引物组合对中国杏品种资源S基因特异扩增效果比较
    • 张立杰;陈学森;陈晓流;冯建荣;刘晓丽;慈志娟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141-1146.
    • 摘要 ( 1774 ) HTML ( 850 ) PDF (543KB) ( 850 )   
    • 利用已报道的5对蔷薇科李属通用引物组合对起源于我国的30个杏(Prunus armeniaca L.)品种进行了S等位基因的专一性PCR扩增(S-allelespecific PCR),并依据扩增系数和扩增成功率两个指标对扩增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不同的引物组合对参试杏品种的扩增系数和扩增成功率差异很大,其中引物组合EMPC2consFD+EMPC3consRD扩增系数和扩增成功率均为最高(66.7%和53.3%),效果最好;②引物组合EMPC2consFD+EMPC3consRD对‘华县大接杏’和‘猪皮水杏’未能扩增出任何条带,而PruC2+PruC4R和PaConsⅡF+PaConsⅡR两对组合却能对其扩增出两条带;此外,5对组合均没有对‘兰州大接杏’和‘白木杏’这两个品种扩增出任何条带,表明要对中国杏品种资源的S基因型进行全面、准确鉴定,除了采用不同的引物组合外,还需要根据中国杏的S基因序列进一步开发、设计新的专用引物;③ EM-PC2consFD+EMPC3consRD和PruC2+PruC4R两对组合对‘红丰’、‘新世纪’、‘红荷包’和‘二花槽’等4个品种的扩增结果表明,依据本试验所提出的扩增系数和扩增成功率两个指标评价不同引物组合的扩增效果是有效的。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不同时期采收的草莓果实糖含量差异的代谢机理
    • 陈俊伟;谢 鸣;蒋桂华;秦巧平;徐红霞;程建徽;吴 江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147-1150.
    • 摘要 ( 2031 ) HTML ( 1143 ) PDF (476KB) ( 1143 )   
    • 以促成栽培的‘枥乙女’草莓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月份采收的果实糖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采收的草莓果实糖含量有差异,成熟果实的总糖和蔗糖含量以2月份采收的最高,1月份次之,4月份最低;不同月份果实糖含量不同主要由蔗糖含量的差异引起。2月份果实的蔗糖磷酸合酶(SPS)、蔗糖合酶(SS)合成方向活性显著高于1月份,而转化酶活性显著低于1月份,这样有利于2月份成熟果实的蔗糖积累。4月份成熟果实的SS(合成方向)、SPS和酸性转化酶(AI)活性水平均与2月份相近,但此时果实仍不能积累蔗糖,表明4月份草莓果实不能积累蔗糖与糖代谢关系不密切。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杨桃新梢花芽分化及其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 武萍萍;周碧燕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151-1156.
    • 摘要 ( 2045 ) HTML ( 1321 ) PDF (2381KB) ( 1321 )   
    • 以6年生盆栽甜杨桃为材料,观察了新梢上各节位芽的分化情况,比较了新梢上不同节位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当第2节位开始“露红”(肉眼可辨红色的花芽)时,新梢上各节位上的芽(顶芽除外)基本上进入形态分化阶段。第3和第4节位“露红”的枝条,韧皮部和木质部可溶性糖含量比第1位和第2位“露红”的枝条高。徒长枝第1节位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都较高,第3、第5节位的含量与第1或第2节位“露红”的成花枝上相应节位的含量相当。本研究结果表明,杨桃新梢上的芽在进行形态分化的过程中,枝条仍在积累碳水化合物。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蔬菜

    • 大白菜随体染色体的附加和减少对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
    • 申书兴;侯喜林;付雅丽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157-1162.
    • 摘要 ( 1601 ) HTML ( 972 ) PDF (303KB) ( 972 )   
    • 以大白菜随体单体、三体和二倍体为试材,在自然条件下,对生殖生长期的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希尔反应活性、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日变化、Rubisco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以研究同源染色体的附加和减少对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开展染色体工程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体染色体的减少或附加对叶绿素含量有正效应,对叶绿素a/b的比值有负效应。随体染色体的减少或附加对大白菜的光合速率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效应。随体三体和二倍体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随体单体“午休”现象不明显。随体染色体的减少或附加对希尔反应和Rubisco活性均有负效应。希尔反应活性和Rubisco活性的降低是引起随体单体、三体光合速率降低的直接原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4x菜薹与4x芥蓝种间杂交获得异源四倍体及其鉴定
    • 满 红;张成合;王新娥;张广华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163-1168.
    • 摘要 ( 1564 ) HTML ( 1287 ) PDF (648KB) ( 1287 )   
    • 以四倍体菜薹(2n=4x=40)为母本与四倍体芥蓝(2n=4x=36)进行种间杂交,通过子房培养,获得了菜薹与芥蓝的异源四倍体种间杂种。研究表明,适宜菜薹与芥蓝种间杂交子房培养的培养基为Nitsch培养基,附加蔗糖70 g/L,琼脂7 g/L,维生素B1 0.5 mg/L,维生素B6 0.5mg/L,生物素0.01 mg/L,6-BA 0.5 mg/L,IAA 0.1 mg/L,pH 5.8;适宜培养的取材时间为授粉后7 d;细胞学鉴定和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该杂种的染色体数为2n=4x=38,DNA相对含量约为其二倍体亲本的2倍;该杂种的开花期,叶形、叶色、花冠大小和花色等特征介于两个亲本之间。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白菜春化相关基因BcFLC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 黄细松;李晋豫;余小林;孙保娟;曹家树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169-1176.
    • 摘要 ( 1617 ) HTML ( 1026 ) PDF (1996KB) ( 1026 )   
    • 运用同源基因克隆法从‘上海青’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var. ommunis ‘Shanghai Qing’)和‘四九’菜薹(var. parachinensis‘Sijiu’)叶片中分离到FLC的同源基因BcFLC的编码序列、启动子以及内含子1序列;序列比对发现,二者编码的核苷酸序列几乎完全一致,而且启动子及内含子1序列也无实质性差异;对‘上海青’进行人工低温春化处理,BcFLC1基因在‘上海青’茎尖的表达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低温处理20 d时BcFLC1基因的表达已经非常弱,低温处理30 d时,表达已检测不到,花芽分化石蜡切片也表明,低温处理20 d,茎尖已开始向生殖状态过渡。BcFLC2基因在‘四九’菜薹未现蕾之前的叶片中有强表达,而现蕾之后叶片中则检测不到。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西葫芦8个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 陈凤真;何启伟;樊治成;盛 金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183-1188.
    • 摘要 ( 1807 ) HTML ( 1270 ) PDF (417KB) ( 1270 )   
    • 选用性状差异显著的3个西葫芦自交系配制两个杂交组合,对其产量、熟性和株型(株高、叶数、节间距)等农艺性状进行6个不同世代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杂种一代在产量性状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单株结果数、坐果率和第一雌花节位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且第一雌花节位以负向超显性效应为主;株高、叶数、节间距、单果质量和始花期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控制株高遗传的主要是加性效应,控制始花期的主要是加性和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控制叶数的主要是加性和显性效应;单果质量的广义遗传力较低。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西葫芦软腐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 李 林;徐作珽;李长松;齐军山;李 凡;郑继法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189-1194.
    • 摘要 ( 1913 ) HTML ( 1026 ) PDF (468KB) ( 1026 )   
    • 2004~2006年,在山东省的临淄、聊城、寿光、临沂等12个县市保护地栽培的西葫芦中发现一种严重危害茎基部的细菌性病害。从22批次55株西葫芦病株标本中,经分离纯化获得135个菌株,从中选出部分菌株按柯赫法则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均产生与田间相同症状。对病原菌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等几项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亚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甜瓜不同性别花蕾发育中激素和多胺的变化
    • 张建农;李计红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195-1200.
    • 摘要 ( 1533 ) HTML ( 1419 ) PDF (485KB) ( 1419 )   
    • 以甜瓜雌雄异花同株和雄全同株近等基因系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雌花、雄花和两性花4种内源激素和4种多胺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雌花和两性花发育初期和后期GA3含量高于雄花;多数时期雄花ZT和IAA含量高于雌花和两性花;雄花发育中、后期 ABA含量较大幅度上升,且明显高于雌花,两性花ABA含量变化趋势与雌花相近,但整体明显高于雌花;ZT/GA3比值雄花高于雌花和两性花。由此表明,较高的GA3含量,较低的ZT和IAA含量有利于雌蕊的发育,较高的ABA含量有利于雄蕊中、后期的发育。花蕾发育初期,尸胺(Cad)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雌花、两性花和雄花,随着发育的进行,雄花和两性花中Cad含量呈现较大幅度上升,而雌花始终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相对较高的Cad含量可能有利于早期雌蕊的发育,较低的Cad含量有利于雄蕊的发育,而后期则相反,高含量的Cad有利于雄蕊的成熟;高含量的Spd可能有利于早期雌蕊的发育。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甜瓜抗蔓枯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及RAPD分析
    • 周晓慧;Joseph N. Wolukau;李 英;张永兵;吴明珠;陈劲枫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201-1206.
    • 摘要 ( 1627 ) HTML ( 1101 ) PDF (403KB) ( 1101 )   
    • 采用甜瓜蔓枯病病菌孢子悬浮液对208份甜瓜种质资源进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发现86份材料表现抗病,122份材料表现感病。用RAPD标记对抗性表现最优的29份材料进行分析,14个引物共扩增出116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为8.29条。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4331和0.2855,表明这些抗源材料遗传差异较大。UPGMA聚类分析将这29份抗性种质明显划为普通型和野生型两大类,种质间还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外源硅对锈病菌胁迫下长豇豆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李国景;刘永华;吴晓花;朱祝军;汪宝根;鲁忠富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207-1212.
    • 摘要 ( 1658 ) HTML ( 1268 ) PDF (683KB) ( 1268 )   
    • 以长豇豆高抗锈病品种‘ZN016’和感病品种‘之豇282’为材料,采用基质栽培,研究了外源硅(Si)处理对锈病菌胁迫下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Si处理植株相比,外源Si能提高锈病菌胁迫下两品种幼苗叶片POD、CAT和SOD活性,降低O2-· 产生速率和H2O2、MDA含量,提高感病品种叶片中酚类物质、GSH及AsA含量。在无病原菌侵入时,Si对上述参数影响不一。Si可显著降低感病品种的锈病病情指数,相对防效达31.7%,表明外源Si可通过提高锈菌胁迫下植株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ROS水平,提高幼苗对锈病的抗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以马铃薯ND2 mRNA为内对照双重RTPCR法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 马 恢;谢晓亮;尹 江;温春秀;吴志明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213-1216.
    • 摘要 ( 1684 ) HTML ( 1062 ) PDF (404KB) ( 1062 )   
    • 根据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进行PSTVd检测研究。为避免由于提取的RNA降解或者RT-PCR反应质量不高所造成的假阴性问题,在检测过程中引入马铃薯线粒体NADH脱氢酶ND2亚基基因mRNA为内对照,该内对照的一个引物跨越了该基因内含子区域,只对剪接后的mRNA进行特异扩增而不扩增其本身DNA。利用内对照引物和PSTVd特异引物进行双重RT-PCR检测,分别扩增出190 bp的内对照基因特异片段和360 bp的PSTVd特异条带,与预期引物设计大小一致。引入的内对照可以较好地监控PSTVd的RT-PCR检测过程。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植物

    • 水分胁迫对云锦杜鹃抗氧化系统和脂类过氧化的影响
    • 柯世省;杨敏文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217-1222.
    • 摘要 ( 1656 ) HTML ( 1345 ) PDF (351KB) ( 1345 )   
    • 以盆栽年生云锦杜鹃苗木为材料, 分别设对照、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个处理,
      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云锦杜鹃叶片脂类过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和轻度胁迫相比,
      中度和重度胁迫导致了活性氧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
      谷胧甘肤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而抗坏血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抗
      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在中度水分胁迫下上升, 重度水分胁迫下下降。过度水分胁迫导致脂类过氧化严
      重, 对云锦杜鹃生长造成一定的伤害。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牡丹和芍药雄蕊筒状花瓣的形态解剖特征及形成
    • 陈学林;陆毛珍;崔治家;廉永善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223-1226.
    • 摘要 ( 2420 ) HTML ( 1677 ) PDF (715KB) ( 1677 )   
    • 对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紫斑牡丹(P.rockii)、大花黄牡丹(P.ludlowii)、四川牡丹(P.decomposita)、杨山牡丹(P.ostii)、卵叶牡丹(P.qiui)、滇牡丹(P.delavayi)和芍药(P.lactiflora)等8个分类群中雄蕊瓣化瓣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仅出现在牡丹、紫斑牡丹和芍药花中的雄蕊筒状花瓣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在牡丹和紫斑牡丹中雄蕊筒状花瓣出现的频率低,且形态单一;而在芍药中其出现频率较高,且形态多样。(2)在解剖结构方面,雄蕊筒状花瓣从基部到顶部存在一系列的转化,与牡丹和紫斑牡丹相比,芍药中筒状花瓣的解剖结构更具多样性。(3)维管束边缘分生组织的不断分化和维管束数量的不断增多,在雄蕊原基转向雄蕊筒状花瓣的发育中起到关键作用。(4)雄蕊筒状花瓣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原基分化、转化发育、筒状花瓣形成和筒状花瓣成熟4个阶段。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苹果属部分观赏品种与中国野生种的亲缘关系
    • 张 宁;沈红香;高遐虹;姚允聪;王 洋;冯永庆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227-1234.
    • 摘要 ( 1759 ) HTML ( 1431 ) PDF (1028KB) ( 1431 )   
    •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47种苹果属植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其中24个为国外引进的观赏海棠品种。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0对分辨率强的引物共扩增出589条带,其中多态性带534条,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0.66%。观赏海棠品种在DNA分子水平上表现出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Jaccard系数对AFLP扩增结果进行UPGMA (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聚类,以相似系数0.60为标准,将供试材料分为8组,以相似系数0.59为标准,将观赏海棠品种分为4组。分析认为,供试的24个观赏海棠品种中有22个品种与我国原产的苹果属植物亲缘关系较近。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切花菊14个品种的核形态学研究
    • 李 畅;陈发棣;赵宏波;房伟民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235-1242.
    • 摘要 ( 1838 ) HTML ( 1264 ) PDF (1611KB) ( 1264 )   
    •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不同花序类型、不同花色的14个切花菊品种进行了核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1)间期核均为复杂染色中心型,前期染色体属于中间型。(2)体细胞染色体在品种内和品种间均呈现多数目性,染色体数变动范围在48~56之间,以54条为主。(3)核型呈现多样性,由中部、近中部和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神马’、‘小红娘’、‘九月黄’和‘小菊双色’有1或2条随体染色体;染色体相对长度为2.04%~5.26%;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2.39%~67.32%;‘长紫’、‘意大利红’、‘小红娘’和‘阿里格斯’核型类型为“2B”,其它品种为“2A”型。(4)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除‘清露’外均正常。基于观察结果分析了切花菊核型多样性及进化趋势。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85个大菊品种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 缪恒彬;陈发棣;赵宏波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243-1248.
    • 摘要 ( 1730 ) HTML ( 1564 ) PDF (744KB) ( 1564 )   
    • 采用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对大菊85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77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22条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60条清晰可辨谱带,其中多态性带148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5%,多态性较高。POPGENE软件计算结果表明,85个大菊品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013,平均Nei's 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485,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5162;应用SPSS软件计算得到各品种间的Jaccard相似系数介于0.294~0.802之间。UPGMA法将85个品种分成6个类群,聚类结果与品种瓣型相关。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l)的贮藏花粉时间与受精过程
    • 申家恒;申 业;李 伟;尚娅佳;丁建庭;李冉俐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249-1256.
    • 摘要 ( 2033 ) HTML ( 1035 ) PDF (1940KB) ( 1035 )   
    • 利用花粉低温冷藏技术与常规石蜡制片技术研究了大花君子兰的贮藏花粉寿命以及受精过程,为其杂交育种提供基础资料。结果如下:新鲜花粉结籽率为35%;-21℃贮藏70 d的花粉结籽率为22%;贮藏140 d的花粉结籽率为4%;贮藏180 d的花粉结籽率为0。两个精细胞具有二型性。成熟胚囊里次生核位于反足细胞端。胚珠发育不同步,胚珠没有受精与胚珠败育成为结籽率低的内部原因。君子兰受精过程经历时间为:人工异花授粉2 h左右花粉萌发;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26 h左右;花粉管在子房腔内生长12 h左右;授粉后42~50 h雌雄性细胞融合;授粉后44~46 h初生胚乳核分裂;授粉后的第6~7 d,合子进行分裂,合子休眠期为4~5 d。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蝴蝶兰若干品种(系)的染色体数和形态分析
    • 庄东红;曲 莹;许大熊;李 军;陈志玲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257-1262.
    • 摘要 ( 1651 ) HTML ( 286 ) PDF (0KB) ( 286 )   
    • 采用酶解去壁法,对蝴蝶兰属(Phalaenopsis )38个品种(系)进行了染色体观察计数和形态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蝴蝶兰的5个品种中有3个四倍体(2n=4x=76),2个三倍体(2n=3x=57);20个外引品系中有14个四倍体,1个三倍体和5个非整倍体;13个自育品系包括10个四倍体和3个非整倍体。均未见二倍体。不同品种(系)的染色体长度和形态相差较大,存在核型多样性;有21个品种(系)的染色体组全部由小染色体(长度2.5 μm左右)组成,17个品种或品系除了含小染色体外还含有大染色体(长度为5~9.5 μm),染色体大小组成与花色有一定相关性。本文对不同蝴蝶兰品种(系)的染色体倍性、染色体形态及其育性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5种报春花属植物材料的核型研究
    • 张晓曼;张启翔;孙晓光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263-1266.
    • 摘要 ( 1503 ) HTML ( 1317 ) PDF (447KB) ( 1317 )   
    • 观察分析了5种报春花属(Primula)植物的染色体数及核型。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及核型分别为:小报春(P. forbesii),2n=2x=18m;偏花报春(P. secundiflora Franch),2n=2x=20m+2sm;藏报春(P. sinensis),2n=2x=20m+2M;胭脂花(P. maximowiczii),2n=2x=22m;齿叶灯台报春(P. serratifolia),2n=2x=22m。其中小报春、藏报春、胭脂花和齿叶灯台报春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风信子再生花芽中胚珠特征基因homads1的表达
    • 宿红艳;王 磊;葛宜和;张玉香;李兴国;张宪省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267-1272.
    • 摘要 ( 1733 ) HTML ( 1066 ) PDF (650KB) ( 1066 )   
    • 以风信子花被片为外植体,通过控制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6-BA和2,4-D浓度诱导再生胚珠的分化。细胞学观察显示,离体条件下胚珠的发育过程与自然状态下基本一致。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分析风信子胚珠特征基因homads1在再生胚珠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在胚珠形态发生之前,homads1 mRNA就已在心皮状结构边缘的某些细胞中积累,之后集中在由此处产生的胚珠原基和幼嫩的胚珠中,表明homads1 mRNA在启动再生胚珠的分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分别提取不同发育时期再生花芽的总RNA,以homads1的特异序列设计引物,进行RT-PCR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6-BA和2,4-D浓度后5 d的再生花芽中即检测到了homads1 mRNA的积累,而在高浓度6-BA和2,4-D条件下持续培养的花芽中均未检测到该基因的转录产物,表明低浓度6-BA和2,4-D诱导homads1在再生花芽中的表达。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 施用硼、钼与PP333对细叶结缕草抗寒性的影响
    • 邵 玲;梁广坚;钟镜波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273-1278.
    • 摘要 ( 1768 ) HTML ( 1047 ) PDF (660KB) ( 1047 )   
    • 研究了硼、钼与PP333处理对暖季型细叶结缕草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P333与硼、钼施用提高了低温胁迫后细叶结缕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增强。其中,PP333+硼+钼混施的作用效果更大,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1),质膜相对透性最小,叶片的SOD、POD和APX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或硼、钼处理的,叶绿体色素降解延缓,较好地促进低温胁迫(1℃,3 d)后草坪草的恢复生长。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银杏实生树与嫁接树光合特性的比较
    • 唐 辉;王满莲;梁惠凌;韦 霄;李 锋;蒋运生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279-1282.
    • 摘要 ( 1625 ) HTML ( 1118 ) PDF (279KB) ( 1118 )   
    • 对银杏实生树与嫁接树的光合特性及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实生苗嫁接树和二次嫁接树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日光合产物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实生树,这与嫁接提早银杏结果密切相关。嫁接后光合能力的提高与其比叶面积低,单位面积氮含量高有关;但其光合氮利用效率显著低于实生树。实生树与嫁接树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双峰”型。光合速率的“午休”与强光、高温和低湿度有关,实生树“午休”的原因主要是非气孔限制,两种嫁接树主要是气孔限制。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台农1号杧’两性花及与温湿度的关系
    • 欧世金;朱建华;彭宏祥;黄台明;何全光;徐 宁;何新华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283-1286.
    • 摘要 ( 1759 ) HTML ( 1125 ) PDF (271KB) ( 1125 )   
    • 为探索温湿度条件与杧果两性花率的关系,以‘台农1号杧’品种为对象,应用生物统计方法探讨了温湿度因子与两性花百分率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两性花率比较高;随着花期温度增高,两性花率提高;花芽器官分化期自开花前30 d开始至花前5 d结束;花前6~30 d的日均高温、日均温、日均低温和日积温与两性花率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花前26~30 d是温湿度影响两性花数量最敏感时期,较高的温度和适当的空气湿度有利于两性花的形成;花前16~20 d日均湿度越大两性花率越高。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甜橙果实膳食纤维与PG、Cx活性的研究
    • 董 涛;夏仁学;黄仁华;徐永杰;王 永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287-1292.
    • 摘要 ( 1745 ) HTML ( 1090 ) PDF (432KB) ( 1090 )   
    • 以红肉脐橙、纽荷尔脐橙和塔罗科血橙果实为试材,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总膳食纤维(T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不溶性膳食纤维(IDF)、总果胶(TP)、原果胶(protopectin)、水溶性果胶(WSP)、纤维素(CEL)、半纤维素(HC)和木质素(lignin)等的含量以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Cx)活性。结果表明:3个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总膳食纤维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果实的成熟含量逐渐减少;果肉中,塔罗科血橙TDF含量最少,纽荷尔次之,红肉脐橙最多;IDF含量变化趋势与TDF基本一致,而SDF与TDF相反。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胶含量呈下降趋势,果肉中表现较果皮明显;WSP含量随着果实成熟不断增加。随着果实的发育,木质素和HC含量急剧下降,且果肉中木质素和HC含量与Cx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G活性在果实发育前期较低,随着果实的成熟迅速增加,在11月初达到最大值后急剧下降。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刺梨果实和叶片发育过程中抗坏血酸和抗氧化酶的协同变化
    • 安华明;樊卫国;刘庆林;陈力耕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293-1296.
    • 摘要 ( 1750 ) HTML ( 1123 ) PDF (290KB) ( 1123 )   
    • 以‘贵农5号’刺梨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和叶片发育过程中主要保护酶和抗坏血酸(AsA)的变化。结果表明,刺梨果实和叶片内都具有较高的SOD活性,并在发育过程中呈基本相似的变化模式;总体上看,刺梨叶片中具有较高的P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并呈‘初期升高后期降低’的变化趋势,但AsA含量及其氧化还原态(AsA与AsA库的比值)较低。在果实中,SOD活性和AsA含量高,而POD活性很低,并且在果实发育中、后期降至检测不到的水平,整个生育期都未能检测到CAT活性。这表明刺梨果实和叶片中存在着不同的自由基清除协作机制。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核桃叶提取物对朱砂叶螨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 王有年;苗沛芳;曹 挥;刘素琪;师光禄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297-1300.
    • 摘要 ( 1701 ) HTML ( 896 ) PDF (218KB) ( 896 )   
    • 测定了核桃叶石油醚提取物对朱砂叶螨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单胺氧化酶、Ca2+Mg2+-ATP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叶石油醚提取物处理朱砂叶螨后,螨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被激活;而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Ca2+Mg2+-ATP酶的活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可能会引起神经传递的阻断,导致螨体的死亡。结果表明核桃叶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番茄叶黄素合成突变与光能分配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
    • 王彦杰;夏晓剑;周艳虹;喻景权;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301-1304.
    • 摘要 ( 1656 ) HTML ( 1041 ) PDF (293KB) ( 1041 )   
    • 以叶黄素(Lutein)缺失的番茄突变体(Xa)为材料,研究其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吸收光能分配、细胞器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结果表明:Xa突变体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叶片吸收光能分配依赖于△pH和叶黄素的非结构性热耗散(JNPQ)显著低于其野生型Ailsa Craig,但净光合速率(Pn)、羧化效率(CE)、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与Ailsa Craig相似。此外,Xa突变体叶片细胞器水平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大多数显著高于Ailsa Craig。这些结果表明,叶黄素缺失体主要通过降低光能吸收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来避免过剩光能导致光氧化胁迫的产生。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亚精胺预处理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 尹璐璐;杨秀华;李 坤;韩道杰;王英华;许贞杭;于贤昌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309-1312.
    • 摘要 ( 1537 ) HTML ( 1022 ) PDF (272KB) ( 1022 )   
    • 以两叶一心的黄瓜幼苗为试材,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精胺(Spd)后再进行5℃低温胁迫4 d,研究了Spd对黄瓜幼苗生长、生理和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弄清Spd增强黄瓜抗冷性的效果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0.50 mmol·L-1的Spd预处理增强黄瓜幼苗抗冷性的效果最好,具体表现为显著增加干物质和含水量,显著降低叶片冷害指数、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提高抗坏血酸、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还能维持较高的根系活力。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萝卜肉质根膨大过程中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
    • 王 玮;龚义勤;柳李旺;王 燕;荆赞革;黄丹琼;汪隆植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313-1316.
    • 摘要 ( 1723 ) HTML ( 978 ) PDF (220KB) ( 978 )   
    • 用根冠比差异显著的萝卜品系为材料,研究了肉质根膨大过程中的若干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4个品系肉质根的库活性变化情况基本一致,“破肚”后一周内达到最大;可溶性总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初期下降,“破肚”期降至最低值,其中低根冠比品系“NAU-LR-04”蔗糖含量一直高于其它高根冠比品系,而其果糖含量则相对较低。肉质根中蔗糖合酶的活性变化与肉质根库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低根冠比品系蔗糖合酶活性相对高于高根冠比品系,推测蔗糖合酶可能是调节肉质根蔗糖水平、控制肉质根库活性的关键酶。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水分胁迫对费菜和长药八宝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苏 丹;孙国峰;张金政;姜闯道;于强波;顾德锋;董 燃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317-1320.
    • 摘要 ( 1671 ) HTML ( 926 ) PDF (226KB) ( 926 )   
    • 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景天属植物费菜(Sedum aizoon L.)和长药八宝(Sedum spectabilis Boreau)的生长以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的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状况均受土壤水分胁迫的影响。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费菜和长药八宝的株高、叶片数量、单株总叶面积及生物量增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且费菜生长受抑制程度高于长药八宝;生物量分配比例发生变化,根冠比总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此外,水分胁迫还降低了植株含水量,费菜的降低幅度远大于长药八宝。研究表明,长药八宝较费菜更能适应干旱胁迫环境。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部分芍药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 郭先锋;王莲英
    • 园艺学报. 2007, 34(5): 1321-1326.
    • 摘要 ( 1566 ) HTML ( 1104 ) PDF (542KB) ( 1104 )   
    • 对5种野生芍药和26个栽培芍药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RAPD分析。17条引物在所有供试样本中共扩增出153条反应带,其中多态带149条。对RAPD扩增结果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度0.32处,块根芍药(Paeonia anomala)被单独分为一类,其它30份材料归为另一类;在遗传相似度0.54处,川赤芍(P.veitchii)、草芍药(P.obovata)和美丽芍药(P.mairei)3个野生种先后从30份材料中分别单独分离出来,而野生种芍药(P. lactiflora)则与所有的栽培品种聚为一类。该结果表明26个品种间的遗传背景相对一致,并与野生种芍药的遗传基础最为近密,与其它4种野生芍药的遗传差异则较大。按照与栽培品种亲缘关系由近到远的次序,4个野生近缘种依次排布为:美丽芍药、草芍药、川赤芍和块根芍药。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揭示出中国芍药品种群遗传背景狭窄,利用野生近缘种改良现有品种尚具有广阔空间。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技术与新方法

    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