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40卷, 第5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果树

    • 根域限制对‘峰后’葡萄果实韧皮部糖卸载的影响
    • 娄玉穗, 杨天仪, 刘晓清, 李洪艳, 赵丽萍, 许文平, 张才喜, 王世平
    • 园艺学报. 2013, 40(5): 817.
    • 摘要 ( 1487 ) HTML ( 1591 ) PDF (366KB) ( 1591 )   
    • 为了探明根域限制提高葡萄果实糖度的机制,用5 年生‘峰后’葡萄为材料,在果实成熟
      期用“浆果杯”技术比较了根域限制处理与对照的果实韧皮部糖卸载的日变化。结果表明,葡萄果实韧
      皮部糖卸载在一天中有3 次高峰,分别出现在上午、下午和晚上(9:00、17:00 和21:00 左右)。上午
      卸载量大,其峰值分别为下午和晚上的2.1 和1.4 倍左右;根域限制处理果实的糖卸载量始终高于对照,
      约为对照的1.5 倍,并且上午糖的快速卸载提前了3 h,峰值为对照的2.0 倍。给“浆果杯”中的糖卸载
      缓冲液添加ABA、EGTA,促进了糖卸载,但添加EB 却抑制糖卸载。表明葡萄果实韧皮部糖卸载需要消
      耗能量,根域限制促进了葡萄果实韧皮部的糖卸载,并可能与其诱导ABA 含量的升高有关。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藤稔’葡萄冬季休眠后期花芽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分析
    • 慕 茜, 刘更森, 孙 欣, 李 玉, 陶 然, 王 晨, 房经贵
    • 园艺学报. 2013, 40(5): 828.
    • 摘要 ( 1356 ) HTML ( 1195 ) PDF (441KB) ( 1195 )   
    • 以6 年生‘藤稔’葡萄(Vitis vinifera L.‘Fujiminori’)为试材,在枝条不同节位进行短截
      处理,对9 个花发育相关基因的时空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休眠后期虽然VvAP1、VvAP2、VvAP3、
      VvAG、VvFUL、VvSOC1、VvLFY 和VvFLC 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较低,但冬芽仍可进行花芽分化;短截
      处理可以促进花发育,增加各节位芽中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同一枝蔓上的中部芽比上部芽和下部芽发育
      好,基因相对表达量高,花芽生长发育时间长。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葡萄赤霉素受体基因VvGID1A 的分离、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 王西成, 吴伟民, 房经贵, 钱亚明, 王 晨, 宋长年, 赵密珍
    • 园艺学报. 2013, 40(5): 839.
    • 摘要 ( 933 ) HTML ( 2013 ) PDF (1890KB) ( 2013 )   
    • 以‘藤稔’葡萄(Vitis vinifera × V. labrusca‘Fujiminori’)的花序、茎尖、叶片以及果实为
      试材,应用RT-PCR 结合RACE 技术克隆得到GID1A 同源基因全长cDNA 序列,命名为VvGID1A(基因
      登录号:JQ669511),全长1 681 bp,含有1 个1 035 bp 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44 个氨基酸,该氨基酸序
      列还包含两个激素敏感酯酶家族保守的结构域HGG 和GXSXG。系统进化分析表明,VvGID1A 与蒺藜苜
      蓿、棉花和拟南芥之间的一致性分别为70.25%、70.08%和68.21%。荧光定量RT-PCR 结果表明,VvGID1A
      在葡萄花序、老叶和卷须中表达水平高于茎尖和幼叶,而在GA 处理果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未处理的对照
      样品。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洋葱表皮细胞转化后,洋葱表皮细胞的瞬时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的表达
      产物定位在细胞核上。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梨贝壳杉烯酸氧化酶基因PcKAO1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欧春青, 姜淑苓, 王 斐, 王志刚, 马 力, 李连文
    • 园艺学报. 2013, 40(5): 849.
    • 摘要 ( 1378 ) HTML ( 1099 ) PDF (1453KB) ( 1099 )   
    • 以梨矮化砧木‘中矮1 号’新梢叶片为试材,根据苹果基因组中相关序列信息设计特异引
      物,通过RT-PCR 的方法克隆了梨赤霉素合成过程中关键酶——贝壳杉烯酸氧化酶(KAO)基因的编码
      框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1 568 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03 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57.59 kD,等
      电点为9.47,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已知的KAO 序列具有53.14% ~ 98.61%的相似性,且具有细胞色素
      P450 家族蛋白典型的功能结构域和跨膜结构域,将该基因命名为PcKAO1,GenBank 登录号为
      KC153027.1。用同样的方法克隆了对照梨品种‘早酥’(乔化)和‘锦香’(半矮化)的PcKAO1 基因,
      通过比对分析发现3 个品种的PcKAO1 基因间仅有个别碱基差异,其编码的蛋白序列完全一致。RT-PCR
      半定量分析表明:PcKAO1 基因在‘中矮1 号’各个检测的器官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以种子和子房中的
      表达量最高;在3 个品种的新梢叶片中,除新梢生长初期(5 月10 日)之外,其他时期矮化砧木‘中矮
      1 号’均低于乔化和半矮化的对照品种‘早酥’和‘锦香’,而在这些时期‘中矮1 号’新梢生长逐渐减
      缓乃至停长。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及AFLP 遗传多样性分析
    • 岁立云, 刘义飞, 黄宏文
    • 园艺学报. 2013, 40(5): 859.
    • 摘要 ( 1563 ) HTML ( 1786 ) PDF (528KB) ( 1786 )   
    • 对中国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调查,并对其进行果实性状变异分析和AFLP 遗传多
      样性及遗传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红肉猕猴桃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江西省、
      四川省和陕西省等地,共采集到52 份野生资源和2 份品种资源(包括软枣猕猴桃红肉类型、中华猕猴桃
      红肉类型和美味猕猴桃红肉类型)。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在果实性状和DNA 分子水平上都存在丰富的变
      异和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4 对AFLP 引物共扩增出259 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0.56%,
      Nei’s 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s 信息指数分别为0.318 和0.477;资源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568 ~ 0.883
      之间,平均为0.714。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将54 份资源划分为4 个组,软枣猕猴桃红肉类型单独聚为
      一类;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红肉类型亲缘关系较近且有按地理来源优先聚类的趋势。果实性状数据
      和AFLP 数据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二者可结合用于红肉猕猴桃资源评价和保护利用工作中。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蔬菜

    • 中国甘蓝育成品种系谱分析
    • 王庆彪, 方智远, 杨丽梅, 庄 木, 张扬勇, 刘玉梅, 孙培田, 吕红豪
    • 园艺学报. 2013, 40(5): 869.
    • 摘要 ( 1082 ) HTML ( 1816 ) PDF (765KB) ( 1816 )   
    • 调查总结了1982—2012 年中国育成的结球甘蓝品种,对这些品种的系谱资料、亲本组成及
      亲本选配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82—2012 年中国共报道育成甘蓝品种219 个,其中杂交种
      183 个,占83.56%,尤其是近10 年来育成品种中杂交种占96.74%;扁球形品种最多,为108 个。对目前
      亲本来源清楚的176 个杂交种的亲本组成进一步分析表明,176 个杂交种来自261 个直接亲本,可以追溯
      到67 个中国地方品种和104 个国外引进品种。其中‘黑叶小平头’衍生品种最多(38 个),其次是‘北
      京早熟’(27 个)。系谱分析发现亲本选配时不同地理来源或者植物学性状差异较大的两个亲本组配能够
      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并结合国内育成的几个重要甘蓝主栽品种的亲本组配特点,探讨出在甘蓝品种育
      种过程中亲本选择、配置组合上的规律和特点。绘制了‘黑叶小平头21-3’和‘北京早熟01-20’两个骨
      干亲本的系谱图。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甘蓝Ogura 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oMF1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郭盈盈, 颉建明, 简元才, 郁继华, 康俊根
    • 园艺学报. 2013, 40(5): 887.
    • 摘要 ( 1004 ) HTML ( 1855 ) PDF (2127KB) ( 1855 )   
    • 通过TAIL-PCR 染色体步移技术,从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基因组中克
      隆到胞质雄性不育(OguCMS)相关基因BoMF1 翻译起始位点上游521 bp 的启动子序列。软件分析预测
      表明,该启动子序列中存在多个顺式作用元件,包括TATA-box、CAAT-box、MYB 结合位点、植物激
      素响应单元等。为了研究该启动子的表达特性,亚克隆了BoMF1 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21 bp 序列,将其置
      换pBI121 中的CaMV35S 启动子,驱动其下游的GUS 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BoMF1P,以pBI121
      空载体作为阳性对照,通过农杆菌(LBA4404)介导法转入拟南芥。结果表明,甘蓝BoMF1 启动子序列
      能驱动GUS 基因在拟南芥花药发育晚期的花药和花粉中特异表达,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黄瓜果实弯曲相关基因Cs14-3-3 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徐 圆, 秦智伟, 周秀艳
    • 园艺学报. 2013, 40(5): 896.
    • 摘要 ( 1556 ) HTML ( 2052 ) PDF (2665KB) ( 2052 )   
    •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果实易发生弯曲的品种‘长春密刺’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
      技术从果皮中分离并克隆了14-3-3 蛋白基因,并将此基因命名为Cs14-3-3Cs14-3-3 基因cDNA 全
      长792 bp,编码263 个氨基酸,分子量29 589.287 Da,等电点为4.58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此基因含有
      14-3-3 蛋白基因的典型结构域,与其他物种14-3-3 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75%以上,编码的氨
      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85%以上,属于14-3-3 蛋白基因家族。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方法对顺直果
      实和弯曲果实腹部及脊部在果实开花的2、4、6、8、10、12 d 的基因表达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
      果实发育各个时期,Cs14-3-3 的表达量均为在弯曲果实腹部 > 顺直果实 > 弯曲果实脊部的表达量;在
      各个部位,Cs14-3-3 在果实开花2 d 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开花后其他时期。试验结果表明,Cs14-3-3 基因为
      黄瓜果实弯曲相关基因,在黄瓜果实开花早期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甜瓜中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CmBADH的克隆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丛红滋, 于喜艳 , 王秀峰, 史庆华
    • 园艺学报. 2013, 40(5): 905.
    • 摘要 ( 1236 ) HTML ( 1176 ) PDF (1995KB) ( 1176 )   
    • 以甜瓜(Cucumis melo L.)‘TS-2’为材料,根据GenBank 登录的植物甜菜碱醛脱氢酶氨基
      酸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利用RT-PCR 和3′、5′RACE 技术从甜瓜叶片中克隆到1 个甜菜碱醛脱氢酶基
      因,命名为CmBADH,在GenBank 中的注册号为:JN091961.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 856 bp,
      编码503 个氨基酸,BADH 蛋白大小约54 kD,理论pI 为5.182。甜瓜BADH 蛋白与麻疯树同源性最高,
      为82.96%。该基因编码蛋白有4 个强的跨膜螺旋结构。PlantCare 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序列具有茉莉酸甲
      酯、防御与胁迫、玉米醇蛋白代谢途径、低温、光响应、分生组织表达、生理周期调控等顺式作用元件
      和干旱诱导的MYB 结合位点。实时荧光定量PCR 表明,CmBADH 受盐、干旱、低温、高温诱导,其表
      达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mBADH 还随外源ABA 诱导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表达的趋势。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菠菜种质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AFLP 分析
    • 吴娅妮, 康俊根, 王文科, 孟淑春
    • 园艺学报. 2013, 40(5): 913.
    • 摘要 ( 1114 ) HTML ( 1223 ) PDF (286KB) ( 1223 )   
    • 利用AFLP 标记技术对110 份来源不同的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
      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0 对EcoRⅠ/MseⅠ引物组合共扩增出882 条带,其中208 条多态性条带,多
      态性比率23.6%;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4 ~ 0.87,不同来源组群的Nei’s 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
      0.1887 ~ 0.2501,总体为0.2830,Shannon 信息指数范围为0.2789 ~ 0.3793,总体为0.4337。种质间基于
      遗传相似系数的UPGMA 聚类分析、主坐标分析与组群间基于Nei’s 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结果基本相同,
      与地理来源有很高的一致性。全部供试种质可分为两类,欧美、西亚、东亚及中国北方种质聚为一类,
      部分日本种质和中国的南方种质聚为另一类,AFLP 标记能很好地从分子水平揭示菠菜资源的亲缘关系。
      由亲缘关系推测中国的南、北方菠菜种质可能有着不同的起源。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植物

    • 云南香格里拉特有易危植物中甸刺玫的表型多样性
    • 李树发, 李纯佳, 蹇洪英, 李淑斌, 熊 劲, 李进昆, 唐开学
    • 园艺学报. 2013, 40(5): 924.
    • 摘要 ( 1167 ) HTML ( 996 ) PDF (681KB) ( 996 )   
    • 利用形态学指标对云南香格里拉县现存的中甸刺玫(Rosa praelucens Byhouwer)3 个天然居
      群、1 个由引种植株构成的“引种”群体和1 个由零星散生在农家的植株所构成“农家”群体进行了表型
      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和平村天然居群的植株最高,花最大,果实最大,种子数量最多且百粒质
      量最大。乃司村天然居群的叶片小叶数最多,叶片连叶柄最长,果梗最长,但果实最小,种子百粒质量
      最轻。联合村天然居群的花色最红且变异最丰富。“农家”群体的植株冠幅最大,花瓣数最多且变异最丰
      富。“引种”群体的株高、冠幅、小叶片和花径等的均值最小但变异系数较大,花色最淡,种子数最少。
      (2)中甸刺玫种内存在着丰富的表型变异,23 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为22.88%,平均表型分化系
      数为69.56%,群体间的变异是其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3)目前引种的植株和自然散生在农家庭院的植
      株主要分别从乃司村和联合村人为地直接或间接采集并单独保存下来。基于中甸刺玫的表型多样性及变
      异特征,应尽可能地保护较多的居群;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则应尽量保护群体的完整性以保存其群体内所
      蕴藏的观赏性状。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杓兰属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
    • 张 毓, 王苗苗, 张 雪, 赵世伟
    • 园艺学报. 2013, 40(5): 933.
    • 摘要 ( 890 ) HTML ( 1718 ) PDF (14220KB) ( 1718 )   
    • 在对华北和东北地区杓兰属(Cypripedium L.)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基础上,应用数量分类学
      中的Q 型聚类分析法对38 份杓兰代表样本进行分类研究,并对20 个形态性状进行R 型聚类分析和主成
      分分析。Q 型聚类分析将这38 份样品在Lq1 = 0.25 水平分为山西杓兰群和其他杓兰群两个类群,在Lq2 =
      0.155 水平将其他杓兰群分为3 个亚群,结果显示大花杓兰(C. macranthos Sw.)与山西杓兰(C. shanxience
      S. C. Chen)亲缘关系最远,中间过度类型多为大花杓兰与黄囊杓兰(C. calceolus L.)之间的天然杂交后
      代。R 型聚类分析树系图显示各性状分布较为分散,相互独立。主成分分析表明20 个性状特征综合成的
      9 个主成分中前5 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高达80.81%,结合其与性状间的相关性,筛选出影响力大的13
      个重要性状。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 半矮生型桃节间长度相关基因的筛选和鉴定
    • 鲁振华, 李钰婷, 王志强*, 牛 良, 崔国朝, 王玉兰
    • 园艺学报. 2013, 40(5): 943.
    • 摘要 ( 1104 ) HTML ( 1428 ) PDF (1349KB) ( 1428 )   
    • 为了进一步研究调控节间长度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及为克隆该半矮生性状的基因提供依据,
      采用cDNA-AFLP 分析方法对半矮生型桃节间“生长跃变期”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筛选,并对差异的转录
      衍生片段(TDFs)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功能注释及qRT-PCR 验证。采用256 对引物,共产生9 021
      个TDFs,有明显差异的TDFs 共899 个,成功回收到497 个TDFs,254 条序列与已知基因高度相似。差
      异表达的基因主要涉及到信号转导、生长发育、转录调控、蛋白质代谢、防御和物质与能量代谢等。选
      取其中26 个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 验证,结果表明26 个基因的qRT-PCR 表达丰度分析与
      cDNA-AFLP 结果一致。分离到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脱落酸、细胞周期等调控途径中
      生长调控相关的候选基因,可为阐明节间生长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两个柱花草品种根系构型差异及其对间作柑橘砧木实生苗磷营养的竞争
    • 王彩环, 李立颖, 谢小林, 朱红惠, 姚青
    • 园艺学报. 2013, 40(5): 953.
    • 摘要 ( 1319 ) HTML ( 1064 ) PDF (248KB) ( 1064 )   
    • 根系构型与植物的养分吸收密切相关,可能影响植物不同个体间的养分竞争。比较了‘格
      拉姆’和‘184 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Sw.)的根系构型差异,并探讨了两者在间作条件下对柑橘砧木
      红藜檬(Citrus limonia)实生苗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格拉姆’和‘184 号’在单作条
      件下生物量、总根长、主根长和根尖数相似,但是‘184 号’的基根角度、根系表面积、平均根直径均小
      于‘格拉姆’;在与柑橘实生苗间作条件下,‘184 号’有41.4%的根系进入柑橘根区,而‘格拉姆’仅有
      0.8%的根系进入柑橘根区,因此与‘184 号’间作的柑橘砧木实生苗的生物量和对磷养分的吸收均显著低
      于与‘格拉姆’间作的柑橘砧木实生苗。本研究表明,与根系垂直生长型的‘格拉姆’相比,根系水平
      生长型的柱花草‘184 号’不宜用于果园生草栽培,根系构型应该成为草种筛选的重要指标。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石蒜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LrF3H 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黄春红, 高燕会, 朱玉球, 童再康, 姜小凤
    • 园艺学报. 2013, 40(5): 960.
    • 摘要 ( 1154 ) HTML ( 1370 ) PDF (2728KB) ( 1370 )   
    • 采用RT-PCR 和RACE 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石蒜花瓣中克隆到1 个黄烷酮3–羟化酶(F3H)
      基因的cDNA 全长序列,全长1 293 bp,包含1 098 bp 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65 个氨基酸;氨基酸序
      列比对显示该序列编码的氨基酸与水仙的F3H 具有高达91%的同源性,将其命名为LrF3H。二级结构预
      测表明,随机卷曲是LrF3H 蛋白最大量的结构元件,而α–螺旋和延伸链散布于整个蛋白中。保守结构
      域预测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典型的F3H 蛋白功能结构域,其保守结构域中含有铁离子及2–O–酮
      戊二酸结合位点,属于2OG-FeⅡ_Oxy 双加氧酶超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析表明,LrF3H 在整个花
      发育过程中均表达,而且从初蕾期到盛开期随着花瓣着色加深表达量逐渐增加,盛开期表达量最高,之
      后随着花朵萎蔫表达量下降;在不同器官中,LrF3H 的表达量在花瓣和花葶中最高,而在根、鳞茎和叶
      片中都很低,推测该基因在石蒜花色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高温胁迫对草地早熟禾渗透势、膜脂肪酸成分及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影响
    • 彭 燕, 黄炳茹, 许立新, 李 州
    • 园艺学报. 2013, 40(5): 971.
    • 摘要 ( 1087 ) HTML ( 1498 ) PDF (720KB) ( 1498 )   
    • 以‘Midnight’和‘Brilliant’两个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品种为试材,研究叶片渗透
      势、膜脂肪酸成分变化以及抗氧化酶对高温胁迫(35/30 ℃,昼/夜)的响应。高温胁迫下,‘Midnight’
      草地早熟禾草坪外观质量显著高于‘Brilliant’;随胁迫时间延长,‘Midnight’叶片的渗透势不断下降,
      而‘Brilliant’除在前5 d 有一定程度下降外,而后基本处于不变,‘Midnight’保持更高的相对含水量;
      两品种亚麻酸(18︰3)含量不断下降,亚油酸(18︰2)和棕榈酸(16︰0)不断增加,即脂肪酸饱和水平
      增加,‘Midnight’比‘Brilliant’含有更高的亚麻酸和棕榈油酸(16︰1),更低的棕榈酸和硬脂酸(18︰0),
      因而伴随着更高的双键指数(DBI);‘Brilliant’的MDA 含量在胁迫10 d 后上升加快,胁迫25 d 结束时
      其含量为‘Midnight’的1.6 倍,与之相对应的则是‘Midnight’的SOD 酶活性显著高于‘Brilliant’,电
      解质渗透率显著低于‘Brilliant’。以上结果表明,‘Midnight’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较高的SOD 酶活性,
      减轻了膜脂过氧化程度,有效保护了细胞膜稳定性,因而缓解了高温胁迫下的水分和氧化压力,表现出
      较强的耐热性。同时,‘Midnight’具有避免膜脂饱和程度剧烈变化的能力,也可能与耐热性较强有关。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茶树TIDH 核苷酸多样性及与咖啡碱含量的关联分析
    • 周晨阳, 金基强, 马春雷, 姚明哲, 陈 亮
    • 园艺学报. 2013, 40(5): 981.
    • 摘要 ( 6688 ) HTML ( 1989 ) PDF (712KB) ( 1989 )   
    • 咖啡碱是嘌呤碱中最重要的一种,对茶叶的滋味等品质起重要的作用,对于咖啡碱代谢途
      径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根据NCBI 登录的TIDH 基因(编码咖啡碱合成途径的一个关键酶——次黄嘌呤核
      苷酸脱氢酶)cDNA 设计引物,克隆获得了一条基因组DNA 的中间片段,长4 172 bp(TIDH3)。从中国
      茶树资源核心种质中选取咖啡碱含量有代表性的95 份资源进行了两个年度、春秋两季的咖啡碱含量HPLC
      测定,大部分材料的咖啡碱含量在2.50% ~ 4.50%,4 次重复的平均值为3.50%,变异系数在15.52% ~
      19.25%,表明茶叶咖啡碱含量在不同年份与季节都是相对稳定的。经PCR 扩增、测序和序列多态性分析,
      TIDH3 中的一个759 bp 片段的总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T 和θW 分别为0.006 和0.012,同义突变多样性πsyn =
      0.009 大于非同义突变多样性πnonsyn = 0.006。Ka/Ks = 0. 600 < 1,认为TIDH3 基因受到负向选择作用。
      TIDH3 基因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基因内的连锁不平衡衰减速度较快,在约300 bp 范围内r2 值降低到了
      0.2。通过关联分析,获得两个与咖啡碱含量显著相关的SNP 位点,遗传贡献率分别为10.43%和5.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技术与方法

    • 红掌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其PCR 检测方法
    • 周晓云, 游春平
    • 园艺学报. 2013, 40(5): 989.
    • 摘要 ( 1030 ) HTML ( 1626 ) PDF (1909KB) ( 1626 )   
    • 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 和ITS4 扩增红掌根腐病菌转录间隔区并进行序列测定,通过序列
      比较,设计了1 对红掌根腐病菌的特异引物SF1/SR2,对30 个红掌根腐病病原菌、8 种其它真菌和2 种
      细菌基因组DNA 进行PCR 扩增。结果表明,只有红掌根腐病菌获得572 bp 的特异带。使用引物SF1/SR2
      对华丽腐霉进行PCR 扩增,其检测灵敏度在DNA 水平上可达1 pg。运用设计的引物从红掌根腐病菌基
      因组DNA 以及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的红掌植株中扩增到572 bp 的特异片段,实现了对红掌根腐病菌的快
      速可靠的检测。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品种

    • 柑橘新品种‘粤农晚橘’
    • 周碧容, 谭克成, 陈云辉, 钟云, 罗卫良, 曾继吾, 钟广炎, 姜波, 吉前华, 黄海英, 周成安
    • 园艺学报. 2013, 40(5): 997.
    • 摘要 ( 1323 ) HTML ( 1229 ) PDF (210KB) ( 1229 )   
    • 柑橘新品种‘粤农晚橘’是从‘砂糖橘’芽变枝条中选育而成。生长健壮,果实扁球形,
      单果质量39.9 g,果皮橙黄或橙色,果肉细嫩,多汁,甜酸可口,风味浓,果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6.0% ~
      16.89%,总酸0.606% ~ 0.89%,总糖12.2% ~ 13.92%,维生素C 163 mg · L-1,果实可食率70%,无核,
      品质优良。成熟期比‘砂糖橘’晚2.5 ~ 3 个月。适宜在广东省‘砂糖橘’适栽区种植。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板栗早熟新品种‘京暑红’
    • 秦 岭, 张 卿, 曹庆芹, 房克凤, 邢宇, 冯永庆
    • 园艺学报. 2013, 40(5): 999.
    • 摘要 ( 1155 ) HTML ( 1214 ) PDF (1442KB) ( 1214 )   
    • :‘京暑红’是实生选育的板栗早熟新品种,在北京地区4 月中旬萌芽,6 月中旬盛花,8 月
      22 日左右成熟,果实发育期约75 d。总苞呈椭圆形,每苞平均含坚果2.1 个,苞皮较薄,刺密,出实率
      为41.2%。坚果红褐色,果面光滑美观,平均单粒质量8.2g,果肉含水量57.2%,灰分2.0%,脂肪4.5%,
      蛋白质5.6%,总糖20.4%,淀粉38.2%,氨基酸1.5%。内果皮易剥离,果肉黄色,质地细糯,风味香甜。
      嫁接后第3 年株产可达2.5 kg,在北京板栗产区为极早熟类型。适宜密植栽培,株距2 ~ 3 m,行距3 ~ 4 m。
      授粉树配置以‘燕山红栗’、‘燕山早丰’为宜。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晚实核桃新品种‘珍珠香’
    • 王红霞, 高 仪, 褚发朝, 张志华, 郭建朝, 赵书岗, 雷玲
    • 园艺学报. 2013, 40(5): 1002.
    • 摘要 ( 979 ) HTML ( 1019 ) PDF (1597KB) ( 1019 )   
    • :‘珍珠香’是由核桃(Juglans regia L.)中实生选育出的晚实核桃新品种。坚果圆球形,平均
      单果质量6.8 g;壳厚0.93 mm 左右,缝合线紧密度169.1 N;坚果外壳光滑,内褶壁退化,易取整仁;种
      仁浅黄色,出仁率56.8%,蛋白质含量23.1%,粗脂肪含量53.0%,其中亚麻酸含量12.4%,浓香,涩味
      淡。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抗病性强。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火焰万带兰新品种‘蓝精灵’
    • 王 佳, 曾宋君, 吴坤林, 张建霞, 段俊
    • 园艺学报. 2013, 40(5): 1010.
    • 摘要 ( 1152 ) HTML ( 1259 ) PDF (1581KB) ( 1259 )   
    • 火焰万带兰新品种‘蓝精灵’(Renantanda SCBG Smurfs)是以中华火焰兰(Renanthera citrina
      var. sinica
      Z. J. Liu & S. C. Chen)为母本,小蓝万带兰(Vanda coerulescens Griff.)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粉
      杂交后选育出的兰花属间杂交新品种。株形匀称,生长势强,花朵着生密集,花朵数多,花期长,花紫
      蓝色,有深红色斑点,抗性强。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兰花新品种‘霞光’
    • 王玉英, 李枝林
    • 园艺学报. 2013, 40(5): 1013.
    • 摘要 ( 1519 ) HTML ( 1252 ) PDF (825KB) ( 1252 )   
    • ‘霞光’是由母本西藏虎头兰‘黄素花’(Cymbidium tracyanum L. Castle)和父本大雪兰
      Cymbidium mastersii)杂交选育而成的兰花新品种。四季常绿,叶带状,14 ~ 20 枚;花葶高52 ~ 55 cm,
      着花6 ~ 12 朵,花朵自然水平展开9.6 ~ 13.2 cm,有香味。萼片和花瓣均为金黄至卵黄色,切花瓣稍宽
      (1.4 ± 0.2)cm,唇瓣左右裂片之间有两行金黄色毛,合蕊柱背和腹面为红色。花期40 ~ 60 d,瓶插期
      20 ~ 45 d。适宜在亚热带或气候相近的温暖地区保护地栽培。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