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报 ›› 2007, Vol. 34 ›› Issue (1): 17-22.
何天明1,2; 陈学森1*; 张大海3; 徐 麟3; 刘 宁4; 高疆生2 ; 许 正5
HE Tian-ming1,2; CHEN Xue-sen1*; ZHANG Da-hai3; XU Lin3; LIU Ning4 ; GAO Jiang-sheng2;XU Zheng5
摘要: 对华北、中亚和准噶尔—外伊犁3个生态地理群的520余份中国杏种质资源部分生物学性状
进行了田间试验和野外考察。结果表明: ①中国杏三大生态地理群品种、类型或株系自交坐果率平均值均
≤2.0% , 自交不亲和及部分自交不亲和株率均> 90% , 总体上表现为自交不亲和, 但同时也发现了个别自
交结实率高(9.9%~18.0% ) 的自交亲和种质; ②3个生态地理群败育花比率均在40%以上, 变异系数均
在50%以上, 而就某一品种来讲, 其败育花率相对稳定; ③油杏性状在中亚生态地理群品种中的频度高达
76.6% , 而其它两个生态地理群皆为毛杏; ④相对于伊犁野杏(平均单果质量8.2 g) 和中亚品种群
(23.2 g) , 大果性状在华北生态地理群中为优势性状(51.4 g) ; ⑤三大生态地理群离核的比率均高于粘核
比率, 野杏类型的离核频度高达94.6% , 而华北杏仅为58.8%; 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中亚杏最高
(18.5% ) , 而华北杏在华北(13.1% ) 和新疆(16.1% ) 两地有极显著性差异, 说明这一性状是典型的数
量性状, 易受环境影响; ⑦伊犁野杏、中亚杏及华北杏甜仁比率分别为0.9%、93.1%和44.4%。对人为
选择和自然选择在部分性状的起源与演化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