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的主要营养成分,国外已有学者对胡萝卜肉质根中控制胡萝卜素表达的基因进行了研究。我国目前是世界上胡萝卜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关于胡萝卜中胡萝卜素的遗传规律方面的研究却很薄弱,特别是针对高胡萝卜素含量的遗传规律国内外均未有报道。本研究以分离的F2代杂交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SRAP分子标记进行群体分析,构建胡萝卜初级分子遗传图谱,并对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QTL定位研究。以胡萝卜自交系HCM A.C.和P5006为亲本,其中HCM A.C.为国外引进的高胡萝卜素含量自交系,胡萝卜素含量为460~490 mg·kg-1,P5006为从Danvers类型中选育出的高胡萝卜素含量自交系材料。通过人工杂交去雄的方法,构建F2代分离群体。在肉质根采收期,分别取两亲本5~10株,F2群体140株,将肉质根切片后真空冷冻干燥48 h,每单株肉质根取干样0.5 g,采用HPLC法测定肉质根中β-胡萝卜素。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构建遗传图谱,JoinMap 4.0和MapQTL 4.0软件分析标记数据,并进行图谱构建和QTL定位。构建了包含17个连锁群,90个SRAP分子标记的胡萝卜初级分子遗传图谱。该图谱覆盖基因组927.1 cM,平均图距10.3 cM。采用复合区间作图的方法对胡萝卜中胡萝卜素含量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1个 β-胡萝卜素QTL位点,分布在连锁群LG1上,其贡献率为34.8%。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胡萝卜中控制胡萝卜素含量富集的等位基因的定位、克隆,其它农艺性状的QTL定位、以及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查儿酮合成酶基因(CHS)为花青素合成代谢的关键酶基因,其表达受光环境的影响,但是在很多植物中CHS以多基因家族成员存在。为了明确UV-A对芜菁CHS家族成员的诱导表达特性,研究CHS家族各成员与花青素合成的相关性,以期获得对CHS家族基因更全面的、深入的认识,这对理解花色素的合成代谢及UV-A诱导的光信号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依光型花青素合成的‘津田’芜菁为试材,利用改良CTAB法提取总DNA,合成保守探针,Southern检测CHS家族基因成员数。用Trizol法提取UVA诱导的幼苗下胚轴以及膨大下胚轴表皮总RNA,同源PCR克隆以及RACE PCR合成CHS家族成员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序列进行分析。利用获得的相关序列设计CHS成员特异性引物,Real time PCR分析CHS各成员基因在UV-A、蓝光诱导以及各组织部位的表达特性。
从‘津田’芜菁中获得了CHS 6个家族成员基因,分别命名为BrCHS1-6。序列分析表明CHS 6个家族成员基因均由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组成,编码序列与其它植物CHS序列有较高的相似性。同时Southern检测表明在‘津田’芜菁中至少存在6个CHS家族成员基因。Real time PCR结果表明BrCHS2,3,6在叶子、下胚轴表皮、幼苗下胚轴中的转录水平很低,而且它们在幼苗下胚轴中的表达不受蓝光以及UV-A的诱导;而BrCHS1,4,5在膨大红色下胚轴表皮以及UV-A诱导的幼苗下胚轴中大量表达,尤其是BrCHS5受UV-A诱导表达量最高,且受组织特异性影响,BrCHS1,4,5受UV-A诱导,且在幼苗下胚轴中下部表达最高。蓝光虽也可少量诱导BrCHS1,4,5的表达,但只限于幼苗下胚轴上部靠近子叶的部位。因此,在‘津田’芜菁6个CHS家族成员基因中,BrCHS1,4,5可能参与UV-A特异诱导的花青素合成代谢途径。
利用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的8个大白菜良种亲本材料玉青、河头早A、河头早B、青麻叶C、青麻叶D、石特一号9-3、石特一号11-4、运农一号,以其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将抗菌肽基因导入再生系统中,获得了一系列转基因植株。
挑选籽粒饱满的种子,用70%的酒精消毒30~60 s,01%HgCl2溶液灭菌7~10 min,无菌水清洗4~5遍,播种在1/2MS固体培养基上,在25 ℃和16 h光照/8 h黑暗条件下培养,取3~4 d的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基本培养基为MS,添加不同浓度的BA、NAA和AgNO3。
所用的根癌农杆菌为LBA4404,含有质粒 pMOG411,携带有抗菌肽基因,该质粒含有抗卡那霉素(kanamycin, Km)筛选的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II)基因,基因表达由启动子CaMV35S调控。
将根癌农杆菌单菌落接种于含有30 mg·L-1 Km和10 mg·L-1四环素的液体YEB培养基上,28 ℃条件下振荡(200 r·min-1)过夜培养24 h。第2天取农杆菌培养液于含相同浓度抗生素和200 μmol·L-1乙酰丁香酮的YEB培养基中继续振荡培养约12 h, 用MS液体培养基稀释后,感染经预培养2 d的无菌苗子叶, 取出外植体用无菌滤纸吸干,转入共培养基上,共培养2 d,最后转到选择培养基上培养。
提取转基因植株和对照植株的基因组DNA,取10 μg用EcoRI 和HindIII在37 ℃条件下消化16 h,作为PCR模板。DNA探针用EcoRI和HindIII消化质粒pMOG411得到,用地高辛标记。
PCR引物为5′GGTACCCTATTAACCCACAG 3′和 5′GAGTGCGCAAGACGTGACG 3′。PCR反应体系为25 μL,反应程序为:94 ℃10 min;然后94 ℃1 min;60 ℃1 min;72 ℃1 min;40个循环,最后72 ℃延伸10 min。取样10 μL在1.0%的琼脂糖凝胶上电泳检测。
将转基因植株和对照植株的基因组DNA酶切片段用纸吸法转移到尼仑膜上,杂交、洗膜及信号检测。
用植物RNA微量提取试剂盒提取转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的总RNA,取5 μg总RNA在1.5%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电泳,RNA用EB染色检测后,将分离的RNA转移到尼仑膜上,进行探针标记、预杂交以及杂交。
对5个自交系的转基因植株和对照植株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转化植株出现了870 bp的PCR扩增带,对照则没有。 Southern杂交显示出阳性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抗菌肽基因整合到了大白菜基因组中。通过电泳图谱可知,多数抗菌肽基因在大白菜基因组中以单拷贝形式存在,个别植株呈多拷贝,基因以单拷贝形式存在有利于该基因在后代中得到纯合体,在农业生产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Northern杂交结果证实了抗菌肽基因在大白菜中成功表达。
本研究在培养基成分如激素、抗生素浓度等方面与以前的报道有所不同,使用的材料也不同。与其它的报道相同的是, 大白菜子叶再生时要求筛选培养基中较低浓度的卡那霉素(10 mg·L-1),这说明大白菜子叶对卡那霉素比较敏感。在农杆菌与外植体创伤面接触时,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处于DNA吸收状态,这是引起植物转基因频率差异的原因之一。此外,苗龄、外植体类型、预培养与否、农杆菌状态以及共培养时间、添加乙酰丁香酮等都会影响外植体的分化过程。
本研究通过POCER模型对白菜生产中应用农药的风险指数和环境中农药浓度进行了预测,对我国白菜生产中农药污染的原因及危害环节进行分析,建立低风险农药列表,为白菜生产中的农药管理及应用过程控制研究提供方向,对白菜产业的发展与食品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POCER模型(Pesticide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Risk indicator)是由比利时根特大学基于OECD原则及弗兰德地区典型的农业条件建立的用于评价农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和风险指标,根据欧洲理事会91/414/EEC号决定,用于有关植物保护产品投放市场的验收标准。POCER包括10个模块,即对农药操作者、工人、旁观者、土壤中的持久性、地下水污染、水生生物、鸟类、蜜蜂、蚯蚓、有益节肢动物的风险。每个模块均用风险指数来进行评价,模型已被国际通用。
研究中以白菜病虫害的防治药剂为评价对象,从我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的《农药电子手册——管理版》获得。评价中POCER模型要求更多的毒理学参数及有效活性的输入,相关数据主要从国际应用化学联合会及美国农药扩展毒理网络信息库等获得。
利用POCER模型,计算出评价对象的风险指数(RI),如果RI值大于1.0,则该药剂存在安全风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风险大。通过模型的应用筛选出RI值小于1.0的农药并建立白菜安全用药工作表。
经过实地调查,掌握了白菜生产上防治病虫害主要涉及22种杀菌剂和36种杀虫剂,应用POCER模型风险性评价后, RI值小于1.0杀菌剂及RI值分别为:嘧菌脂0.750、苯醚甲环唑0.278等18种,其中春雷霉素RI值最小,为0.004。RI大于1.0的有氢氧化铜2.124、氧氯化铜49.483等4种,以氧氯化铜的RI值最高。RI值小于1.0的杀虫剂及RI值分别为:氟啶脲0.095、苏云金杆菌0.533等13种,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RI最小,为0.009。大于1.0的杀虫剂有阿维菌素3.027、高效氯氰菊酯100.603等23种,以虱螨脲的RI值最高,为5828.010。
根据POCER模型评价出的RI值小于1.0的农药建立了我国白菜生产安全用药表,其中嘧菌脂、烯酰吗啉等5种药剂用于防治白菜霜霉病;叶枯唑、中生菌素等10种药剂用于防治白菜软腐病;宁南霉素、低聚糖素等6种药剂用于防治白菜病毒病;百菌清、戊唑醇等11种药剂用于防治白菜黑斑病;吡唑嘧菌脂、苯醚甲环唑等8种药剂用于防治白菜炭疽病;氰霜唑、甲霜灵等4种药剂防治白菜根肿病;另外,白菜猝倒病、黑腐病、黑胫病、立枯病、细菌性斑点病及白菜上发生的菜青虫、蚜虫等四种害虫的防治药剂均列入表中,同时也给出了各防治药剂的通用名、剂型、施药倍数及安全间隔期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