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36卷, 第9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果树

    • ‘国光’苹果及其红色芽变花青苷合成与相关酶活性的研究
    • 刘晓静;冯宝春;冯守千;王海波;石俊;王娜;陈为一;陈学森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249-1254.
    • 摘要 ( 1995 ) HTML ( 1898 ) PDF (335KB) ( 1898 )   
    • 以‘国光’苹果及其红色芽变为试材, 测定了果实发育期间的花青苷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并研究了套袋对芽变花青苷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 ①在果实发育期间, 芽变果皮的花青苷含量明显高于‘国光’, 尤其是成熟期芽变果皮花青苷含量为132170 U·g-1FW, 而‘国光’仅为49140 U·g-1FW; ②在果实发育期间, 两个品种间PAL 和UFGT的酶活性无明显差异, 但芽变的CHI和DFR酶活性明显高于‘国光’, 表明芽变花青苷合成能力的提高与CHI和DFR酶活性高有关; ③套袋抑制芽变果皮花青苷的合成, 但解袋后花青苷的含量极显著升高, 解袋后4种酶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 CHI和UFGT活性均迅速升高, 明显高于对照, 这与解袋后花青苷迅速合成相吻合。综上结果, 芽变与原有品种在着色机理上的关键指标是果皮花青苷含量和CHI酶活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苹果MdFT基因对番茄的遗传转化
    • 李伟明;王双双;姚玉新;赵长增;郝玉金;由春香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255-1260.
    • 摘要 ( 2031 ) HTML ( 1455 ) PDF (501KB) ( 1455 )   
    • 通过RT2PCR扩增, 从苹果叶片cDNA中克隆了FT基因的同源基因MdFT, 构建了花椰菜病毒35S启动子驱动的MdFT植物表达载体35S: : MdFT, 并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导入番茄栽培品种‘中蔬四号’; 同时转化拟南芥A tFT基因作为阳性对照。从添加卡那霉素的筛选培养基上再生了抗性植株,PCR扩增证明, 外源基因MdFTAtFT已经整合到转基因番茄的基因组, 半定量RT-PCR则证明它们已经在转基因番茄中得到异位过量表达。形态鉴定发现, 转基因番茄植株比非转基因对照植株开花早, 表明成功地从苹果中克隆了成花素基因MdFT, 该基因具有通过转基因缩短苹果树童期的潜在价值。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黄金梨和鸭梨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及其恢复的比较研究
    • 王振磊;陈海江;林敏娟;徐继忠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261-1268.
    • 摘要 ( 1978 ) HTML ( 1302 ) PDF (461KB) ( 1302 )   
    • 以黄金梨和鸭梨的连体和离体叶片为研究材料, 在自然光强和模拟光强下测定光合作用和叶绿
      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 黄金梨和鸭梨连体叶片经午间强光处理后, 净光合速率( Pn) 、表观量子效率(AQY) 和光系统Ⅱ ( PSⅡ) 的光化学效率(Fv /Fm ) 降低, 初始荧光( Fo ) 升高, 且其降低或升高的幅度随着光强的增强而加大, 说明强光胁迫使叶片发生了光抑制; 黄金梨和鸭梨离体叶片的光抑制程度均随着强光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但是在光强减弱或在弱光下恢复2~4 h, 均可基本恢复到正常值, 说明仅强光引起的光抑制是可逆的; 对DTT处理的叶片进行强光处理, 其Fv/Fm比未吸入DTT的叶片低, Fo比对照高, 说明依靠叶黄素循环进行热耗散是梨树叶片防御强光破坏光合机构的重要途径之一; 黄金梨对强光胁迫的忍耐能力和恢复能力较鸭梨弱, 说明梨树光抑制程度品种间有差异。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AsA代谢产物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侯长明;李明军;马锋旺;梁东;杜国荣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269-1276.
    • 摘要 ( 1904 ) HTML ( 1673 ) PDF (416KB) ( 1673 )   
    • 以美味猕猴桃品种‘秦美’果实为材料, 研究了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与AsA代谢循环系统相关
      的物质抗坏血酸(AsA) 、谷胱甘肽(GSH) 、草酸(OA) 、酒石酸( TA) 和过氧化氢(H2O2 ) 的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 花后AsA含量明显增加, 花后30 d达到最高后开始下降, 花后75 d后基本保持不变。就整个果实中总的AsA积累量而言, 花后开始显著增加, 到45 d达到最大值后至成熟基本保持不变。这表明猕猴桃果实的AsA积累主要发生在幼果期。GSH随着果实发育在花后120 d前其含量及积累量均有增加, 但积累也主要发生在幼果期。OA含量的变化与H2O2含量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活性相似, 均在花后开始显著下降, 到花后30 d后变化不大; 而T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AsA一致。抗坏血酸氧化酶(AO)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 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 的活性变化基本一致, 均在花后开始显著升高, 60 d达到最大后迅速下降, 在90 d后至成熟基本保持不变。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不同授粉方式下‘度尾蜜柚’亲和性及其生物学效应
    • 王平;吕柳新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277-1282.
    • 摘要 ( 1823 ) HTML ( 1311 ) PDF (313KB) ( 1311 )   
    • 通过3种授粉处理, 对‘度尾蜜柚’自交不亲和性及产生的若干生物学效应进行了观察。结
      果表明: 在正常自交的情况下, ‘度尾蜜柚’存在不亲和性, 大部分果实无籽, 随着果实的成熟, 果形指数逐步降低, 中心柱空心, 果顶皮层厚度逐渐变薄, 裂瓣大量产生, 同时一部分果实顶部裂开, 霉菌侵染果肉, 失去食用价值; 蕾期自交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不亲和性, 产生少量的种子, 能有效防止果实横向和纵向不均衡生长, 促进果实中心柱较好地保持实心状态, 果顶皮层增厚, 从而显著降低了裂果和裂瓣; 用‘琯溪蜜柚’花粉异交授粉, 果实种子数显著增多, 果形指数变化较小, 中心柱实心, 少有裂果和裂瓣发生, 但食用品质受到影响。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蔬菜

    • 不同浓度NO3- 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分生区细胞内Ca2+分布变化的差异
    • 杨凤娟;魏珉;苏秀荣;王秀峰;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291-1298.
    • 摘要 ( 1806 ) HTML ( 1214 ) PDF (1208KB) ( 1214 )   
    • 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 采用焦锑酸钙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 研究不同浓度NO3- 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分生区细胞内Ca2+的分布变化, 以期为探讨不同浓度NO3- 胁迫下细胞Ca2+行为特征与黄瓜对NO3- 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对照生长条件下(14 mmol·L-1 NO3- ) , 黄瓜根系分生区细胞内Ca2+主要出现在细胞膜和小液泡内, 线粒体、细胞质和细胞核及核仁内也有少量的较小颗粒钙沉淀。而其它浓度NO3- 胁迫下, 其根系分生区细胞Ca2+定位分布变化明显。在56和140 mmol·L -1NO3- 浓度下, Ca2+有向细胞基质分布的趋势, 其细胞间隙、细胞质和线粒体中亦出现大量钙沉淀颗粒。且不同处理浓度下, 线粒体和小液泡数量及结构变化较大。而当NO3- 浓度达182 mmol·L -1时, 根系分生区各细胞器内钙沉淀颗粒明显减少, 此时Ca2+的变化是各细胞器及膜系统遭严重破坏的结果。综上可知, 黄瓜幼苗可通过根系分生区液泡内Ca2+向细胞基质分布变化, 来增加对高浓度NO3- 胁迫的抗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西瓜强雌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 刘莉;刘翔;焦定量;张秦英;商纪鹏;刘军伟;郭敏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299-1304.
    • 摘要 ( 1698 ) HTML ( 1089 ) PDF (2116KB) ( 1089 )   
    • 以强雌性西瓜品系BG1和普通花性型品系ZY10为材料配制杂交组合, 调查单株30节位内的
      雌花比率, 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法, 对该组合的P1、P1、F1、F2、BC1P1和BC1P2等6个世代群体的雌花率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西瓜强雌性状遗传受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控制(即B-1模型) , 主基因表现为隐性。第1和第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分别为33.46和5.17; 而显性效应值分别为- 20.56 和- 11.20。主基因遗传率在BC1P1和F2世代中高达93.75%和94.32% , 在BC1P2世代中较低, 为60.91%。在该组合中不存在多基因的效应。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大白菜回交导入系群体构建及其遗传分析
    • 汪骞;和江明;林良斌;庄木;王艳;王晓武;武剑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305-1310.
    • 摘要 ( 2128 ) HTML ( 1476 ) PDF (519KB) ( 1476 )   
    • 利用大白菜栽培品种的DH系Z16和白菜型油菜自交系L144杂交的F1获得包括119个株系的
      DH群体。用相同亲本的F1与Z16进行独立回交, 利用25个独立回交的BC2分别得到这些株系的DH系,选择每个BC2的4~6个DH系构建121个株系的BIL群体。进一步利用SSR和SRAP标记构建了DH群体遗传图谱, 由10个连锁群组成, 包括245个分子标记, 总长度714 cM, 平均遗传图距2.9 cM。再以此图谱为参照, 用锚定在染色体上的97个SSR标记研究供体亲本L144的染色体片段在B IL群体中覆盖基因组比率。在BIL群体中来源于L144的基因组片段占0.84% ~35.00% , 平均为11.31% , 接近理论遗传预期值12.50%。在25个BC2的BIL株系中供体亲本L144等位位点占1.69% ~27.36% , 平均为11.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蕾期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吴智明;胡开林;乔爱民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311-1316.
    • 摘要 ( 1882 ) HTML ( 1431 ) PDF (641KB) ( 1431 )   
    • 利用cDNA-AFLP差显技术比较分析了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蕾期基因的表达差
      异, 获得了19条阳性差异转录片段, 其中在不育系花蕾中特异表达的有4条, 在保持系花蕾中特异表达的有15条。通过对19条差异片段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与功能分类, 结果表明: 在不育系花蕾中特异表达的其中3条与番茄和烟草线粒体、核糖体代谢相关基因有很高的相似性; 在保持系花蕾中特异表达的12条能找到与其相似性较高的序列, 这些差异片段代表的基因涉及转录调控、防卫和胁迫反应、电子传递和能量途径、DNA或RNA代谢、蛋白质代谢、转运通道、未知或假定蛋白等。推测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发生可能受到多种代谢途径的共同调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山药ANS基因的克隆和分子特性及其与花青素积累的关系
    • 周生茂;王玲平;向珣;韦本辉;李立志;李杨瑞;方锋学;曹家树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317-1326.
    • 摘要 ( 2004 ) HTML ( 1973 ) PDF (1153KB) ( 1973 )   
    • 为了阐明花青素合成酶(ANS; EC 1114111119) 基因在山药地下块茎花青素积累过程中的功
      能,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田薯(Dioscorea alata L. ) 地下块茎中分离到一个ANS 基因(DaANS1) ,并运用相关软件、Norhtern杂交和原核表达等技术分析了该基因; 同时测定了ANS酶活性和花青素含量。结果显示, 该基因序列大小为1 387 bp, 最大开放阅读框(ORF) 、5′端和3′端的非翻译区分别由1 077 bp、9 bp和301 bp组成, 且有真核生物基因5′- 和3′- 末端序列的典型特征, 是一个完整的全长cDNA序列;DaANS1最大ORF可编码358个氨基酸, 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0.4 kD和5.26, 并含有依赖于2 - 酮戊二酸和Fe2+氧化的保守结构域, 其中包括与2 - 酮戊二酸特异结合的精氨酸2个(Arg295、304) 及与Fe2+结合的保守组氨酸5个(His238、243、249、276、294) 和天冬氨酸3个(Asp240、260、279); DaANS1与所选被子植物ANS基因的同源性均远高于与裸子植物的同源性, 而且与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旋花科植物ANS基因的亲缘关系最近, 但仅能将属、种间植物合理分类; DaANS1 表达丰度从初前期增至最强的盛前期后一直降至最低的后中期, 到收获时又稍增强, 其表达模式与ANS酶活性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具协同性。这些结果表明, DaANS1 为植物ANS基因的一员, 可评价属、种间植物的亲缘关系, 在转录水平上受到调控而影响田薯地下块茎花青素形成。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植物

    • 嫁接提高菊花耐高温与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 房伟民;郭维明;陈俊愉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327-1332.
    • 摘要 ( 2057 ) HTML ( 1413 ) PDF (544KB) ( 1413 )   
    • 比较了高温胁迫过程中以黄蒿和白蒿为砧木的菊花嫁接苗和扦插苗叶片膜透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和过氧化氢酶(CAT)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扦插苗比较, 嫁接苗叶片膜透性和O2 产生速率较低, SOD、CAT与APX活性较高, 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也相对较高, 而两种不同砧木的嫁接苗活性氧及抗氧酶活性等无显著差异。高温下嫁接苗叶片卷缩、萎蔫和黄化等症状均不同程度好于扦插苗。嫁接有利于菊花耐热能力的提高。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甘菊与栽培菊‘金陵黄玉’种间杂交失败的原因
    • 孙春青;陈发棣;房伟民;刘兆磊;侯喜林;滕年军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333-1338.
    • 摘要 ( 2367 ) HTML ( 2377 ) PDF (507KB) ( 2377 )   
    • 二倍体野菊与栽培菊种间杂交常不能结实, 从而严重影响了野菊优异基因的利用, 为了揭示
      其原因, 以栽培菊(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金陵黄玉’为母本, 二倍体野生菊甘菊(D. lavandulifolium ) 为父本, 开展了种间杂交, 测定了父本花粉活力, 研究了授粉后花粉在柱头萌发行为及胚胎发育情况等。结果发现, 父本甘菊的花粉活力在授粉时为11.2% , 人工授粉4 h内未观察到柱头上有花粉萌发;授粉后8 h时平均每个柱头上只有7.5粒花粉萌发; 到授粉后12 h时数量达到最多, 为16.1粒; 随后数量急剧下降, 到24和48 h时柱头萌发花粉数量分别只有3.2粒和2.4粒, 且大部分花粉管生长异常并停留在柱头表面。此外, 在授粉8 d后观察到12.0%子房中含有正常的球形胚, 但之后就未观察到正常胚胎, 最终未获得杂交种子, 而母本自然开放结实率高达42.3%。以上结果表明, 受精前、后的生殖障碍, 即母本柱头上花粉萌发数量少且萌发异常和受精后胚胎大量败育, 是引起种间杂交不结实的主要原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过氧化氢与蝴蝶兰胚性愈伤组织诱导
    • 刘福平;陈淳;许传俊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339-1344.
    • 摘要 ( 1795 ) HTML ( 1909 ) PDF (323KB) ( 1909 )   
    • 从蝴蝶兰类原球茎切块诱导胚性愈伤组织, 诱导期间培养物DNA甲基化程度持续下降, 与H2O2含量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在降低6-BA浓度的培养基中添加H2O2可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 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H2O2淬灭剂二甲基硫脲降低了愈伤组织诱导率,H2O2可能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信号分子之一。愈伤组织诱导期间SOD活性对H2O2水平变化起主导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银粉背蕨的配子体发育及孢子繁殖技术的研究
    • 黄笛;冯玉兰;董丽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345-1352.
    • 摘要 ( 1590 ) HTML ( 1142 ) PDF (680KB) ( 1142 )   
    •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 孢子萌发、配子体生长发育及孢子体苗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银粉背蕨的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 配子体发育为水蕨型。在4 ℃下分别贮藏0、2、4、6和10个月孢子的萌发时间和萌发率均没有显著差异。对4种常规基质的研究表明, 泥炭土+河沙(体积比1∶1) 是银粉背蕨孢子萌发和生长的最佳基质, 萌发率达65%以上, 成苗率高达83.2%; 而园土和草炭土均不利于配子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对孢子和原叶体的无菌培养结果表明, 在含不同浓度无机盐的培养基中, MS培养基最适于孢子萌发和原叶体生长, 其萌发率高达53.3%; 在1/8MS中孢子没有萌发。在含不同蔗糖浓度的培养基中, 4%的蔗糖对原叶体增殖和发育最佳, 其增殖率最高, 合子胚发生数最多, 成苗时间最短。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大叶补血草Na+/H+ 逆向转运蛋白基因( SOS1)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周玲玲;祝建波;曹连莆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353-1358.
    • 摘要 ( 1547 ) HTML ( 1128 ) PDF (347KB) ( 1128 )   
    • 用RT-PCR及RACE方法从盐生植物大叶补血草Limonium gmelinii (Willd. ) Kuntze中分离出Na+/H+ 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cDNA (LgSOS1, GenBank登录号EU780458) , LgSOS1的cDNA全长为3 910bp, 5′非翻译区为79 bp, 3′非翻译区为376 bp, 开放阅读框为3 455 bp, 编码1 151个氨基酸, 推测分子量为126 kD。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 LgSOS1与冰叶午时花、沙拐枣、番茄、盐芥和拟南芥质膜型Na+/H+ 逆向转运蛋白的一致性分别为69.02%, 64.42% , 61.96% , 60.12%和59.62%。预测分析表明, LgSOS1有12个跨膜结构区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蛋白与质膜型的Na+/H+ 逆向转运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 与液泡型的Na+/H+ 逆向转运蛋白亲缘关系较远。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 6 - 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6PGDH) 的克隆与甜瓜属异源四倍体的分子验证
    • 魏跃;吴志明;张蜀宁;陈劲枫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357-1380.
    • 摘要 ( 1928 ) HTML ( 1416 ) PDF (968KB) ( 1416 )   
    • 根据已发表的黄瓜6 - 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hosphogluconate dehydrogenase ) 基因6PGDH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 EU815934) 设计引物, 扩增了甜瓜属异源四倍体新种及野生种和栽培黄瓜‘北京截头’的6PGDH基因片段, 测序结果表明3个种的6PGDH基因片段序列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长度均为1 098 bp包含936 bp编码311个氨基酸的阅读框和162 bp的3′非翻译区末端, 片段内无内含子存在。利用DNAMAN软件检测到异源四倍体新种与野生种和栽培黄瓜‘北京截头’氨基酸的差异位点有3个, 碱基差异位点有22个, 差异位点的遗传分布符合孟德尔遗传学定律, 从而在分子水平证实了异源四倍体新种是野生种和栽培黄瓜‘北京截头’的杂交后代。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其它园艺植物

    • 铝氟交互处理对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 王小平;刘鹏;罗虹;谢忠雷;徐根娣;姚建东;陈可宝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359-1364.
    • 摘要 ( 1875 ) HTML ( 1604 ) PDF (434KB) ( 1604 )   
    • 通过‘白茶’和‘智仁早茶’在不同铝氟浓度交互处理的水培试验, 研究了茶树的根系活力、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过氧化氢酶(CAT) 、过氧化物酶( POD) 和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SOD) 。结果表明: (1) 低浓度铝(30 mg·L -1) 能够增强茶树根系活力和SOD活性, 降低叶质膜透性以及POD和CAT酶活性; (2) 在氟浓度为4和12 mg·L -1时, 与对照相比, 茶叶的酶活性增强, 叶质膜透性和根系活力均低于对照; (3) 铝氟交互处理中, 在低铝低氟- 低铝高氟交互过程中, POD、CAT和S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 可以推断这个铝氟比例范围增强茶树对活性氧的清除, 但低铝高氟处理时, POD和CAT活性均比对照低; 高铝低氟浓度下, 游离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POD、CAT和SOD活性均较单铝90mg·L -1处理低, 可能铝与氟产生协同作用; 高铝高氟浓度下, 茶苗的POD、CAT和SOD活性较对照高,且叶质膜透性和根系活力比对照低, 表明茶树受到一定伤害。这些结果说明, 铝氟交互作用对茶树生理机制的影响显著优于单铝和单氟处理, 且其作用存在一定比例范围, 两个品种间并不一致。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 四种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对草莓的致病力分化研究初报
    • 李喜玲;高智谋;李艳梅;邱艳;刘小燕;彭梅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365-1369.
    • 摘要 ( 1831 ) HTML ( 1223 ) PDF (282KB) ( 1223 )   
    • 从合肥、蚌埠、长丰、和县等地采集的番茄、辣椒、草莓、葡萄等发病组织上分离鉴定获得23个灰葡萄孢菌株, 采用菌丝块创伤接种法, 分别测定了这些菌株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力。结果初步表明, 所有供试菌株接种草莓果实和叶片后均引起发病, 但病斑的平均直径有显著差异, 并在不同草莓品种上表现也有差异, 显示灰葡萄孢菌株间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分化。按照在草莓果实和叶片所致病斑的平均直径大小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致病力较强、中等和较弱3种类型。总体来说, 来自草莓和番茄的菌株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较强, 来自辣椒的菌株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较弱, 但来自相同寄主的菌株间致病力也存在差异, 菌株致病力差异与菌株地域来源无明显相关。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马铃薯抗坏血酸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 秦爱国;于贤昌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370-1374.
    • 摘要 ( 2024 ) HTML ( 1598 ) PDF (386KB) ( 1598 )   
    • 为探讨马铃薯不同器官中抗坏血酸(AsA) 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关系, 研究了马铃薯幼
      叶、功能叶、老叶、茎和块茎中AsA和其氧化态脱氢抗坏血酸(DHA) 的含量与L - 半乳糖- 1, 4 - 内酯脱氢酶( GalLDH)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 、谷胱甘肽还原酶( GR )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抗坏血酸氧化酶(AO) 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 等6种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马铃薯AsA在幼叶和块茎中含量很高。叶片和茎的抗坏血酸库(AsA与DHA之和) 水平与GalLDH活性显著相关, 而AsA含量与DHAR活性显著相关, DHA含量与APX活性显著相关。说明在马铃薯幼叶中高含量的AsA可能由于GalLDH和DHAR的高活性; 而块茎中AsA的积累, 主要来自于叶片的运输和DHAR催化的DHA再生。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春石斛的多倍体诱导
    • 郑宝强;张莹;王雁;李振坚;朱向涛;律春燕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381-1384.
    • 摘要 ( 1973 ) HTML ( 1507 ) PDF (456KB) ( 1507 )   
    •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秋水仙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诱导杂种春石斛体细胞染色体加
      倍的效果。结果表明, 0.06%秋水仙素处理12 h的诱变效果最佳, 诱变率达69.1%。用组织培养结合不定芽诱导技术获得了稳定的多倍体变异株。变异株与正常株形态差异明显, 气孔数及大小之间差异显著。二倍体对照2n = 2x = 38, 变异株2n = 4x = 76 (四倍体) , 同时也发现存在嵌合体现象。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文心兰类原球茎液体增殖过程中秋水仙素化学诱变
    • 崔广荣;上官凌飞;张子学;胡能兵;张从宇;侯喜林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385-1389.
    • 摘要 ( 2028 ) HTML ( 1279 ) PDF (613KB) ( 1279 )   
    • 采用秋水仙素对液体增殖培养中的文心兰类原球茎进行多倍体诱变, 获得了大量的文心兰多
      倍体试管苗。结果表明, 秋水仙素浓度越高, 处理时间越长, 类原球茎受伤害程度越严重, 再生苗多倍体比例越大, 最高诱变率可达46.7%; 低浓度, 短时间秋水仙素处理易产生嵌合体; 四倍体试管苗植株粗短, 健壮, 叶片宽厚, 叶片下表皮气孔张度较大, 下表皮细胞核较大且靠近细胞壁边缘; 根尖细胞染色体数加倍。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 苹果果实中类黄酮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聂继云;吕德国;李静;刘凤之;李萍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390-1397.
    • 摘要 ( 2344 ) HTML ( 2754 ) PDF (551KB) ( 2754 )   
    • 类黄酮是苹果果实中的一类主要多酚类物质, 对人体健康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已报道的
      苹果果实类黄酮达34种, 分属黄烷醇、黄酮醇、二氢查耳酮、花青苷和二氢黄酮醇5类。苹果果实中类黄酮的组成和含量因品种和果实部位而异, 通常果肉中的类黄酮种类和含量均明显少于果皮。苹果果实在发育、成熟和贮藏过程中类黄酮含量会发生变化。苹果果实类黄酮的测定普遍采用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或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 并用质谱仪对类黄酮进行成分确认和结构鉴定。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品种

    • 草莓新品种‘燕香’
    • 王桂霞;董静;张运涛;钟传飞;李天忠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398-1398.
    • 摘要 ( 2029 ) HTML ( 1315 ) PDF (379KB) ( 1315 )   
    • ‘燕香’草莓由‘女峰’与‘达赛莱克特’草莓杂交育成, 在北京地区日光温室条件下1月
      上中旬成熟, 果实圆锥或长圆锥形, 果形端正, 平均单果质量33 g, 最大果质量54 g, 橙红色, 果柄长,光泽好, 有香味, 耐贮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7% , 维生素C含量0.728 mg·g-1 , 总糖61.94% , 总酸0.587% , 果实硬度0.51 kg·cm-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草莓新品种‘晶瑶’
    • 曾祥国;冯小明;向发云;宋志红;吴金平;吴润玲;顾玉成
    • 园艺学报. 2009, 36(9): 1399-1399.
    • 摘要 ( 1574 ) HTML ( 1568 ) PDF (328KB) ( 1568 )   
    • ‘晶瑶’是以‘幸香’为母本, ‘章姬’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草莓新品种, 其休眠期短, 果
      实呈略长圆锥形, 表面鲜红色; 果实整齐, 一级序果平均29.6 g; 肉质细腻, 香味浓, 口感好, 耐贮运;抗白粉病能力强。平均产量为330 g·株-1 , 32 475 kg·hm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