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两个对炭疽菌叶枯病高抗的苹果品种(系)‘富士’和‘QF-2’及两个高感品种‘金冠’和‘嘎拉’为亲本配制了4个杂交群体‘富士’ב金冠’,‘金冠’ב富士’,‘嘎拉’ב富士’,‘富士’בQF-2’。以F1群体植株为试验材料,对苹果炭疽菌叶枯病的抗性进行鉴定评价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中抗、感植株的分离比分别符合1︰1,1︰1,0︰1和1︰0的理论比值,初步推测苹果抗炭疽菌叶枯病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抗病基因型为rr,感病基因型为RR和Rr。以‘金冠’ב富士’F1群体为试材,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SA)方法,通过对均匀覆盖苹果染色体组的500对SSR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一个与抗病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S0506206-24,该标记与抗性基因位点的连锁距离为9.8 cM。
利用RT-PCR 结合RACE 技术从‘玉露’桃果实中克隆得到Δ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
(P5CS)和鸟氨酸转氨酶(OAT)基因的全长cDNA 序列,分别命名为PpP5CS 和PpOAT(GenBank 登
录号分别为KP973954 和KP973956)。PpP5CS 全长2 511 bp,开放阅读框为2 151 bp,编码717 个氨基酸
组成的蛋白质多肽,5′-UTR 长度为123 bp,3′-UTR 序列长度为235 bp;PpOAT 全长1 686 bp,开放阅读
框1 416 bp,编码472 个氨基酸,5′-UTR 长度为151 bp,3′-UTR 序列长度为119 bp。进化树分析发现,
PpOAT 和PpP5CS 与湖北海棠的同源性最高,与MhOAT 和MhP5CS 的相似性分别达到88%和91%。采
用荧光定量PCR 分析了外源5 mmol · L-1 GABA 处理对桃果实0 ℃贮藏期间果实冷害发生和内源脯氨酸
合成关键基因PpOAT 和PpP5CS 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GABA 处理能显著抑制‘玉露’桃果实0 ℃贮
藏期间果肉出汁率的下降,减轻冷害。通过上调果实中PpOAT 和PpP5CS 的表达,提高内源脯氨酸的合
成和积累,进而增强了果实抵抗低温胁迫的能力,可能是外源GABA 处理减轻桃果实冷害的重要原因。
以‘赞美’和‘珍珠香’核桃(Juglans regia L.)果实为试材,采用间苯三酚–HCl 法观察
了内果皮木质化过程,测定了其发育过程中木质素、纤维素和酚类物质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
果表明:两个品种核桃硬壳木质化始于6 月初,6 月中旬初步成型,7 月下旬完成。从硬壳木质化至坚果
采收,木质素、纤维素和酚类物质含量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但酚类物质含量在采前略有下降,POD 和PAL
活性均呈下降趋势,PPO 活性整体变化不大。相关分析表明,核桃硬壳分化期木质素含量与纤维素含量
极显著正相关,酚类物质含量与木质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纤维素含量显著正相关;POD 活性与木质
素、纤维素、酚类物质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PAL 活性极显著正相关。
以‘早钟6 号’(黄肉)和‘白玉’(白肉)两类枇杷为材料,测定不同发育阶段果实果皮
和果肉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并对15 个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随着果实发育成熟,β–胡
萝卜素含量在黄肉‘早钟6 号’果皮和果肉中增加,到成熟期达到最高值,分别为68.53 和11.92 μg ? g-1 FW;
在白肉的‘白玉’果皮中也呈增加趋势,到成熟期最高,为38.89 μg ? g-1 FW,但果肉中略有下降,从最
初的0.47 μg ? g-1 FW 降低至0.29 μg ? g-1 FW。两个品种果皮和果肉的β–隐黄质含量表现为持续增加,均
在成熟期达到最高值。叶黄质含量在‘早钟6 号’果皮中表现为下降,在果肉中则持续上升;在‘白玉’
果皮中表现为先降后升,在果肉中变化不大,维持较低水平。‘早钟6 号’进入转色期后,与‘白玉’相
比,在果皮中的PSY 和CYCB 表达量较高,而在果肉中CYCB 和BCH 的表达量较高,提示枇杷不同发育
阶段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主要受PSY、CYCB、BCH 基因的共同调控。
菜豆中植物凝集素、皂苷、胰蛋白酶抑制剂和植酸等抗营养因子是引起菜豆食物中毒的内
源物。以56 份食荚菜豆品种为材料,测定了鲜荚中4 种抗营养因子含量或活性。结果表明,供试菜豆品
种群体4 种抗营养因子水平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植物凝集素含量(均值为1.743 mg · g-1)和胰蛋白酶抑制
剂活性(均值为1.680 mg · g-1)变异系数均在100%以上,品种频率分布曲线主峰明显,但在极高和极低
区域均有品种间断分布,出现了品种水平的数量等级差异;皂苷含量(均值为3.730 mg · g-1)和植酸含量
(均值为3.102 mg · g-1)变异系数均低于41%,品种频率分布曲线呈近正态分布,主峰明显,双尾有低频
率连续分布。相关分析表明,植物凝集素含量与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供试
56 份菜豆品种划分为3 个品种群,近80%品种聚于抗营养因子中等水平品种群,近12%品种居于较低水
平。由于菜豆植物凝集素是食用致毒性的主要内源物,同时其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等均与菜豆田间抗病虫
性密切相关,预示着筛选出极低水平植物凝集素的菜豆品种是可行的,但同时可能会降低其田间抗病虫
性。
以欧亚杂交类型黄瓜(Cucumis sativus L.)65G × 228 的F1 为材料,对未受精胚珠进行离体
培养,通过6 因素5 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预处理温度、诱导培养基、TDZ、KT 和BA 浓度对未受精胚
珠雌核发育的影响。结果证明TDZ 浓度对胚发生频率有极显著影响,是诱导黄瓜离体雌核发育的最主要
因素,当其浓度为0.02 mg · L-1 时胚状体的诱导率最高。诱导培养基和KT 浓度显著影响胚发生率,而预
处理温度和BA 浓度影响不显著。硝态氮(NO3
-)和铵态氮(NH4
+)含量比例均接近1∶1 的诱导培养基,
较其他比值较大的培养基的胚发生率有显著提高。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再生植株中单倍体率
为18.2%。
基于已公布的辣椒全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辣椒WRKY 转录因子家族进行全
面鉴定和系统命名,并在此基础上对基因分类、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关系和结构域序列保守性进行了
研究。结果表明:辣椒CaWRKY 家族包含71 个基因,根据WRKY 结构域的数量及锌指结构的特征可将
其分为GroupⅠ、GroupⅡ和GroupⅢ等3 大类,GroupⅡ又可分为Ⅱ(a)、Ⅱ(b)、Ⅱ(c)、Ⅱ(d)和
Ⅱ(e)等5 个亚类。辣椒12 条染色体上均有WRKY 转录因子分布,其中第1 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多,共
有10 个,第4 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少,仅有2 个。辣椒每类/亚类WRKY 几乎含有相同的保守基序。辣椒
WRKY 编码的蛋白在132 ~ 869 个氨基酸范围内,平均氨基酸数量为373 个。
以果实性状差异显著的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种质材料绿茄‘131’和上海本地长
茄‘141’为作图亲本,构建了237 个株系的F2 群体,采用450 对SSR 标记构建遗传图谱,定位茄子果
实单果质量、果长、果径、果形指数和果实花萼大小的QTL。研究结果表明:在亲本间表现多态性的SSR
标记为63 对,平均多态性比例为14%;共有53 个标记被分配到13 个连锁群上(12 条染色体),13 个连
锁群覆盖总长度为532.2 cM,标记间距范围为0.2 ~ 45.9 cM,平均距离为10.04 cM;共定位了9 个与果
实性状相关的QTL 位点(单果质量1 个,果长1 个,果径2 个,果形指数3 个,果实花萼大小2 个)。
扩增了从甘蓝柱头蛋白质谱鉴定中获得的泛素蛋白BoSU03 基因的编码序列。序列分析表明
BoSU03 与甘蓝泛素蛋白Bol003815 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8%,含有臂重复结构域,属于植物泛
素蛋白家族。为探究BoSU03 是否为自交不亲和S 位点受体激酶(SRK)下游的互作蛋白,以SRK 与ARC1
相互作用为对照,利用GAL 酵母双杂交系统对SRK 与BoSU03 进行了相互作用验证,结果表明,
BoSRK/BoSU03 的转化酵母在四缺平板SD/-Ade/-His/-Leu/-Trp/x-α-gal/25 mmol 3-AT 上长势较好,显色较
深,进一步检测发现BoSRK/BoSU03 转化酵母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值大于BoSRK/BoARC1 转化酵母的
活性值,这为进一步分析鉴定BoSU03 是否参与SRK 下游信号传导过程提供了依据。
以‘莱芜大姜’为试材,采用污灌方式研究不同水平铅(Pb)胁迫(土壤Pb 含量分别为0、
150、450 和1 350 mg · kg-1)对姜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b 胁迫水平的升高及胁迫时间
的延长,姜叶片中生成速率和H2O2 含量显著升高,但过度Pb 胁迫则使其降低,而丙二醛(MDA)含
量和电解质渗漏率则持续增加。Pb 胁迫40 d 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
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等抗氧化酶活性随Pb 胁迫水平的升高显著增强,还原型抗坏血酸(AsA)、
总抗坏血酸(AsA + DHA)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总谷胱甘肽(GSH + GSSG)等抗氧化物质含量
显著升高,AsA/DHA、GSH/GSSG 比值显著增加;随胁迫时间的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
则多以150 mg · kg-1 的轻度Pb 胁迫的较高,过度的Pb 胁迫则使其显著降低,表明AsA-GSH 循环遭受严
重破坏。
连续开花(Perpetual blooming,PB)是观赏植物的重要性状之一,是中国月季对现代月季
的重大贡献。然而月季连续开花性状的遗传基础至今尚未清晰。为研究中国古老月季品种‘月月粉’(Rosa
chinensis‘Old Blush’,用OB 表示)连续开花习性的遗传规律,以其为母本,以一季开花(Single seasonal
blooming,SB)园艺品种‘无刺光叶蔷薇’(Rosa wichuriana‘Basye’s Thornless’,用W 表示)为父本,
构建了OB、W、F1、F2、BC1OB 和BC1W 等6 个世代827 个株系的二倍体遗传分离群体。遗传分离群体
表型测定将开花表型分为连续开花和非连续开花(Non-perpetual blooming)2 种类型。296 株F1 和150 株
BC1W 群体均表现为非连续开花,表明OB 连续开花性状受隐性基因位点调控。300 株BC1OB 群体中83
株为连续开花,223 株为非连续开花,χ2 适合性测验符合1︰3 的遗传分离规律(P < 0.05),表现为双隐性
基因遗传,表明‘月月粉’连续开花可能受双隐性基因位点共同调控。
以‘秋发1 号’和‘洛阳红’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 的方
法从花芽中克隆得到1 个隐花色素基因Cryptochrome 2,其ORF 全长为1 902 bp,编码633 个氨基酸,基
因登录号为KP982893。序列比对和结构域分析表明,此蛋白包含1 个PHR 和1 个CCT 结构域,与拟南
芥中AtCRY2 最为相似,将其命名为PsCRY2。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sCRY2 与甜橙(Citrus sinensis)
CsCRY2 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 表明,PsCRY2 在牡丹的不同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成
年植株的花芽以及种子胚的表达量最高,幼苗根、茎、叶次之。在整个花芽分化不同时期,PsCRY2 的表
达呈现较高的表达水平;在花蕾发育不同时期,PsCRY2 的表达呈现先降低再升高而后有降低的趋势,大
风铃期表达量最高,推测PsCRY2 在花芽分化和花蕾发育的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在‘洛阳红’和‘秋
发1 号’牡丹春季花芽发育过程中,PsCRY2 的表达均呈升高的趋势,‘秋发1 号’显著高于‘洛阳红’。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PsCRY2 表达稍有不同。与长日照条件相比,短日照条件下PsCRY2 在现蕾期和小风
铃期的表达量均下降。
分离了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两个促分裂原活化蛋白质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基因cDNA 全长,分别命名为DcMAPK1 和DcMAPK2,其中DcMAPK1 与拟南
芥AtMAPK6 高度同源。DcMAPK1 在香石竹花瓣衰老过程表达增加,乙烯处理显著促进其表达,瞬时抑
制DcMAPK1 后切花瓶插寿命显著延长。而DcMAPK2 在花瓣衰老过程中组成型表达,乙烯处理对其表达
无显著影响,瞬时抑制DcMAPK2 对切花瓶插寿命无显著影响。
研究了外源甜菜碱(GB)处理对‘雨花2 号’水蜜桃冷害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
浓度(5、10、20 mmol · L-1)外源GB 处理可有效抑制桃果肉褐变,减轻冷害症状,其中10 mmol · L-1 GB
处理效果最明显。外源GB 处理可减少桃果实冷藏期间细胞膜渗透性增加和丙二醛的积累,抑制多酚氧化
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10 mmol · L-1 GB 处理还能够保持桃果实较高的果肉出汁率、可溶
性固形物、总酚和维生素C 含量,并且提高DPPH 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这说明外源GB 处理能减
轻桃果实冷藏期间冷害发生,保持果实营养品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09 年在山东沂蒙山区梨野生资源调查中发现梨属矮生型变异株系,通过枝接方式嫁接在
青岛农业大学试验站6 年生豆梨砧木成年大树上。多年实地调查以及对转接材料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习
性观察结果表明:该变异株树形紧凑,枝条节间极短,与普通杜梨差异明显;在连续转接多次后矮生性
状能够稳定保持,病毒学检测无明显异常;除节间短外,在枝条的绒毛、果实形状、叶片等方面与杜梨
和豆梨存在明显差异,并依据田间调查编号命名为‘PY-9’。这一梨属矮生资源材料的发现,为今后梨
矮生机制研究及砧木矮化育种提供了宝贵的优异种质材料。
2014 年在广东辣椒产区发现疑似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侵染引起的辣椒褪绿坏
死环斑症状。Dot-ELISA 检测显示,该病毒分离物与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单
克隆抗体不产生血清学反应,表明该病毒不属于TSWV。利用Tospovirus 属病毒通用引物gL3637/gL4435C
进行RT-PCR 检测,可以从所有辣椒病样总RNA 中扩增出预期大小约800 bp 的目的片段。基因克隆与序
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序列与西瓜银斑驳病毒(Watermelon silver mottle virus,WSMoV)中国广州分离物的
同源性最高,为97.5%。系统进化分析也显示,该病毒分离物与WSMoV 各分离物亲缘关系最近,并聚类
在一个分支。因此,侵染广东辣椒的病毒分离物为WSMoV。
阐述了湖南优异地方辣椒品种资源‘伏地尖’的挖掘、评价及其衍生骨干亲本‘5901’的
选育过程和主要特征特性,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利用‘5901’和衍生亲本选育的品种和推广应用进
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地方品种和骨干亲本材料具极早熟、耐低温弱光、前期产量高、配合力及制种产
量高等特性。中国1988—2014 年直接或间接利用‘5901’选育并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辣椒品种共31
个。绘制了辣椒骨干亲本‘5901’系谱图,为辣椒骨干亲本的创制及利用提供参考。
以‘冠军’芦笋为试材,研究雌花、雄花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
明,在芦笋雌花发育过程中,GA3 含量始终高于雄花,ABA、ZR 和IAA 含量从两性发育期到单性发育期
呈降低趋势;而雄花中的ABA、ZR 和IAA 含量则从两性发育期到单性发育期迅速上升。雌花GA3/ABA、
GA3/IAA、GA3/ZR 比值在两性发育期较雄花低,到单性发育期迅速升高,表明较高水平的GA3 和低水平
的ABA、IAA、ZR 与雌性器官选择性发育有关,而较高水平的ABA、ZR 和IAA 与雄性器官选择性发育
有关。雌花发育过程中多胺Spd、Put 和Spm 含量均呈先迅速升高后又下降的趋势,而雄花中3 种多胺的
含量相对稳定,高水平的Spm、Spd 和Put 与雌性器官发育有关。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的方法检测红银花与金银花新鲜花蕾和
干花蕾的挥发性成分。4 种花蕾样品共鉴定出67 种挥发性物质,其中新鲜红银花与金银花分别检测出48
种和46 种,经烘干处理的干红银花与金银花分别检测出34 种和37 种。[3.2.1.0(1,5)]三环辛烷、β–
芳樟醇、5–甲基–2–己醇和以及十六烷是4 种样品共有的成分。其中红银花挥发性成分主要以烃类、
醇酮类为主,β–芳樟醇含量显著高于金银花;样品在由新鲜到烘干这一过程中,烃类和酯类挥发性物质
含量降低,醛类和醇酮类挥发性物质显著增加。
以朝鲜白头翁幼嫩叶片诱导产生的不定根为材料诱导分生结节。采取Epon 812 树脂和石蜡
包埋切片技术分别对诱导初期的单个分生结节和培养5 ~ 6 周的组织进行组织切片研究。结果显示:(1)
不定根在诱导培养基上分化形成独立的表面光滑的球形分生结节。(2)单个分生结节顶端为3 ~ 4 层分生
细胞,其表皮和皮层上也观察到分生细胞。(3)分生结节分化后,结构上存在两种类型,一种为由分生
细胞、维管束、薄壁细胞和分化形成的小芽原基组成的结构,芽原基基部由排列整齐的表皮细胞组成,
不定芽之间结合较松散,与母体结合不紧密,易脱离,为独立的个体;另一种结构由排列规则的表皮细
胞环绕而成,其表皮细胞上广泛分布染色较深的球形、椭圆形或心形的体细胞胚状体,整个结构细胞大
小一致,无内部结构。结果证实,朝鲜白头翁不定根来源的分生结节上同时发生器官分化和直接体细胞
胚分化,分生结节也可分化形成胚性愈伤组织,通过愈伤组织间接再生体细胞胚。
根据已经获得的鱼腥草UGT75C1 转录本序列设计1 对引物,采用RT-PCR 方法获得UGT75C1
基因cDNA 序列,并对UGT75C1 蛋白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预测该蛋白功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方法检测了UGT75C1 基因在鱼腥草的地下茎、地上茎、叶、花中的表达情况,将克隆得到的UGT75C1
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 上,转化大肠杆菌E. coli BL21(DE3),通过IPTG
诱导表达,SDS-PAGE 检测表达产物。克隆获得的UGT75C1 基因长为1 787 bp,开放阅读框1 461 bp,
编码486 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预测UGT75C1 蛋白含跨膜区,不含信号肽,具有糖基转移酶的PSPG motif。
UGT75C1 在鱼腥草的叶片中表达丰度最高,其他器官中表达量相对较低,花中表达量最低;该基因原核
表达产物与预期大小一致,显示原核表达成功,为下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采用电子克隆与RT-PCR 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茶树硫酸盐转运蛋白(CsSUL3.5)的cDNA 序
列,并进行了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到茶树CsSUL3.5 cDNA 序列2 017 bp(GenBank 登录号
KP984500),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1 914 bp,编码637 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sSUL3.5
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70.38 kD,无信号肽,是疏水性的非分泌蛋白,有11 个跨膜区;与其他物种相似性
均在60%以上,与烟草的相似性最高(74%),具有硫酸盐转运蛋白家族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和空间结构,
属于硫酸盐转运蛋白家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茶树的CsSUL3.5 属于第3 亚家族,与芝麻的关系比较近。
荧光定量PCR 表明该基因在茶树幼苗根与成熟叶中均有表达;Na2SO4 与Na2SeO4 处理均能显著诱导
CsSUL3.5 的表达。
‘金蜜’为‘华梨2 号’与‘二宫白梨’杂交育成的早熟砂梨新品种。树势中庸,树姿开
张。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35 g,果皮绿色,果面光滑,肉质较紧密,汁液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1.6%,果实生育期110 d,在武汉地区7 月中旬成熟。早果,丰产,果实外观美,较抗黑斑病。
‘保佳红’桃是从自然实生苗中选出的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平,平均单果质量218 g,
大果质量404 g;果面着鲜红色,着色度90%以上;果肉白色,具红色素,硬溶质,离核,风味酸甜,可
溶性固形物含量13.5%,耐贮运。果实生育期95 d。丰产性强,产量45 000 kg · hm-2。
‘南岛无核’是从海南琼北雷虎岭地区荔枝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
单果质量35 g,无核率95%,可食率86%;果皮浅红色,裂片峰锐尖,缝合线明显;果肩—斜—隆起。
果肉厚且凝脂晶莹多汁,脆爽醇香;可溶性固形物16.40%,总糖14.70%,总酸0.22%,维生素C 310 mg · kg-1,
品质优。高产稳产,适应性强,6 ~ 10 年生单株产量23.3 ~ 35.6 kg。
‘西岭’核桃是从‘辽宁1 号’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早实核桃新品种。坚果圆形,平均纵径3.9
cm,横径3.7 cm,侧径3.7 cm,坚果质量15.9 g。壳面极光滑,壳厚1.1 mm,内褶壁退化或膜质,极易
取整仁,仁质量9.65 g,出仁率60.68%。核仁饱满,浅黄色,味香微涩。丰产性好,抗病抗寒能力强。
茄子新品种‘蓉杂茄8 号’是利用自交系‘8901-A-1’与‘8903-C-1’杂交育成的早中熟一
代杂种,从定植到始收51 d 左右。果实长棒状,果实纵径36 cm,横径5.9 cm,单果质量338 g,果皮紫
黑色、光亮,果肉月白色,商品性好,耐病性强。平均总产量为60 t · hm−2,适宜在四川春季种植。
加工型辣椒新品种‘艳椒426’是以‘754(2)-1’为母本,‘750-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
杂种。植株生长势强,平均株高102.0 cm,始花节位15 节。果实朝天,单生,小尖椒形,果长6.0 cm,
果宽1.0 cm,果肉厚0.1 cm,平均单果质量4.8 g,生物学成熟果红色。皮薄,味辣。中晚熟,平均鲜椒
产量为25.5 t · hm-2。对病毒病和疫病具有较强抗性。
德国鸢尾‘幻舞’是以‘93E41076-10’与‘Elizabeth of England’杂交选育成的新品种。属
常绿、旱生、耐寒型。花蓝色,花茎50 ~ 60 cm,单花茎着花4 ~ 6 朵,花期4—5 月。具有茎矮,花大,
花色艳丽,抗倒伏等优点。适宜江苏地区露地栽培。
大花三色堇‘冰紫’花为淡紫色,侧瓣和唇瓣基部透白晕,嵌深紫条纹;‘猫咪’花为黄
色,侧瓣及唇瓣基部有深褐色条纹;‘微笑’花为深紫色,侧瓣及唇瓣基部有白色斑块,嵌深紫色斑纹。
播种后95 ~ 120 d 开花,属早花品种;花量大,单株可同时盛开20 余朵花;花期最长可达6 个月,末花
期延至夏初,耐热性好;适用于花坛及盆栽。
‘荣华鸡冠花’是广东地方品种‘早水鸡冠花’种子经卫星搭载诱变后,经5 代以上系统
选育出的新品种。平均株高26.32 cm,株幅30.92 cm;鸡冠形花序数9 个,冠色猩红;叶片长卵形、黄绿
色;属早花型,花期60 d 以上。耐热性强,适合全国各地夏季和华南地区周年栽培。
‘金穗’橐吾是从黑龙江橐吾实生后代中筛选出的新品种。株形高大,紧凑。叶片肾状心
形。花序丰满,花黄色,直径6 ~ 7 cm。花期7 月上旬—8 月下旬,持续45 d 左右。花期株高106 ~ 165 cm。
具有抗寒、耐阴、喜湿及花期长的特点,而且单株及群体观赏效果均好,适合东北地区露地栽培。
‘淮扬金花菜’是通过对江苏扬州、镇江等地种质资源调查并搜集整理,经多年筛选出的新
品种,具有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产量高、再生性好、抗逆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特点。粗蛋白含量
29.41%,粗灰分含量7.94%,中性洗涤纤维含量21.7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0.29%,适宜多次刈割,鲜
草产量30 000 kg · hm-2 以上,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或露地秋季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