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41卷, 第2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果树

    • 银杏苗根生垂乳分泌腔的解剖结构与组织化学研究
    • 付兆军1, 邢世岩1, *, 叶宝兴2, 3, 谭秀山2, 3, 黄 岩1
    • 园艺学报. 2014, 41(2): 205-214.
    • 摘要 ( 758 ) HTML ( 1202 ) PDF (7201KB) ( 1202 )   
    • 以银杏苗木根生垂乳为试材,通过树脂半薄切片技术观察分泌腔的发生发育过程,运用组织化学方法初步研究分泌腔分泌物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银杏苗根生垂乳中,分泌腔主要分布在皮层中,由一层分泌细胞围绕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腔道和2 ~ 3层鞘细胞构成,分泌腔直径平均为566.7 μm。分泌腔由原始细胞团细胞裂溶生而形成,原始细胞团细胞较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随分泌腔发育,原始细胞团中央细胞胞间层膨胀、溶解,形成胞间隙,胞间隙扩大到一定程度,中央细胞开始溶解。分泌腔随中央细胞不断溶解而扩大直至分泌细胞停止溶解,分泌腔成熟。根生垂乳顶端皮层及不定芽分生组织中有大量发育程度不同的分泌腔。根生垂乳原始细胞团具有较强的嗜锇性,核蛋白丰富,但淀粉粒较少。中央细胞溶解阶段,分泌细胞及空腔中均有嗜锇物质,空腔中还有大量蛋白质类物质及少量较小的淀粉粒。分泌腔成熟后,分泌腔中基本无蛋白质及淀粉粒,但分泌细胞与鞘细胞均呈现较强的嗜锇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苹果全基因组SBP-box基因家族分析及代表成员的分子克隆
    • 张晓辉, 魏小春, 李锡香, 孙玉燕1, 王, 冠1, 常兆晶1, 刘冠群1, 邱, 杨1, 宋江萍1, 王海平1, 沈, 镝1, 王大江2, 韩月澎3
    • 园艺学报. 2014, 41(2): 215-226.
    • 摘要 ( 1173 ) HTML ( 1734 ) PDF (7719KB) ( 1734 )   
    • 从金冠苹果基因组中鉴定出33个SBP-box家族基因,其中20个为miR156的靶基因。通过进化分析,对该家族成员进行了系统分类和功能预测。大部分预测的基因在富士苹果基因组中存在并表达,并且发现可变剪切在该家族基因中高频出现。在富士苹果中克隆了4个代表性成员基因,即MdSPL2MdSPL11、MdSPL13和MdSPL33;与金冠相比,MdSPL33是一个缺失第2和3外显子的剪切本,并具有2个单碱基变异;MdSPL11MdSPL13分别存在4个和2个单碱基变异,造成3个和1个氨基酸改变。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基于ITS和matK序列探讨新疆野苹果与中国苹果的系统演化关系
    • 朱元娣1, 曹敏格1, 许, 正2, 王, 昆3, 张, 文1, *
    • 园艺学报. 2014, 41(2): 227-239.
    • 摘要 ( 1016 ) HTML ( 1886 ) PDF (755KB) ( 1886 )   
    • 以新疆地区不同居群的52份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deb.)Roem.]、9份中国苹果品种(Malus × domestica subsp. chinensis Li.)、1份森林苹果(M. sylvestris Miller)种质为试材,进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ibosomal 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和叶绿体成熟酶K(matK)基因的测序分析。从GenBank中获取了11个苹果栽培品种、14个塞威士苹果、26个苹果属其它种及1个外类群欧洲梨(Pyrus communis)的ITS及matK序列。利用MEGA(ver. 4.0)计算不同序列间的碱基组成频率、简约信息位点数、转换/颠换比率、序列间成对距离,以最大简约法与邻接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采集的“新疆野苹果”与“中国苹果”的ITS序列长度在589 ~ 594 bp,含有148个简约信息位点,转换/颠换比率(R)为1.029;MatK序列长度为1 451 ~ 1 461 bp,没有复制子Ⅱ序列,含有16个简约信息位点,转换/颠换为1.442。ITS分析将中国苹果、新疆野苹果(来自中国新疆)和塞威士苹果(来自GenBank)聚类于一个大的发育枝内,新疆野苹果5个居群的系统演化按新源、巩留、霍城和塔城的先后次序发生。MatK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中国苹果和新疆野苹果聚类在一个大的发育枝内,但自展支持率低。由此说明,中国苹果由新疆野苹果驯化而来。matK不适于栽培苹果种内的系统发育分析。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草莓FaCBF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张 勇,汤浩茹*,罗 娅,王小蓉,陈 清,刘泽静
    • 园艺学报. 2014, 41(2): 240-248.
    • 摘要 ( 798 ) HTML ( 1565 ) PDF (3340KB) ( 1565 )   
    • 以‘丰香’草莓为试材,通过SON-PCR结合RT-PCR技术获得了1个冷诱导转录因子CBF/DREB家族基因编码区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FaCBF1,GenBank登录号为FJ767754。该基因包含1个长为636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21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23.4 kD,等电点为6.53。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FaCBF1与GenBank中登录的蔷薇科植物CBF/DREB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进化树分析表明,草莓FaCBF1与近缘属的月季、苹果和沙梨处于同一进化枝上,而与李属植物进化关系较远。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FaCBF1能被低温、干旱和高盐胁迫诱导,但对ABA诱导不敏感;在同一诱导时期在根中的表达量高于叶和茎中的表达量。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黄冠’梨采后热处理和钙处理对其钙形态及细胞壁物质代谢的影响
    • 王玲利1, 2, 刘, 超1, 黄艳花1, 李兴发1, 曾, 明1, 2, *
    • 园艺学报. 2014, 41(2): 249-258.
    • 摘要 ( 687 ) HTML ( 1462 ) PDF (818KB) ( 1462 )   
    • 以‘黄冠’梨为材料,研究了采后热处理(38 ℃热空气24 h),钙处理(6% CaCl2浸果15 min)及热加钙处理(6% CaCl2 + 38 ℃)对果实低温贮藏过程中钙形态及细胞壁物质代谢的影响,以清水浸果为对照。结果表明:果胶钙为果实中主要的钙形态,其含量占全钙的49.7% ~ 55.8%,钙处理、热加钙处理果实的总钙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22.95和31.58 µg · g-1;钙处理、热加钙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纤维素、原果胶、水溶性钙及果胶钙含量的下降,促进了草酸钙含量的增加,延缓了果实硬度的下降;热处理、热加钙处理显著降低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和纤维素酶活性。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硬度与纤维素、原果胶、水溶性钙和果胶钙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果胶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G和纤维素酶与果实硬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ME与果实硬度的相关性不显著。钙处理、热加钙处理通过抑制可溶性钙向难溶性钙转化、细胞壁组成成分降解以及降低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延缓果实软化,其中以6% CaCl2 + 38 ℃的处理效果最好。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蔬菜

    • 成熟黄瓜果皮红色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其基因定位
    • 刘书林1, 顾兴芳1, 苗, 晗1, 王, 敏1, 王, 烨1, Todd C. Wehner2, 张圣平1, *
    • 园艺学报. 2014, 41(2): 259-267.
    • 摘要 ( 1106 ) HTML ( 1933 ) PDF (1844KB) ( 1933 )   
    •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成熟瓜红色果皮自交系‘NCG127’(P1)和成熟瓜黄色果皮自交系‘9930’(P2)为试验材料构建F2遗传群体,对成熟瓜红色果皮R基因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黄瓜成熟瓜红色果皮性状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以256株F2分离群体为试材,应用群体分离分析(BSA)法筛选得到与R基因连锁的20个多态性SSR标记,构建了R基因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将R基因定位到黄瓜4号染色体上,物理距离为213.4 kb的区段内,两侧翼标记为UW019319和UW019203,与R遗传距离分别为0.8 cM和0.7 cM。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区段存在30个预测候选基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PaLCuCNV和TYLCCNV复合侵染引起更严重的番茄黄化曲叶病
    • 熊 艳1,周常勇1,2,*,李 茵1,王春艳1,孙现超1,青 玲1,2,*
    • 园艺学报. 2014, 41(2): 268-276.
    • 摘要 ( 888 ) HTML ( 1395 ) PDF (2590KB) ( 1395 )   
    • 从四川攀枝花市田间采集36份表现严重矮化、黄化和曲叶症状的番茄病株样本,利用双生病毒简并引物PA/PB从所有样本中均扩增得到约500 bp的片段,经全序列测定及分析,检测出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Papaya leaf curl China virus,PaLCuCNV)和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TYLCCNV),这两种双生病毒的复合侵染率达97.2%。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两种双生病毒分别与已报道的PaLCuCNV河南番茄分离物(PaLCuCNV-[HeNZMI])及TYLCCNV云南元谋烟草分离物(TYLCCNV-[Y295])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9.1%和97.9%。检测发现,所有分离物均伴随有卫星DNA β分子,全序列测定表明所得9个DNA β分子均为TYLCCNV的卫星TYLCCNB,且与其四川番茄分离物(TYLCCNB-[SC65])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87.7% ~ 94.5%。本文首次报道PaLCuCNV与TYLCCNV/TYLCCNB病害复合体复合侵染番茄引起更严重的番茄黄化曲叶病。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外源NO对高温胁迫下姜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李 秀,巩 彪,徐 坤*
    • 园艺学报. 2014, 41(2): 277-284.
    • 摘要 ( 609 ) HTML ( 1413 ) PDF (693KB) ( 1413 )   
    • 为探讨姜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特性,采用砂培法,研究了高温对姜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及培养液添加NO供体硝普钠(SNP)缓解高温胁迫的作用。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显著降低姜叶片色素含量,增加产生速率及H2O2和MDA含量;叶片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在高温胁迫初期增强,随胁迫时间延长急剧下降;同时,AsA–GSH循环遭受破坏。外源添加0.1 mmol · L-1 SNP能显著增强姜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叶片ROS水平,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维持AsA–GSH循环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叶片色素降解,有效缓解高温对姜叶片造成的伤害,增强其耐热性。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托拉斯假单胞杆菌弱毒菌株诱导平菇抗细菌性褐斑病的研究
    • 石延霞,金 丹,孟姗姗,谢学文,陈 璐,柴阿丽,李宝聚*
    • 园艺学报. 2014, 41(2): 293-300.
    • 摘要 ( 630 ) HTML ( 1097 ) PDF (2056KB) ( 1097 )   
    • 为了明确平菇细菌性褐斑病病原菌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弱毒菌株JPG250303的诱导抗病作用、弱致病性及诱导抗病作用的遗传稳定性,通过对其诱导抗病性表达、诱导接种浓度及诱导间隔期的研究,明确该弱毒菌株具有较好的诱导抗病效果。利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出该弱毒菌株为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 tolaasii),将弱毒菌株经平菇子实体连续5代培养后均具有弱致病性,说明其弱致病性可以稳定遗传;同时对5代菌株分别进行了诱导抗病活性的验证,5代菌株对平菇细菌性褐斑病诱导抗病效果分别为67.2%、66.3%、69.1%、68.6%和65.0%,说明该弱毒菌株诱导抗病活性也具有稳定性,这一研究为该弱毒菌株作为生防菌株防治平菇细菌性褐斑病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植物

    • 苹果属观赏海棠McUFGT的克隆及其在不同叶色品种间的表达差异分析
    • 韩振云,宋婷婷,田 佶,张 杰,彭 真,罗 蕊,姚允聪*
    • 园艺学报. 2014, 41(2): 301-310.
    • 摘要 ( 976 ) HTML ( 1559 ) PDF (2287KB) ( 1559 )   
    • 为探讨UFGT基因在观赏海棠叶片呈色过程中的作用,以观赏海棠常紫红色类品种‘王族’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ACE扩增,获得一个长度为2 186 bp的cDNA序列,其编码区共1 425 bp,编码475个氨基酸,命名为McUFGT。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3个不同叶色的观赏海棠品种‘王族’(叶片常紫红色类)、‘绚丽’(新叶红色类)和‘火焰’(叶片常绿色类)叶片中的花色素苷含量、McUFGT相对表达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品种中矢车菊色素苷是主要的花色素苷物质,并且随着叶片的生长发育,不同叶色品种间矢车菊色素苷差异显著,其中以叶片常紫红色品种‘王族’矢车菊色素苷积累最多。同时矢车菊色素苷含量的变化与McUFGT相对表达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McUFGT在苹果属观赏海棠叶片花色素苷合成及色泽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强光高温交叉胁迫对牡丹叶片PSⅡ和PSⅠ之间能量传递的影响
    • 刘 超1,袁 野2,盖树鹏2,张玉喜2,刘春英2,郑国生1,*
    • 园艺学报. 2014, 41(2): 311-318.
    • 摘要 ( 639 ) HTML ( 1327 ) PDF (737KB) ( 1327 )   
    • 以牡丹品种‘卷叶红’(Paeonia suffruticosa‘Juanyehong’)叶片为材料,研究强光(25 ℃,1 400 µmol · m-2 · s-1)、高温(45 ℃,700 µmol · m-2 · s-1)和强光高温(45 ℃,1 400 µmol · m-2 · s-1)胁迫对其光系统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表明,3种胁迫下牡丹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Ⅰ活性(ΔI/Io)均明显下降,且处理2 h内ΔI/IoFv/Fm下降程度大。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PSⅡ向PSⅠ传递电子能力(φEo)下降。强光胁迫下,单位面积内反应中心数量(RC/CSm)明显减少,电子传递能力(VJ)变化不显著;而高温胁迫下,PSⅡ受体侧受到抑制,电子传递能力下降,光化学效率随之下降,导致单位面积内反应中心吸收、捕获的光能和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ABS/CSmTR/CSmET/CSm)进一步减少。与单一胁迫相比,虽高温强光交叉胁迫加重了光抑制程度,但处理1 h内PSⅡ反应中心活性与单一胁迫差异不明显,表明交叉胁迫并不是简单的两个单一胁迫相叠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 湿包类型菠萝蜜采后呼吸跃变和主要成分的变化
    • 王俊宁, 吕庆芳, 丰锋, 谢江辉, 魏长斌, 李映晖, 叶春海
    • 园艺学报. 2014, 41(2): 329-334.
    • 摘要 ( 1000 ) HTML ( 1289 ) PDF (669KB) ( 1289 )   
    • 以湿包类型菠萝蜜‘301’株系为试材,对常温贮藏条件下果实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淀粉、纤维素、果胶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包菠萝蜜‘301’属于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分别于采后2 d和3 d出现乙烯高峰和呼吸高峰。果肉中的淀粉、纤维素和原果胶含量在采后前2 d迅速下降,可溶性果胶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分别于采后2 d和3 d达到最大值后下降。果腱中淀粉、纤维素、果胶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化与果肉相同,只是趋势比较平缓。在整个贮藏期间,果肉中的淀粉、可溶性总糖(除采后2 d外)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果腱,而纤维素和可溶性果胶含量则极显著低于果腱,果肉中的原果胶和总果胶含量在采后前2 d极显著高于果腱,随后总果胶极显著低于果腱。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果树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防作用研究
    • 刘慧芹, 韩巨才, 赵廷昌, 温祥珍, 刘艳, 刘慧平, 王远宏
    • 园艺学报. 2014, 41(2): 335-342.
    • 摘要 ( 652 ) HTML ( 1674 ) PDF (1569KB) ( 1674 )   
    • 通过组织分离法,在不同健康果树的木质部中分离到235株内生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对所得菌株进行了初筛和复筛,得到6株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用过滤和高温灭菌得到的菌株发酵液进行抑菌谱试验,最终获得拮抗作用较强的内生细菌X8。对X8菌株在植物体内定殖、分类鉴定和防治作用的深入研究。结果表明:X8菌株可以在杏、辣椒等植物中定殖。X8菌株发酵液对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抑制作用最强,达80.3%,对3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达到75%以上,对番茄灰霉病和辣椒疫病的防效达到75.4%和79.3%,显著高于50%腐霉利和25%甲霜灵的防效。经16S rDNA序列分析,X8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达99%。综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最终将X8鉴定为B. subtilis,在GenBank中序列登录号为HQ6472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辣椒转录组SNP挖掘及多态性分析
    • 刘峰, 谢玲玲, 弭宝彬, 欧阳娴, 茆振川, 邹学校, 谢丙炎
    • 园艺学报. 2014, 41(2): 343-348.
    • 摘要 ( 976 ) HTML ( 3261 ) PDF (867KB) ( 3261 )   
    • 利用SNP分析软件从辣椒(Capsicum annuum L.)251 068条Unigenes中筛选出18 159个SNP,其中有1 781个SNP位点被匹配在1 291个注释基因上,基因功能分类和代谢途径分析表明,其中有853个基因参与初生代谢(28.7%)、细胞代谢(17.3%)、生物合成过程(15.7%),另有125个(9.7%)基因序列参与新陈代谢途径,53条(4.1%)序列参与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31条(2.4%)序列参与植物激素合成途径。 EST-SNP序列中4 172条(22.9%)满足设计CAPS引物条件,为了验证EST-SNP正确性,并选取了15对CAPS引物对5份辣椒材料进行扩增,结果发现有8对(53.3%)引物表现出多态性。表明筛选出这些EST-SNP标记可作为辣椒基因分型、图谱构建等的候选分子标记。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甜瓜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的电子克隆及表达分析
    • 盛云燕1,2,*,王 霞1,王洋洋1,翁益群3,4
    • 园艺学报. 2014, 41(2): 349-356.
    • 摘要 ( 815 ) HTML ( 1292 ) PDF (1584KB) ( 1292 )   
    • 以厚皮甜瓜(Cucumis melo)‘WI998’(纯雌系)与‘TopMark’(雄全同株)配制杂交组合获得的RIL6群体为材料,对分离后代雌雄异花同株,雄全同株,完全花植株及纯雌株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获得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序列Un16008,命名为CmTs2。该序列位于甜瓜第12条染色体上,长度1 842 bp,119 ~ 832之间存在一个包含237个氨基酸的最大开放式阅读框,成熟蛋白分子量为25 358.8 D,该蛋白不稳定系数为21.6,脂肪系数是99.11,平均亲水系数为0.078。通过Blast比对发现该基因与多种作物Tasselseeds2TS2)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其中与黄瓜Tasselseeds2基因同源性高达96%。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该基因在甜瓜雌雄异花同株花和叶片中表达量均高于其它性别类型植株,在纯雌株中表达量最低,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甜瓜花器官发育,尤其是雌花发育的过程。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文心兰开花相关OnAP1-like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崔 波1,2,武振江2,刘 佳2,张国付2,袁秀云1,叶永忠2,*
    • 园艺学报. 2014, 41(2): 357-364.
    • 摘要 ( 727 ) HTML ( 1460 ) PDF (3099KB) ( 1460 )   
    • 以南茜文心兰(Gower Ramsey)盛花期花葶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与RACE扩增,获得一个958 bp的AP1APETALA1)-like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其基因编码区690 bp,共编码氨基酸229个,命名为OnAP1-like(登录号:KC426946)。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表明,该蛋白质48.91%为α螺旋,10.92%为β折叠,40.17%为无规则卷曲,为亲水性蛋白质。蛋白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OnAP1-like 蛋白与蕙兰AP1-like蛋白一致性最高,进化距离最近。利用RT-qPCR对从文心兰不同时期不同器官中的OnAP1-like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器官不同发育时期比较,在叶中,花蕾期的表达量最高;在根中,随发育时间推移,表达量逐渐升高,至花后期达到最高;在花葶中的表达量的趋势与根相同。同一时期不同器官比较,抽葶前,根中表达量高于叶片;花蕾期,花瓣中的表达量最高;盛花期和花后期,花葶中的表达量最高。推测该基因在花的发育及形成中发挥作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基于ISSR标记的红花檵木品种亲缘关系分析
    • 董海燕1,*,季孔庶2,侯伯鑫3,赵宏波1
    • 园艺学报. 2014, 41(2): 365-374.
    • 摘要 ( 868 ) HTML ( 1186 ) PDF (7036KB) ( 1186 )   
    •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红花檵木41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6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4条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203条清晰可辨谱带,其中多态性带148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2.9%。应用NTSYS-pc(version 2.10e)软件计算得到各品种间的Jaccard相似系数介于0.626 ~ 0.926之间。用UPGMA法将41个品种分成5个类群,支持叶色作为最高分类等级,其次应重视花瓣形状的利用,这两个性状最为稳定且能反映品种间系统演化;同时由于品种起源和选育的原因,品种分类还应适当考虑育种过程及其亲本的性状;花色、叶形、分枝性等变化没有明显规律,不宜作为太高的分类等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筇竹CBF1基因的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肖 艳1,林 华2,杨丽娟1,陈世界2,熊泽平3,陈其兵1,*
    • 园艺学报. 2014, 41(2): 375-381.
    • 摘要 ( 728 ) HTML ( 1145 ) PDF (1105KB) ( 1145 )   
    • 以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 Hsueh et Yi)叶片为试材,采用RT-PCR方法克隆其CBF1基因,并将CBF1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经克隆测序确定所构建的重组载体pET32-QZ开放阅读框正确。将重组载体pET32-QZ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2(DE3)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证明CBF1蛋白得到了高效表达,所表达蛋白是大小约为45 kD的融合蛋白。经镍柱纯化后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CBF1蛋白特异性抗血清。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与融合蛋白和经冷诱导的筇竹叶片总蛋白在25 kD处出现杂交条带。上述结果表明,表达的目的蛋白可用于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检测。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新品种

    • 早熟桃新品种‘锦玉’
    • 陈双建*,董 冰,杨 萍,黄丽萍,郜 敏
    • 园艺学报. 2014, 41(2): 389-340.
    • 摘要 ( 629 ) HTML ( 1008 ) PDF (169KB) ( 1008 )   
    • ‘Jinyu’is a early-ripening peach cultivar derived from the cross of‘Zhaohui’בOkayama Wase’. Its average fruit weight is 167 g,and the biggest one is 210 g. The fruit is oblong with red blush. The flesh is white,melting,sweet and semi-freestone. The soluble solids content is 13.2%. The average fruit development period is 72 days.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青花菜新品种‘海绿’
    • 顾宏辉1,*,虞慧芳1,许映君2,陈纪算3,汪炳良4,王建升1,毛培成3,赵振卿1,盛小光1,王 巍3
    • 园艺学报. 2014, 41(2): 391-392.
    • 摘要 ( 806 ) HTML ( 758 ) PDF (153KB) ( 758 )   
    • 青花菜‘海绿’为一代杂种,其亲本均来自小孢子培养的DH系。植株较直立,株高和开展度分别为65 cm和75 cm。叶片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蜡粉厚。花球半圆球形,绿色,蕾粒细、粗细均匀,直径约14 cm,单球质量490 g左右,适合鲜食和速冻加工。适宜浙江省秋季栽培,早中熟,定植至采收70 d左右。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强雌性耐低温苦瓜新品种‘秀玉1号’
    • 陈龙正,徐 海,宋 波,张 慧,况媛媛,袁希汉*
    • 园艺学报. 2014, 41(2): 399-400.
    • 摘要 ( 782 ) HTML ( 1177 ) PDF (1271KB) ( 1177 )   
    • ‘秀玉1号’苦瓜是以强雌性系‘HZ006’为母本,耐低温自交系‘TC00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丰产、耐低温一代杂种。第一雌花节位在主蔓第6 ~ 8节,主蔓30节内雌花数15个左右。商品瓜长棒状,长40 cm,横径7 ~ 8 cm,果肉厚约1.0 cm。单瓜质量450 g 左右,翠绿色,圆瘤,苦味轻,产量在50 t · hm-2以上。耐低温,较抗白粉病,适宜在早春或越冬设施栽培。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