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2025年 52卷 3期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园艺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主编:张友军

出版单位:《园艺学报》编辑部;主 任:陈 洁

CN:11-1924/S

ISSN:0513-353X

电话:010-82109523

E-mail:yuanyixuebao@126.com

  • 当期目录
  • 优先发表
  • 过刊浏览
  • 专刊专栏

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

  • 梨矮生相关基因转录组筛选与功能分析
  • 吝茹雪, 王斐, 张艳杰, 马力, 刘肖烽, 李舒然, 刘亚龙, 王晨, 姜淑苓, 欧春青
  • 园艺学报. 2025, 52(3): 545-56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481
  • 摘要 ( 154 ) HTML ( 10) PDF (1622KB) ( 34 )   
  • 为筛选梨矮生相关基因并分析其功能,以12个株型不同的梨品种(系)为试材,于新梢生长期测定其新梢长度和节间长度;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早酥’(普通型)、‘锦香’(半矮生型)和‘中矮1号’(矮生型)梨不同时期生长点、叶片和韧皮部中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在12个品种(系)新梢韧皮部中的表达验证,筛选与矮生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将候选基因PcGA2ox2转化烟草分析其功能。结果表明,‘早酥’‘锦香’和‘中矮1号’的新梢长度在新梢生长初期差异较小,在生长中后期矮生品种短于普通品种;6个普通型品种生长中后期的新梢长度和节间长度均显著长于6个矮生或半矮生型品种(系);‘早酥’‘锦香’和‘中矮1号’不同时期不同组织不同差异分组两两样品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在1 882 ~ 5 729之间,其中,在叶片和韧皮部中的表达量均随枝条长度缩短而升高或降低的差异表达基因有51个;选择在3个品种新梢韧皮部中差异表达的9个基因利用RT-qPCR在12个品种(系)中进行验证,有4个基因表现出在矮生型品种(系)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或低于普通型品种(系)的趋势,确定为矮生性状相关候选基因;其中1个矮生候选基因为GA2ox家族基因。进一步在‘中矮1号’基因组中鉴定出了15个GA2ox家族成员,分析发现PcGA2ox2在矮生型品种新梢韧皮部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普通型品种。将PcGA2ox2在烟草中过表达,转化植株较对照明显变小。综上,认为PcGA2ox2在‘中矮1号’的矮生中起重要作用。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新疆本地梨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
  • 毕清芮, 崔东升, 马新院, 薛玉冉, 章世奎, 樊国全, 牛莹莹
  • 园艺学报. 2025, 52(3): 561-57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286
  • 摘要 ( 65 ) HTML ( 4) PDF (1927KB) ( 11 )   
  • 利用表型、简单序列重复(SSR)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对28个新疆本地梨品种或类型(系)进行了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43 310个SSR位点和2 045 692个SNP位点标记被开发,并用于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28个新疆本地梨品种的10个数量性状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在4.145 ~ 5.663之间,每花序花朵数多样性指数最高。各性状变异系数在4.49% ~ 67.36%之间,其中花瓣数的稳定性高于其他性状。SSR标记的引物开发多态性比率为96.15%。基于SSR标记聚类将供试梨品种划分为2组,基于SNP标记将梨品种分为4组。SSR标记的固定指数(F)平均值为0.169,SNP的群体分化指数(Fst)值在0.0538 ~ 0.3387之间,表明新疆本地梨品种存在中等的遗传分化。明确了‘库尔勒香梨’‘奎可阿木特1号’和‘耐西普特’应归类为新疆梨系统,‘可特阿木特’归属于西洋梨系统。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桃JMJ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家族基因鉴定及表达分析
  • 汪芸芸, 周晖, 邱可立, 潘海发, 盛玉, 石佩, 谢庆梅, 陈红莉, 张金云, 李大辉
  • 园艺学报. 2025, 52(3): 575-59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105
  • 摘要 ( 60 ) HTML ( 5) PDF (6500KB) ( 12 )   
  • 为深入了解组蛋白甲基化在桃树生长发育和应对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对含有JmjC结构域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家族基因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在桃树基因组中鉴定到了21个JMJ,根据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分为5个亚家族。这些家族成员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基因外显子数在7 ~ 33,蛋白中包含12个保守结构域,并且基因启动子上游区域含有不同数量的胁迫响应、激素响应和发育调控元件。选取PpJMJ5作为诱饵,通过酵母双杂交筛库发现了一个潜在互作蛋白PpCIPK1。通过克隆全长进行酵母双杂交试验,证明PpJMJ5与PpCIPK1存在互作关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钙调磷酸酶B类似蛋白(CBL)与其互作蛋白(CIPK)之间的相互作用。PpJMJ5可能在桃树的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CsPUB54与PmRXLR1互作负向调控黄瓜对疫病的抗性
  • 王瑞, 吴红霏, 张长远, 曹海顺, 谭德龙, 郭金菊, 王云龙, 王茹芳, 袁余, 吴廷全
  • 园艺学报. 2025, 52(3): 591-60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274
  • 摘要 ( 48 ) HTML ( 1) PDF (2764KB) ( 8 )   
  • 以高感疫病的黄瓜B80和瓜类疫霉菌(Phytophthora melonis)为材料,从B80黄瓜中克隆了1个含有U-box功能域的PUB蛋白家族基因CsPUB54,从P. melonis中克隆到1个RXLR效应蛋白基因,命名为PmRXLR1。B80接种P. melonis 24 h的转录组和qRT-PCR的试验结果均显示,P. melonis对B80黄瓜的侵染能够诱导CsPUB54PmRXLR1表达量的快速提升。通过基因瞬时沉默方法将CsPUB54进行沉默,能够增加黄瓜子叶对P. melonis的抗性。另外,酵母双杂交和Pull-down的试验结果证实CsPUB54与PmRXLR1在体内和体外均可互作。利用碱基突变的方法将PmRXLR1的W和Y功能域分别进行突变,产生7个突变体。这些突变体分别与CsPUB54的互作检测显示,PmRXLR1中的W和Y功能域是PmRXLR1和CsPUB54互作所必需的,而W功能域中的异亮氨酸(I)是互作必需的关键氨基酸。CsPUB54与已发表的植物免疫负调控PUB蛋白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显示,CsPUB54与拟南芥AtPUB22、AtPUB23的遗传变异率较小,亲缘关系最近。这些研究数据表明CsPUB54能够通过与PmRXLR1互作负向调控黄瓜对瓜类疫霉的抗性。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印度南瓜GAox家族基因鉴定及其在不同蔓长种质中的表达
  • 孙廷珍, 疏琴, 马玮, 史玉滋, 张蒙, 向成钢, 薄凯亮, 段颖, 王长林
  • 园艺学报. 2025, 52(3): 603-62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974
  • 摘要 ( 36 ) HTML ( 4) PDF (5517KB) ( 7 )   
  • 赤霉素氧化酶家族GA2ox、GA3ox和GA20ox是植物激素赤霉素合成代谢途径后期关键酶,具有调控植株茎秆伸长等重要作用。以印度南瓜(Cucurbita maxima)参考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对其赤霉素氧化酶(GAox)家族基因进行鉴定,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系统发育及其近缘物种基因组间的共线性关系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不同蔓长的印度南瓜种质中研究了其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共鉴定到印度南瓜基因组中13个GA2ox,9个GA3ox和12个GA20ox基因。系统发育研究表明CmaGAox聚类为4个主要分支,上游启动子区分布有多个光响应、逆境胁迫、激素响应以及生长发育调控元件。CmaGAox在印度南瓜中存在9对串联复制基因和10对大片段复制基因,其中只有1对基因(CmaGA3ox5CmaGA3ox6)受正向选择(Ka/Ks > 1)。共线性分析显示印度南瓜CmaGAox与美洲南瓜(Cucurbita pepo)和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分别存在47和48对共线性基因对。CmaGAox在果实中特异性表达较强,但CmaGA2ox1CmaGA2ox4在主茎中表达量较高,并且在短蔓印度南瓜Cma0806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长蔓印度南瓜Cma0807,表明二者在主蔓生长调控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月季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RcCCD4在花香合成中的功能
  • 付琪, 王丹, 景维坤, 张颢, 王慧纯, 蹇洪英, 邱显钦, 王其刚, 唐开学, 晏慧君
  • 园艺学报. 2025, 52(3): 623-63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382
  • 摘要 ( 65 ) HTML ( 11) PDF (2505KB) ( 14 )   
  • 为揭示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CCDs)在花香合成通路中的作用,以中国古老月季‘月月粉’(Rosa chinensis‘Old Blush’)为材料,在花瓣中克隆了RcCCD4并进行功能解析RT-qPCR结果表明,RcCCD4主要在花瓣中表达,花蕾期表达水平较低,盛开期表达水平最高。RcCCD4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体中。构建了RcCCD4的原核表达载体,通过酶活性检测发现,RcCCD4可以特异性地切割β-胡萝卜素。进一步分析发现,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RcCCD4可显著降低花瓣中二氢-β-紫罗兰酮含量,而瞬时过表达RcCCD4可显著提高花瓣中二氢-β-紫罗兰酮含量。以上结果说明RcCCD4可以特异性地裂解β-胡萝卜素,进而合成二氢-β-紫罗兰酮。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牡丹96个品种表型多样性分析与观赏性综合评价
  • 智慧, 杨菁菁, 罗建让
  • 园艺学报. 2025, 52(3): 635-645.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412
  • 摘要 ( 55 ) HTML ( 1) PDF (1913KB) ( 15 )   
  •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植的96个牡丹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表型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其长势、新生枝长度及花期等表型进行多样性分析与观赏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56 ~ 2.03之间,变异系数11.84% ~ 53.82%,花径的表型多样性指数最高,单株着花数的变异系数最大;植株高度、长势、花径、新生枝粗度和群体花期与其他性状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将96个牡丹品种分为三大类群,可分别应用于不同园林类型;主成分分析将表型性状因子简化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64.69%,新生枝粗度、植株高度、群体花期和单株着花数是牡丹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96份牡丹品种以综合得分排序,前10名的得分范围在0.66 ~ 1.18之间,筛选出‘玉板白’‘岛锦’‘海黄’‘黄冠’‘多花罗汉’等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的品种。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万寿菊花色表型数量分类与群体花色遗传研究
  • 吕桂芳, 臧运平, 陶正国, 刘翠翠, 张华丽, 包满珠, 何燕红
  • 园艺学报. 2025, 52(3): 646-65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351
  • 摘要 ( 50 ) HTML ( 1) PDF (1574KB) ( 8 )   
  • 为实现万寿菊花色的数量分类,揭示花色的遗传规律,以46份万寿菊资源和390株万寿菊S5(橘色)× MT(白色)的F2代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色差仪测定花色表型,对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进行聚类分析和遗传分析。根据46份万寿菊资源L*a*b*值聚类分析结果,将其花色分为白色、浅黄色、黄色、橘黄色和橘色5个色系,且各色系的参数分布集中,界限明显。390株F2代分离群体的L*a*b*值呈连续分布,分离广泛。群体花色符合具有主基因 + 多基因效应的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且推断橘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遗传。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茶树泛素连接酶基因CsPUB21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 邓淑琴, 高莹瑞, 李雨桐, 王瑛, 龚春梅, 白娟
  • 园艺学报. 2025, 52(3): 655-67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378
  • 摘要 ( 45 ) HTML ( 1) PDF (4961KB) ( 3 )   
  • 以‘陕茶1号’茶树品种为材料,克隆得到U-box家族泛素E3连接酶基因CsPUB21并进行功能分析。序列分析发现CsPUB21编码区长度为1 242 bp,共编码413个氨基酸,在N端含有U-box保守结构域、C端含有ARM结构域,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启动子区含有多个响应干旱、高盐、低温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CsPUB21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基因表达模式分析显示,在5个供试茶树品种中,CsPUB21受干旱和盐胁迫诱导表达上调,而在低温胁迫下降低。在拟南芥中过表达CsPUB21,显著增强了植株对干旱和盐胁迫的抗性。qRT-PCR结果显示,CsPUB21过表达拟南芥在干旱和盐胁迫后CsPUB21表达量上调。与野生型相比,CsPUB21过表达拟南芥在干旱、盐胁迫处理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增强,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降低。研究结果说明CsPUB21在茶树应对干旱和盐胁迫时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栽培·生理生化

  • 苹果开心树形树干高度对不同冠层部位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程小改, 万源, 林琭, 谢鹏, 李志强, 李谧, 王鹏鹏, 牛自勉
  • 园艺学报. 2025, 52(3): 671-69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355
  • 摘要 ( 55 ) HTML ( 4) PDF (8356KB) ( 9 )   
  • 以36年生、不同树干高度(对照0.8 ~ 1.0 m、低干1.2 ~ 1.5 m、中干1.5 ~ 1.8 m、高干1.8 ~ 2.1 m)的开心树形‘长富2号’苹果树为试材,研究树干高度对不同冠层部位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冠层不同部位(1.5 m高处的东侧、西侧、内膛和2.5 m高处的内膛)均为高干的光合有效辐射(PAR)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132.47%、178.29%、113.7%和32.37%。(2)与中干、低干和对照相比,高干叶片Pn-PAR响应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以及光响应特征参数光饱和点、可利用光强范围和表观量子效率等均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高干和中干叶片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磷酸丙糖利用速率显著提高。(3)光能捕获效率、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和光化学淬灭系数在各处理的外围(东侧)和内膛间均有显著差异且高干最高,非光化学淬灭在外围(东侧)各处理之间表现为高干、中干、低干均显著低于对照,内膛差异不显著。(4)1.5 m和2.5 m两个高度处,高干冠层各部位的单果质量和色度值a均显著高于对照;在2.5 m高度的东侧和西侧,高干可溶性固形物和固酸比显著高于对照,而果实酸度则显著低于对照;果皮叶绿素含量在不同部位间均表现为高干显著低于对照;果皮花色苷、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总体上表现为东侧>西侧>内膛,其中高干东侧显著高于对照东侧。综上,苹果开心树形不同树干高度的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在在冠层内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高干叶片的光合速率、光合能力及光能利用效率均较强,因而果实综合品质(尤其是东侧)得到显著提升。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不同砧木‘阳光玫瑰’葡萄幼树对盐与低温复合胁迫的生理响应
  • 邢志淦, 雷向朝, 王浩臣, 冯铭鑫, 李靖雯, 刘羽佳, 房玉林, 孟江飞
  • 园艺学报. 2025, 52(3): 693-70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021
  • 摘要 ( 69 ) HTML ( 3) PDF (4683KB) ( 16 )   
  • 以1年生‘阳光玫瑰’的5BB、抗砧3号、SO4和101-14砧木嫁接苗为材料进行低温与盐复合胁迫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与自根苗相比,4种砧木嫁接苗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水平,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101-14除外)和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POD抗氧化酶活性,其中SO4嫁接苗对盐胁迫的耐受性表现最好。低温胁迫下,嫁接苗与自根苗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趋势与盐胁迫下相似,但变化幅度不同,5BB嫁接苗表现出更强的低温耐受性。盐与低温复合胁迫下,SO4嫁接苗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砧木嫁接苗,受害程度最轻,3种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盐和低温单一胁迫处理,CAT和POD活性也显著升高。隶属函数综合评价,SO4嫁接的‘阳光玫瑰’在盐与低温复合胁迫下抗性最强,更适宜进一步推广使用,砧木5BB更适合在低温冷害环境中使用。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脐橙幼树夏施15N-尿素的利用与土壤残留初探
  • 胡亚伟, 马金龙, 钟八莲, 姚锋先, 刘桂东
  • 园艺学报. 2025, 52(3): 705-713.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273
  • 摘要 ( 34 ) HTML ( 1) PDF (1382KB) ( 7 )   
  • 通过测定脐橙幼树氮素的吸收利用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与损失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幼树期脐橙生产体系氮素管理提供依据。以2年树龄的‘纽荷尔’脐橙/枳和‘赣南早’脐橙(纽荷尔脐橙的芽变早熟品种)/枳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于夏季分两次施入同位素标记氮肥,在当年秋梢老熟后采集植物和土壤样品,测定植物各器官和不同土层土壤15N丰度并计算氮素利用率及其残留和损失情况。结果显示,纽荷尔和赣南早脐橙的生物量存在明显差异,但各部位干物质量在整株中的占比一致,当年生叶片和枝条在整株干物质中的占比达40%以上,为脐橙幼树树体生长中心,15N均主要分配到其中;纽荷尔二年生叶片和粗根中的15N分配率显著高于赣南早,而在枝条和主干等非功能器官中显著低于赣南早。纽荷尔对15N标记尿素的当年利用率、土壤残留率和损失率分别为6.45%、75.72%和17.83%,赣南早则为3.36%、54.25%和42.39%。上述结果表明,脐橙幼树对夏施氮肥的当年利用率较低,两个品种幼龄脐橙园氮素去向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不同品种生物量(包括根系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有关。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灌溉水矿化度对冬枣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丛鑫, 胡乾元, 庞桂斌, 徐立荣, 徐征和, 刘鸿飞, 裴向丽
  • 园艺学报. 2025, 52(3): 714-72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404
  • 摘要 ( 38 ) HTML ( 1) PDF (2107KB) ( 8 )   
  • 为明确不同矿化度微咸水灌溉对冬枣自然生产条件下的灌溉效果与适用性,2020—2022年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开展为期3年的冬枣灌溉水矿化度田间试验,供试枣品种为‘沾冬2号’,设置5个矿化度(含盐量)水平:1(对照)、2、3、4和5 g · L-1,研究不同矿化度灌溉水处理对冬枣的生理特性、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在生理方面,总体上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暗呼吸速率(Rd)和表观量子效率(α)峰值出现在3或4 g · L-1矿化度处理,且相比对照显著升高;5 g · L-1处理的SPAD、PnTrα、初始荧光(F0)、PSⅡ最大量子产率(Fv/Fm)与3或4 g · L-1相比显著下降,而最大荧光(Fm)显著上升。在生长和产量方面,随灌溉水矿化度升高枣吊长度和产量均呈现降低趋势,4和5 g · L-1处理的产量较1 g · L-1显著降低。在品质方面,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升高,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与维生素C显著增加,综合评价4 g · L-1处理的品质最佳。相关性分析发现,枣吊长度和Fv/Fm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基于随机算法对影响果实品质的叶片生理指标的重要性排序,TrPn,maxRdFv/FmFm是影响品质的主要因素。从3年灌溉周期后的土壤盐分平衡状况分析,4和5 g · L-1矿化度处理存在土壤盐分积累过度的潜在风险。结果表明,在山东省滨州地区对‘沾冬2号’果园进行2 ~ 3 g · L-1微咸水灌溉,植株可通过调节自身光合特性来抵抗盐胁迫,维持正常生长并可提高果实品质。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

  • 武汉地区油蟠桃病毒种类的小RNA测序鉴定
  • 刘勇, 王富荣, 王会良, 艾小艳, 朱炜, 张杨, 甘志猛, 龚林忠, 何华平
  • 园艺学报. 2025, 52(3): 727-73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086
  • 摘要 ( 31 ) HTML ( 3) PDF (1637KB) ( 6 )   
  • 为明确侵染湖北武汉地区油蟠桃的病毒种类,采用小RNA测序技术对采集的5份病害样品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含有桃相关黄症病毒属病毒(peach-associated luteovirus,PaLV)、桃病毒D(peach virus D,PeVD)和桃潜隐花叶类病毒(peach latent mosaic viroid,PLMVd)。采用RT-PCR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了验证,获得的PaLV、PeVD和PLMVd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OP244073、OP244074和OP244075)与GenBank中相应的PaLV分离物T01-2(MK361479)、PeVD分离物T02-1(MK361476)和PLMVd分离物HUEI-Ob166/1-1(MW046337)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2.15% ~ 98.59%。进一步利用PaLV、PeVD、PLMVd及其他6种桃病毒特异性引物对109份油蟠桃样品进行RT-PCR检测,仅检测到PLMVd、PaLV和PeVD,检出率依次为33.94%、29.36%和5.50%。PLMVd可能为侵染油蟠桃的优势类病毒。病毒和类病毒复合侵染率为22.93%,高于单一的侵染率,表明复合侵染可能是油蟠桃上病毒、类病毒侵染的主要形式。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柿叶枯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毒力测定
  • 王洁, 董晓旭, 陈金霄, 余贤美, 高瑞, 艾呈祥, 沈广宁
  • 园艺学报. 2025, 52(3): 737-74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337
  • 摘要 ( 35 ) HTML ( 1) PDF (3407KB) ( 3 )   
  • 为明确引起柿(Diospyros kaki L.)叶枯病的病原菌,采集具有典型叶枯病症状的柿叶片,通过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致病性验证,获得柿叶枯病致病菌。通过形态学观察、ITS分析和TEF-CAL-HIS-TUB多基因序列串联系统发育分析,将柿叶枯病病原菌鉴定为间座壳属真菌Diaporthe eres。生物学特性测定表明,菌株的最适生长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适生长温度为28 ℃,最适pH 6.0。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9种杀菌剂对柿叶枯病菌的菌丝生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95%咯菌腈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046 mg · L-1;其次是95%己唑醇、80%多菌灵和97%苯醚甲环唑,EC50值分别为0.217、0.224和0.705 mg · L-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13种类病毒RNA/DNA基因组对番茄的侵染性鉴定
  • 陆秀萍, 汤智超, 唐文琨, 毛妃凤, 张万萍, 李经纬
  • 园艺学报. 2025, 52(3): 749-76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050
  • 摘要 ( 32 ) HTML ( 3) PDF (3035KB) ( 6 )   
  • 选取13种在园艺植物上报道较多的类病毒,将其人工合成的cDNA通过Sac I和Spe I酶切后,经T7酶体外转录为常规RNA基因组,同时利用PCR合成各类病毒DNA全长基因组,将RNA和DNA基因组机械摩擦接种于Ailsa Craig番茄苗上,并通过RT-PCR和RT-qPCR检测不同类病毒对番茄的侵染效率。分别以RNA和DNA形式进行类病毒基因组人工接种,结果表明,除了常规的RNA基因组外,类病毒DNA基因组亦具有侵染性,少量类病毒RNA和DNA基因组侵染性存在差异。总体来看,13种类病毒均可侵染番茄,并引起植株矮化、落叶、叶片卷曲、革质和黄化等病症。其中侵染性较强的为CChMVd、ELVd-1、PSTVd、TCDVd、TPMVd和HSVd,其在感染植株中滴度较高,引起的病情指数较高。PLMVd在植株内平均滴度较低,但致病性较高。侵染后RT-PCR检测产物与人工合成cDNA序列测序基本一致。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异辛醇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机理研究
  • 王春伟, 王燕, 段天坤, 苏雅馨, 袁胜楠, 任璐, 赵晓军, 王美琴
  • 园艺学报. 2025, 52(3): 761-77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329
  • 摘要 ( 34 ) HTML ( 1) PDF (2369KB) ( 10 )   
  • 前期研究发现异辛醇能够显著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丝的生长。为进一步明确异辛醇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机理,采用双皿对扣法测定异辛醇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菌核形成的影响,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异辛醇处理后灰葡萄孢体内DNA含量和活性氧自由基水平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异辛醇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酶活性及产草酸能力的影响。测定了异辛醇对番茄果实灰霉病的防效,并检测了异辛醇对番茄果实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辛醇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20 μL · L-1异辛醇处理后,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达100%,菌核的形成被显著抑制;灰霉病菌菌丝DNA荧光强度值明显降低,而活性氧自由基的荧光强度值显著提高。番茄果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1,3-葡聚糖酶(β-1,3-GA)和几丁质酶(CHI)活性均低于对照;毒力因子草酸的分泌能力显著降低。异辛醇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为77.19%,可以提高番茄果实体内防御酶SOD、CAT、CHI、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异辛醇通过破坏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的正常生理活性,有效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的生长,还可以诱导番茄果实的抗病性。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 黄瓜抗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 张圣平, 董邵云, 官健涛, 苗晗, 刘小萍, 顾兴芳
  • 园艺学报. 2025, 52(3): 773-791.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825
  • 摘要 ( 131 ) HTML ( 12) PDF (1271KB) ( 75 )   
  • 黄瓜是中国产量最高的设施蔬菜。近年来,流行病害对黄瓜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利用抗病分子育种技术提高选择效率、培育抗病新品种并推广应用,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对黄瓜稳产保供和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抗病种质资源发掘、抗病基因/QTL定位、抗病基因克隆及分子机制解析、抗病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对黄瓜抗病分子育种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目前存在问题,并对未来工作进行展望,以期为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品种

  • 核桃新品种‘京红1号’
  • 张赟齐, 陈永浩, 蔡亚军, 董宁光, 戚元勇, 雷依阳, 郝艳宾, 齐建勋
  • 园艺学报. 2025, 52(3): 813-81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1025
  • 摘要 ( 51 ) HTML ( 1) PDF (2913KB) ( 7 )   
  • ‘京红1号’是从美国引种的红色种皮核桃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具有晚实、避晚霜、抗病、耐寒特性的核桃新品种。坚果中等大小,卵圆形,壳面较光滑。单果干质量11.0 g,壳厚1.40 mm,红色内种皮,出仁率50.8%,易取整仁或半仁,仁粗脂肪含量63.4%,粗蛋白含量21.7%,风味香,品质优良,9月底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盛果期平均株产为4.2 kg,该品种适应性较强,在北京及北方生态相似区均可种植。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新品种更多>

《园艺学报》英文

• 2015年创刊

• SCIE收录

• ScienceDirect开放获取

CN 10-1305/S

ISSN 2095-9885 ONLINE ISSN 2468-0141

在线出版:

http://www.keaipublishing.com/cn/journals/horticultural-plant-journal/

在线投稿: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hortpj/